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3/12/20 22:03:22

春秋中期,楚国在中原称霸,楚庄根本不把邻近的小国放在眼里。

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指示他经过宋国的时候,不必要它借路。申舟估计到这样一来,必定会触怒宋国,说不定因此而被杀死。但楚庄王坚持要他这样做,并向他保证,如果他被宋国杀死,自己将出兵讨伐宋国,为他报仇。申舟没有办法,只好将儿子申犀(xi)托付给楚庄王,然后出发。

果然不出申舟所料,他经过宋国时,由于没有借路而被宋国抓住。宋国的执政大夫华元了解情况后,对楚庄王如此无礼非常气愤,对公说:“经过我们宋国而不通知我们,这是把宋国当作属国看待。当属国等于亡国。如果杀掉楚国使者,楚国来讨伐我们,也不过是亡国。与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杀掉!”宋文公采纳了华元的建议,下令将申舟杀害。

申舟遇害的消息传到楚国,楚庄王气得鞋子来不及穿,宝剑也没时间挂,就下令讨伐宋国。然而,宋国虽小,要火速攻灭它也并非易事。楚庄王从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来。楚庄王的锐气大大低落,决定解围回国。

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可是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了。”楚庄王听了,无法回答。这时,在边上为楚庄王驾车的大夫申叔时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楚庄王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并加以实施。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投降。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潜入到楚军主帅子反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王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交换死去的孩子当饭吃。柴草也早已烧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尸骨当柴烧。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迫使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

子反听了这番话很害怕,当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然后再禀告楚庄王。楚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第二天,楚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我无尔诈,尔无我。”意思是说:“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

后人由此故事引申出成语“尔虞我诈”。

《左传·宣公十五年》

【求解驿站】我骗你,你骗我,表示彼此互相欺骗。尔,你;虞、诈,均为欺骗的意思。

【活学活用】资本家彼此之间~,是由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妙语点拨】楚庄王欲问鼎中原,为攻打宋国找借口,于是,派大夫申舟出使齐国,命令他经过宋国时故意不向宋通报。申舟遵命行事,宋国则认为此举有蔑视本国之嫌疑,便将申舟杀害。楚庄王闻讯,出兵伐宋。宋军殊死抵抗,故久攻不下。楚庄王心生退兵之意,却顾忌自己承担食言之责。后采纳申叔时的计谋,佯装与宋国进行持久战,迷惑宋国。宋大帅见状,信以为真,便潜入楚军主帅的营帐,佯称本国将誓死抵抗到底,反过来又忽悠了楚军一把。就这样,最终两国议和。春秋争霸时期,诸侯国之间勾心斗角,玩弄花招,由此可见一斑!

【近义】钩心斗角、尔诈我虞

【反义】推心置腹、坦诚相见

标签: 大夫楚国如此如果我们这样没有经过

更多文章

  • 三阳开泰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吉祥,三阳,大开,古代,中国,开泰,人们,就是

    【出处】:《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三阳开泰,汉族传统吉祥语和吉祥图案。《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夏;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中国古代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

  • 大笔如椽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言,时候,相同,文稿,有人,大笔,为了,司马

    东晋的文士王殉,从小才思敏捷,胆量很大,散文和诗赋都写得很好,二十岁时便被司马桓温聘为主簿。有一次,司马桓温为了试试王殉的胆量,在大司马府聚会议事的时候,故意骑一匹马,从后堂直冲大厅。幕僚们顿时惊慌失措,四处躲避,惟有王殉镇定自若,端坐不动。司马桓温感叹地说:“面对奔马而能稳坐的,将来一定是个黑头公

  • 不堪回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故国,生活,非常,李煜,后来,太祖,太宗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当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赵匡胤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诗词、音乐、书画等无所不能。他从小深宫里长大,骄奢萎靡,因此

  • 白面书生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道,没有,文帝,书生,白面,读书人,大王,如何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叫沈庆之的宋朝人。他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是当时着名的军事将领。沈庆之从小就非常会打仗,常常打胜仗回来,后来他被封为“建武将军”,专门负责防守边疆。有一天,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文帝这个想法后,便极力阻止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

  •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诗人,五日,纪念,龙舟,屈原,端午,图腾,端午节

    “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古人常把“五日”写成“午日”,所以,“端五”可以写成“端午”。到了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五日生,为避 “五”字

  • 不可同日而语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国,秦国,那么,诸侯,没有,削弱,攻打,如果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着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

  • 赛龙舟的由来 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纪念,龙舟,龙头,屈原,举行,五月,每年,台湾

    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所以,每逢到了

  •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万年,民间,时间,春节,人们,习俗,门神,日月

    2016年春节就快到了,中国历史故事网祝全国朋友们节日快乐!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春节的由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

  • 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生活,田园,骨气,陶渊明,中国,自己,文人,折腰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所以能创作出许多以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与他的经历和处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405年秋天,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

  • 《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介绍 水浒传人物绰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主要,梁山,李逵,姓名,招安,绰号,人物简介,宋江

    《水浒传》主要人物简介1、姓名:宋江绰号:及时雨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人物简介: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