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嘉庆即位后为何要杀和珅?只因他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

嘉庆即位后为何要杀和珅?只因他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91 更新时间:2024/1/7 17:22:44

现在人们谈起嘉庆铲除和珅,总是津津乐道于和珅贪污了多少钱。和珅确实没少搂钱,但这绝不是嘉庆铲除他的主要原因。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嘉庆公布的关于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与钱财相关联的,只有区区六条,主要还是欺君罔上、压搁军报、任用私人、僭越制度、贪婪聚敛等。

这些主要罪状,条条直指一个核心的东西,嘉庆感觉到和珅对神圣的君权构成了威胁,那就只有毫不留情地铲除他了。

说起嘉庆和和珅的梁子,早在乾隆这个太上皇还活着的时候就结下了。乾隆是个有意思的人,让儿子做皇帝,自己还要捞了太上皇当当,这个太上皇可不是摆设,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如此说来的话,嘉庆这个皇帝倒更像是摆设了。

只要乾隆大权在握,和珅就有好日子过。但这和珅也怕,怕一旦嘉庆真正掌握大权,就会对他这个炙手可热的人动手,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光担心还不成,还得有应对之策,怎么应对?限制嘉庆的权力!嘉庆想把自己的老师时任广东巡抚的朱珪调到朝廷中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嘉庆针对将来的政治布局。

和珅不想让嘉庆做大,这个时候就插了一杠子,在乾隆面前告了一状,拿着嘉庆写给老师表示祝贺的诗稿,诬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

太上皇生气了,后果很严重,问身边的军机大臣董诰:“这在法律上属于什么行为?”董诰苦苦跪谏,乾隆才才作罢。嘉庆是没事了,但朱珪是调不了了。不仅如此,和珅还又使了一个绊子,鼓动乾隆把已任两广总督的朱珪降调为安徽巡抚。

就这样,嘉庆的第一次权力布局因和珅的搅局而腹死胎中,不但事没办成,嘉庆还惹了一身骚,差点受牵连。这还不算,和珅还把他的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嘉庆整理诗稿,实则监视嘉庆的言行。

和珅这是有异心吗?实则不是,和珅这只是在恐惧下的一种自保之举,但问题的关键是嘉庆不这么认为,嘉庆认为和珅这是对皇权的挑衅。

嘉庆能不恨和珅嘛,恨归恨,但现在还不是爆发的时候,所以事事顺从太上皇,政事不做任何更张,实际上就是容忍和珅继续专权。还别说,这官场老油条还真被嘉庆给迷惑住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八十九岁高龄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也就在同一天,嘉庆在悲痛忙乱之中仍不忘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即速回京。

这个信号是再明显不过了,在他老子尸骨未寒之时,嘉庆即刻动了对权力的重新布局,虽然还没有动和珅,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

初四,嘉庆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惟思玩兵养寇,藉以冒功升赏”,矛头已直指后台的和珅。当天,即突然解除了和珅、福长安的军机大臣之职,命其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二人与外界的联系,将其软禁在宫中。

这一招玩得好,嘉庆以霹雳不及掩耳之势将和珅软禁了。紧接着,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等纷纷上疏,弹劾和珅种种不法情状。

第一天软禁,第二天就弹劾,这种刻意安排的痕迹真是明显。初八日,在公布太上皇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一切职务,交由刑部收监,并命成亲王永、仪亲王永璇、额附拉旺多尔济、定亲王绵恩及大学士刘墉、董诰,兵部尚书庆桂等负责查抄其家产,会同审讯。

正月十六日,直隶总督胡季堂上了一道奏折,说“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真一无耻小人”,请皇上“特颁谕旨,立将和珅照大逆律押赴市曹,凌迟处死”。

嘉庆又来了一招,在这道奏折上亲自做出批示:“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不同意见,自行封奏亦可”。

你以为嘉庆真是要开民主生活会?这是在让这些臣工们站队,看看有没有不是死活的。正月十八,经在京文武大臣会议,一致请求将和珅照大逆律凌迟处死,福长安照朋党拟斩,并且说立即执行。

