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96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5:38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释义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苟瑶的话语中概括出来的。它的原意是对某一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现在用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故事:

公元前468年,晋国的大夫苟瑶率大军讨伐郑国。郑国在春秋初年是个强国,后来日渐衰弱,成为一个弱小的诸侯国。郑国君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去求救。

齐因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晋国吞并郑因而更加强大,构成对齐国的威胁,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陈成子率军到达淄水河岸的时候,天下大雨,士卒们不愿意冒雨过河。郑国的子思说:“晋国的兵马就在敝国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来告急,敝国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齐军早日到达。如果再不行进,恐怕要来不及了。”

陈成子披着雨篷,拄着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挥齐军过河。战马见了的舀滔的河水吓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们过河,经过一番努力,齐军安全地渡过了淄水,准备与晋军交战。

晋军统帅苟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伯,便对左右的部将说:”我占卜过攻打郑国,却没有占卜过和齐国作战。他们的军队排列得非整齐,我们恐怕打不过他们。”部将们也赞成他的看法,主撤兵。苟瑶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掠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

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间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陈成子听了使者的活,知道这是苟瑶编造出来的说言,十分生气他说:“欺压别人的人绝没有好下场:像苟瑶这样的人难道能够长久吗?”齐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苟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听了严肃他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方才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苟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计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不碰壁呢?”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标签: 过河大夫报告使者出来国君部将不知

更多文章

  • 龙山落帽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军事,刺史,江陵,成为,九日,公里,龙山,荆州

    东晋时。北方豪强士族南逃,偏安江左。江陵为长江中游政治军事重镇,荆州刺史治所终置江陵。江陵城由此又称荆州城。其时江陵镇将,往往拥兵自重,成为左右朝中局势的重要人物。晋明帝的女婿桓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最初不过是一郡守,东晋永和年间。他谋得荆州刺史,将关羽所筑城与原有古城联结,随即以江陵为根基,掌握长

  • 关于蛇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曲折,排列,不足,形容,必须,一样,比喻,事情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斗折蛇行斗折:像北

  • 塞翁失马 焉知祸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于是,儿子,带来,邻居们,坏事,谁知,结果,不会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

  • 兵贵神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地区,如果,不会,速度,知道,现在,重用,刘备

    成语“兵贵神速”,表示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出自《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有相关典故。典故: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曹操打败了占据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

  • 论功行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天下,第一,功劳,给予,一时,萧何,没有

    成语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成语释义“论功行赏”又“论功行封”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给予封赏。汉五年,既灭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天下,当上了皇帝,史称汉高祖。接着,要对功臣们评定功绩的大小,给予封赏。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要封他为赞侯,给予的封户也最多。群臣们对

  • 马的成语,带马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声色,金马,不对,兵马,车马,司马,白马,跃马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之马脱缰之马铁马金戈天马行空童牛角马土牛木马天粟马角铜围铁马乌白马角舞刀跃马五花杀马文君司马万马奔腾五马分尸万马齐喑问牛知马乌头白,马生角乌头马角乌焉成马问羊知马洗兵牧马选兵秣马悬兵束马香车宝马鲜车健马鲜车怒马悬车束马下马冯妇下马看花系马埋轮下马威信马由缰休牛

  • 一毛不拔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死后,天下人,一根,汗毛,主张,自己,反对,墨子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喻此人非常吝啬、小气。【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墨翟,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史称“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反对战争。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叫杨朱的哲学家,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

  • 妄自菲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妄自菲薄,应当,出师,科教,三国,我们,民族,诸葛亮

    妄自菲薄(wàngzìfěibó)含义:过分地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故事: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

  • 霜露之疾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休养,公孙,很快,为什么,朝廷,辞职,自己

    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虽然贵为三公,但公孙弘生活却很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故人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后来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朝廷追拿其党羽正紧的

  • 巴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灵芝,长生不老,宰相,农民,这个,贪心,不足,人心

    在民间有一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传说,从前有一个农民上山砍柴,见一条小蛇冻得发僵,非常可怜.农民就把它揣在怀里,带回家中喂养起来.小蛇慢慢长成大蛇,自己能生活了,农民就把它放在山后石洞里,渴了饮山泉,饿了吃野果,大蛇自然对农民很感激.过了些日子,大蛇的石洞口长出棵小小的灵芝.它精心守护,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