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司马迁主要有什么成就?《史记》中的思想是什么?

司马迁主要有什么成就?《史记》中的思想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3/12/24 6:43:48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及思想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

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

“史记”原本乃各国史书的通称,司马迁的著述也正是参考战国时期各国史记所作。但后来因为《太史公书》的影响,大约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成为此书专名。司马迁完成《史记》后,知道该书不被当世所容,故预先将副本存之名山,流传后世。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郑樵称:“六经之后,唯有此作”。鲁迅称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

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货殖思想

司马迁《货殖列传》的开篇,即引用老子的至治理想,而且全篇自始至终都被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主义思想所笼罩。

开篇所引《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接着是司马迁自己的话:“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这段引文省去了《老子道德经》原文中“小国寡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几句,并补入了“至治之极”四个字,由此可见司马迁对《老子》这段话的重视,而紧接着引文而来的就是司马迁自己的观点——“必用此为务”。

在这里,司马迁表面上是引用老子的话,实际上是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他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的这种至治理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司马迁的至治理想堪与孔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的大同理想相并论,区别在于后者重秩序安排,而前者重自然演进。王充在《论衡命禄》中引用“太史公曰”,进一步概括了司马迁的“天道自然观”思想。太史公曰:“富贵不违贫贱,贫贱不违富贵。”“夫富贵不欲为贫贱,贫贱自至;贫贱不求为富贵,富贵自得也。春夏囚死,秋冬王相,非能为之也;日朝出而暮入,非求之也,天道自然。”

标签: 司马迁思想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强秦对后世有哪些启示?兴也商法,败也商法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变法,启示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经春秋争霸,公元前4世纪以后进入战国时代。此时华夏大地正处于奴隶制瓦解而新兴封建制建立的转型期,各国都相继变法,过去被视为西北蛮夷之邦的秦国却变得最为富强,终于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使秦朝强盛的头号功臣,就是著名变法家商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商鞅的老师都有谁?对商鞅以后的变法有哪些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商鞅,老师

    商鞅,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更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在魏国时,商鞅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史记·

  • 到底怎样才能算是山珍海味?古代的山珍海味主要只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山珍海味

    我们都习惯用山珍海味来称呼各种各样的美食,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算是山珍海味呢?古代的山珍海味主要是指来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精华部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珍海味可以分为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上八珍有猴头、熊掌、燕窝、狸唇、驼峰、凫脯、鹿筋、黄唇蛟。中八珍

  • 历史上方便面的发明者是谁?方便面还有哪些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方便面,称呼

    方便面是人们最常吃的食物之一,虽然在现代看来,营养欠佳,但是没有人能够否定它的江湖地位。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方便面的发明者是我国清代嘉庆年间扬州知府伊秉绶。他在担任知府期间,经常有一些文人墨客会来拜访他,这可忙坏了他家的大厨,往往是刚开完一席送走一拨客人,另一拨又来了

  • 筷子到底是谁研究出来的?关于筷子有什么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筷子,传说

    东西方的餐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的工具。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儿外国人更擅长使用刀叉。使用筷子的人都知道筷子是一件十分神奇的餐具,手能做的动作,筷子基本上都能完成,经常使用筷子,还能健脑。那么筷子到底是谁研究出来的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说,在洪荒时候,

  • 诸葛亮是怎么发明馒头的?关于馒头的作用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馒头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足智多谋,不仅善于用兵,还是个厨王。据说,我们现在常吃的馒头就是诸葛亮发明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传说,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后又辅佐刘禅。当时蜀国还算安定,只有南蛮的孟获经常滋生事端。于是诸葛亮决定亲自出来,讨伐孟获。在七擒孟获之后,南蛮的事

  • 云锦有什么用途?云锦一般用来做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锦,用途

    云锦在诞生时就为皇贵所享用,带有强烈的皇家贵族气质,是元、明、清王朝皇室御用龙袍、冕服,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妇衣装,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为宫廷织品,是民间、宗室在喜庆、婚礼服饰等范畴里的特殊服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京云锦由于其材质的华贵,大量用金,色彩图

  • 云锦有什么文化审美?云锦体现了中华民族哪些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锦,文化审美

    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也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审美。云锦既是皇家享用,体现皇室地位,同时图案又表达了百姓的美好祝愿。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是云锦服饰体现了皇权思想和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云锦是专为帝王将相、王妃公主们做服饰的,有着鲜明的宫廷文化的

  • 什么是缠枝?缠枝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缠枝,演变过程

    “缠枝”是云锦图案中应用较多的格式。缠枝花图案在唐代非常流行,最早多用于佛帔幛幔、袈裟金襴上。后来一直被承袭应用,成为中国锦缎图案常用的表现形式。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云锦图案中常用的缠枝花式有:“缠枝牡丹”和“缠枝莲”。婉转流畅的缠枝,盘绕着敦厚饱满的主题花朵,缠枝有

  • 串枝与折枝分别是什么?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串枝,折枝

    串枝折枝都是云锦花卉图案中常见的格式。串枝,主要是枝梗把主题花的花头串连起来,折枝顾名思义就是折断的一枝花。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串枝“串枝”是云锦花卉图案中常用的一种格式。串枝图案的效果,乍看起来与缠枝图案似无多大区别;但仔细分辨,二者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缠枝,它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