嘉庆终于表态了:和珅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辅大臣,为国体起见,于万无可贷之中引入议亲议贵之条,免其肆市,加恩赐令自尽。福长安改为斩监候,但要让他在牢房里跪视和珅自尽。

在嘉庆一系列的政治运作下,仅用半个月就把树大根深的和珅给清洗掉了。不得不说,搞政治嘉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但后来的历史也证明,在治国理政方面,嘉庆还是有所欠缺的。

标签: 嘉庆和珅

更多文章

  • 嘉庆亲手赐死和珅之后,为何会说出那样客观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和珅

    嘉庆皇帝继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赐死和珅,这件事他想做了很多年了,他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对和珅恨之入骨,想着总有一天要除掉这个人,而他最终做到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嘉庆杀和珅也不止是出于私人感情,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新帝登基,但是国家财政却告急,乾隆年间虽然也有着盛

  • 乾隆创造的盛世还算盛世吗?在现在看来为什么过誉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盛世

    咱们中国古代有这么几个特别强盛的时期,比如说文景时期、贞观时期,有些时候还会带上一个康乾时期。康乾这两位皇帝在最近也不能说是最近吧,准确说是上世纪九几年的时候有那么几部电视剧,讲的就是这两位皇帝的故事。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电视剧中的两位皇帝一改大家对皇帝的刻板印象给大

  • 都说功莫大于秦皇汉武,那秦始皇跟汉武帝到底有什么功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汉武帝

    史学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也就是说至今还没有哪位统治者在治国之功上能超越秦皇汉武,秦始皇跟汉武帝到底有什么功劳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秦始皇绝对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因为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没有他中国还处在奴隶社会,根本不会存在封建社会。秦

  • 古代没有风扇、空调、冰箱,那皇帝如何度过漫长的炎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帝,炎夏

    春夏秋冬四季是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夏季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关于如何避暑,就成了一个上至王室皇家、下至平民百姓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人们可以待在空调房里吹空调,可以吹电风扇吃冷饮,过一个清凉的夏天。但古时候没有电,没有风

  • 影视文学中经常出现反清复明,那明朝究竟有什么值得追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反清复明

    “反清复明”这几个字恐怕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熟悉的,在《鹿鼎记》当中就是以此为暗号的天地会在进行这样的活动,当然在一些个史书当中我们也是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也是相当多的,这种现象似乎也已经是成为了事实。按理说在大清时代,康乾盛世也是让百姓们得到了很好的一个声息的机会,可社会中却出现了这样的言论,明朝究竟

  • 每个朝代几乎都有一两个傀儡皇帝,为何明朝没有傀儡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傀儡皇帝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封建王朝,几乎都有那么一两个傀儡皇帝,比较有名的有汉献帝、东魏孝静帝、光绪帝等等。但历史上有一个王朝,从建国到灭亡,没有出过一个傀儡皇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神奇的王朝就是明朝,从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国,到1644年灭亡,明朝一

  • 粱冀号称“跋扈将军”权倾朝野,为何被实力弱小的汉桓帝所灭?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粱冀,汉桓帝

    梁冀是梁氏外戚集团首脑,掌控东汉军政大权近二十年,皇帝之废立,皆他说了算,乃是煊赫一时的“跋扈将军”。梁冀家族实力之雄厚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立三帝,毒一帝,一门七侯,可以说是权倾天下。那么就是这么一个权倾朝野的粱冀为何被实力弱小的汉桓帝所团灭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历

  •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什么时候?孟浩然与李白相差几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李白,孟浩然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

  • 关于贺知章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与李白相比谁的酒量更好?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贺知章,轶事典故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轶事典故(1)为子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

  • 清朝中后期连农民军都打不过,八旗铁骑的战斗力是如何丧失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旗铁骑,清朝

    看过清朝电视剧,或者是了解清朝历史的人应该都清楚,这八旗铁骑就是满清战斗力的标签,想当初,就是这八旗打败了明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统治者,即使后来还有反清复明势力的存在,清朝还是能一如既往地收服了,可是为什么在清朝中后期,连洪秀全的农民军都打不过,更别说守疆卫国了,那么这八旗铁骑的战斗力是如何丧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