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王熙凤为何都不愿提拔平儿为姨娘?

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王熙凤为何都不愿提拔平儿为姨娘?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350 更新时间:2024/3/17 3:59:58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熙凤为何临死前都不愿提拔平儿为姨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贾府里,每个主子配备的每个心腹丫头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绝配,这其中的绝配中的标配应该就属王熙凤和平儿了。王熙凤和平儿在名义上说是标准的主仆关系,背后又可以说是隐形的姐妹关系。

用姐妹关系来形容王熙凤和平儿,主要是因为她们两个在伺候贾琏上,其实都是属于贾琏的女人,如果没有那些规矩等,就是可以说是姐妹关系,当然,王熙凤是姐姐,平儿是妹妹。

可事实上,王熙凤和平儿的关系始终都是保持在第一种标准的主仆关系上,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这也是为何王熙凤直到临死前,也没有提拔平儿为姨娘,没让关系升华的一个原因。

这两个人的关系主宰者是王熙凤,王熙凤一直不对两个人的关系想要有什么转变,两个人的关系就不会有什么转变。可王熙凤已经早早就把平儿给了贾琏做通房丫头,为何连姨娘的名分都不愿给到平儿呢。

在王熙凤的心里,平儿不仅是她的丫头,更是她的得力助手,她在贾府最亲的人了。而平儿对王熙凤,那简直就是忠心奴仆第一名,遇到平儿这么好的人,王熙凤为何要吝啬一个姨娘的名头和月例呢?

事实上,不管平儿做得有多好,在王熙凤的内心里,作为通房丫头的平儿比坐姨娘的平儿,能让王熙凤更有安全感和优越感。这才是王熙凤迟迟不愿提拔平儿为姨娘的真正缘由。

如果平儿成为贾链的姨娘,那么王熙凤会非常缺少安全感的,这里面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就是平儿在贾府是一个人缘非常好,而且非常有规矩守礼的姑娘,这个姑娘有才有貌,是个非常吸引人的姑娘。

在对待主子王熙凤,平儿在和鸳鸯,袭人聊天时说过,自己是王熙凤从王家带过来的陪嫁丫头,总共有四个,忽然就死的死,消失的消失,唯独她留在王熙凤身边,还被王熙凤指派给了贾琏,做了贾琏的通房丫头。

成为贾链的通房丫头后,平儿没有任何一点欢喜,并没有因为自己成为贾链的通房丫头后努力想成为贾链的姨娘,不是因为看不上贾琏,而是因为害怕王熙凤。

在王熙凤身边伺候多年的平儿,对王熙凤的生活秉性比谁都了解,她知道自己如果一定要和王熙凤有个你死我活的话,死的那个人注定是她。

平儿对王熙凤,一方面是因为害怕,一方面是因为心疼。害怕的原因是看到了太多的生命的终结,心疼的原因则是因为她还清楚王熙凤的不易了。

在贾府,王熙凤要伺候三层的公婆关系,正当公婆贾赦邢夫人这边,王熙凤要孝敬,王夫人贾政那边,王熙凤更应该孝敬,而贾母,那是王熙凤必须巴结的对象,更得孝敬。每天无时无刻都要想着做到最好,不仅仅是这些公婆关系,在夫妻关系上,王熙凤也想力争完美。

可贾琏是个不让人放心的主,在各种女人中是流连忘返,王熙凤有招没?王熙凤只能是见一个杀一个,见一双杀一双,这些通通都是对待贾琏看上的女人,而对贾琏本人,王熙凤无可奈何。

看透了王熙凤的本质后,平儿作为一个体贴的丫头,她心疼王熙凤的不易。因此在王熙凤病重的时候,是平儿悉心照顾,即使贾琏各种不满爆发之后,还是平儿在王熙凤左右宽慰和疏解。

因为对王熙凤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平儿知道王熙凤不喜欢她和贾琏有任何进一步的关系发生,所以平儿始终对贾琏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丫头,这个丫头在这对夫妻身边当差吃了许多的苦,受了许多的罪,这让平儿被打那回,连贾宝玉都感慨平儿的不易。

对主子忠心耿耿,对下人们又是张弛有度,平儿在贾府就是一个非常吃得开的人,而在能力上,用李纨的话说来说,平儿就是王熙凤的一把总钥匙。

有能力,有样貌,又能忠心的丫头,这样的丫头要是成为了贾琏的姨娘,那么王熙凤身边就缺少了这样的一把总钥匙,没有平儿助力的王熙凤,可能就不会是那么经典的王熙凤了。

王熙凤明白平儿在自己身边的重要性,只要平儿没有成为贾琏的姨娘,那么就会一直在王熙凤身边服侍,就不会想着自己为贾琏添子嗣,就不会和自己的琏二奶奶的位置虎视眈眈。

所以,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王熙凤仍然希望平儿能为自己守护好自己的孩子巧姐,而没有提到任何想要提拔平儿为姨娘的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就是王熙凤至始至终对平儿的想法,也是她临死前都不愿提拔平儿为姨娘的真正本质。

标签: 王熙凤平儿

更多文章

  • 宋真宗当初能顺利即位,吕端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真宗,吕端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最初,宋太宗先后属意于自己的长子赵元佐和次子赵元僖为继承人,但赵元佐因叔父赵廷美之死发疯遭到幽禁,而赵元僖也在淳化三年(992年)无疾暴死,最终使得只是第三子的赵恒走进了宋太宗的视线,并于至道元年(995年)八月十八日,被册立为皇太子。

  • 面对王夫人的种种行为,贾母为什么仍是无可奈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夫人,贾母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从一进贾府到后面的多次来贾府,刘姥姥的情商有多高?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姥姥,情商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贾元春当上妃子之后,对贾府到底是助力还是拖后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贾元春,贾府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黄梅戏的彩腔指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梅戏,唐朝

    黄梅戏的彩腔指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彩腔的基本结构是四句体。男女腔保持着共同的调式、共贩字位安排及共同的核心乐汇,但旋律线是男腔走低女腔走高。彩腔以“花腔六槌”作入头,第二句唱腔后用“花腔四槌”,第三句唱腔后用“花

  • 黄梅戏的仙腔指的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梅戏,唐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戏曲一直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黄梅戏之仙腔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仙腔的基本结构也是四句体,但形态比彩腔复杂。仙腔要在两个部位重复唱词,一处是第一句词(七字句)的后三个字,另一处是第四句词全句重复。这样,四句腔的长

  • 王熙凤为何会连续两次因为花袭人为王夫人顶罪?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熙凤,花袭人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红楼梦中,晴雯究竟是怎么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悲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红楼梦,晴雯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黄梅戏里花腔的用法是什么?花腔的戏剧音乐特征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黄梅戏,唐朝

    还不知道黄梅戏里花腔的用法是什么?从两上视角观察花腔的用法,一是花腔与小戏、串戏、大戏的关系,一是花腔各个小曲的自身变化以及小曲间的连接。花腔与小戏密不可分,它几乎是小戏的代名词。在小戏中,花腔绝大多数是专曲专用,如“对花调”、“打猪草调”专用于《打猪草》,“开门调”、“观灯调”专用于《夫妻观灯》等

  • 粤剧起源于哪个朝代?有哪些特色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粤剧,明朝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发源于佛山,是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那么粤剧起源于哪个朝代?有哪些特色之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粤剧流行于广东珠三角、粤西、港澳地区以及广西的东南部,在国外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其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间,由于广府人的先祖来自不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