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与老子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63
更新时间:2023/12/9 10:15:07
古时候有个秀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一日,他经过一所学堂门前,看见一群学童在兴致勃勃地交谈,就想要他们的先生出来,听自己高谈阔论一番,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才学。他一语双关地问:
稻粱菽,麦黍稷,这些杂种,哪些是先生?
众学童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学童走了出来,不慌不忙地答道:
诗书易,礼春秋,许多正经,何必问老子!
众学童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狂秀才羞得满脸通红,灰溜溜地走开了。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枝头,拍手,唐伯虎,牧童,相公,折扇,如此,说道
一年夏天,唐伯虎手摇折扇往访友。午后天气炎热,他在大树下乘凉。忽见一个牧童赤身露体跳入荷塘之中摸藕。唐伯虎看得有趣,拍手大笑。那牧童说:“相公,想吃藕吗?”唐伯虎笑道:“正是。”那牧童道:“相公乃读书人,如敢与我对句,当以此藕相赠。”唐伯虎惊奇道:“原来你会对句,快快道来。”牧童举藕吟道:藕入泥中,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父亲,立刻,主考官,上联,觉得,林则徐,考场,考试
清代爱国英雄林则徐,幼年时参加科举考试,他父亲怕他远行疲劳,便让他骑在自己的肩上,驮着他走到考场。主考官见他是个未成年的孩子,便有意跟他开个玩笑,说要他对上一句上联,方准进入考场,并即景出上联说:以父作马;林则徐的父亲一听,立刻羞得面红耳赤,觉得受了莫大侮辱。但林则徐眼珠一转,立刻应对说:望子成龙。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身份,清茶,老人,意思,第一,乐府,第三,第二
有一次,解缙游山口渴,走进一家草庐要茶喝。一位白发老人问他是何人,解缙出口答道:“吾解缙解元是也。”老人笑道:“你就是号称神童、善对对联的解缙?想喝茶,好,请你先对下联。”解缙说:“老丈请讲!”老人即出句道: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一听,觉得这三个解字连用,还真不易对出。茶且慢喝,先聊了起来,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人,两个,三个字,一座,这一,叔父,扫墓,地名
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马上应对:他年独占麒麟阁。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着三个字:癸辛街。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们,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东方,汤圆,传说,一个
在2016年元宵节来临之际,中国历史故事网祝各位朋友节日快乐!!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私塾,自己,读书,下联,两个,念书,上联,不起
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5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9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秋,民间,赏月,中秋节,月饼,习俗,团圆,芋头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赏月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唐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如何,竹林,有些,尚书,砍掉,内容,竹子,故事
解缙家的房子恰好与曹尚书的竹林相对。某年除夕,十二岁的解缙在大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此联不悦,心想,炫耀自家的几本破书,还要拿我的竹林作陪衬,没门!于是叫人把竹子砍掉一半,有意使解缙无法作联。解缙见此情景,便在联末各加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一见更加恼火,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这个,表达,下联,请求,繁体,上联,父亲,不得不
杨溥,字弘济,石首人。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接着,出了上联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出使,齐国,无人,楚王,比肩,楚国,自己,羞辱
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但是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每次都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大国风范,借机为难各国来楚的使节。有一次,齐王派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晏婴这人可不一般,他在齐国身居要职,而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