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得心应手

得心应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678 更新时间:2023/12/9 3:39:31

成语“得心应手”出自《列子?汤问》,与音乐有关。它常被用来比喻作事非常顺利。

古时,匏巴弹琴,鸟儿会随着乐声而舞,鱼儿跃出水面倾听。郑国的师听说后,就去拜师襄为师学琴。

师文学了三年,柱指钧弦,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师襄无奈地说:“你可以回家去了。”师文扔掉琴,叹息道:“我不是不会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里也没有音乐。由于内心找不到音乐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找一找音乐的感受。”(历史故事)

过了不久,师文回来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炼得如?”师文告诉他:“我已找到音乐的感受,请听我弹一曲。”

当春天时叩击商弦弹南吕调,凉风突起,草木都结出了果实。秋天时叩击角弦弹夹钟调,和风徐地吹起,花草树木都开花发芽了。夏天时叩击羽弦弹黄钟调,霜雪交下,河塘里都结冰了。冬天时叩击徵弦弹蕤宾调,阳光变得炽热,厚厚的冰块一下就融化了。一曲将终时,则以宫弦为主与其它四弦一并奏起,这时吹来了和丽的风,天空中漂着吉祥的云朵,降下了甘露,地下涌出了清清的泉水。

师襄抚心高蹈说:“你的弹奏真是妙啊!即使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也比不上你。我得挟琴执管你学琴了。”由上可见,音乐既可以使春天变成秋天,也可以使秋天变成春天,既可以使夏天变成冬天,也可以使冬天变成夏天。上述种种变化,皆是骤变,而非渐变。音乐的力量不言而喻。

注:师襄:春秋时鲁国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标签: 变成夏天可以使春天感受冬天音乐秋天

更多文章

  • 老牛舐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丞相,大家,侍卫,鸡肋,老牛,曹植,没有,梦里

    杨修,三国时曹操的主簿,才思敏捷。有一次,曹操造了一座花园,造好了,曹操前去观看,看了没说什么,只在园门上写了个“活”字走了。大家都不理解。杨修说:“门内添个活字,是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啊。”于是将园门改小,又请曹操。曹操看了大喜,大家说是杨修的主意。曹操嘴上说好,心里却不舒服。又一日,塞北送来一盒

  • 目不见睫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政治,不足,自己,常常,楚国,一样,情况,大王

    楚庄王准备去攻打越国,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谋臣杜子。杜子问:“不知大王出兵越国的理由是什么?”楚庄王说:“越国目前政治腐败,兵力不足,正是攻打的好机会,我不想放过这个机会。”杜子又问:“大王有成功的把握吗?”楚庄王十分自信地说:“当然有把握。越国眼下正不堪一击,我出兵必定是马到成功!”看着楚庄王那

  • 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到时候,十分,我们,岸上,故事,今天,文王,有一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

  • 荆弓荆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知道,个人,去掉,不要,所以,一个,愿意,应该

    荆(楚)国有个人把弓丢了,却不愿意去找,说:“荆人掉的,荆人会拣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知道了说:“把‘荆字去掉就好了。”老子知道了说:“把‘人字去掉就好了。”儒家重人,讲人应该大公无私,而道家重道,所以讲出一个道理。“荆弓荆得”(又为“楚弓楚得”)形容不要患得患失。(出《吕

  • 天下无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天下,江夏,天下无双,百姓,读书,自己,第二,父亲

    黄香是汉朝江夏人,家里贫寒,但很喜欢读书。他的母亲早死,黄香对自己的父亲十分孝敬:夏天,他用扇子把席子扇凉,让父亲睡;冬天,他先钻进被窝,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休息。黄香后来在魏郡当太守,有一次魏郡发水灾,当地的百姓被洪水冲得无家可归,没吃没穿。黄香就拿出自己的俸禄和家产,分给了受灾的百姓。当时流传着

  • 甘棠遗爱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办公,怀念,是在,不要,离去,老百姓,看见,茂盛

    召虎是周宣王时的一位大臣,人们称他为召伯。他巡行各地时,不要老百姓为他盖房子,都是在路边的甘棠树(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下搭个草棚办公、过夜,连草棚的边也不要人来修剪。召伯死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对甘棠树都不忍伤害,他们唱道:“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搭过草棚。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败,召伯休

  • 以貌取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相貌,开始,致力于,品质,弟子,判断,后来

    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后来渐渐发现,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体态不雅,相貌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

  • 糟糠之妻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朋友,公主,可是,就要,希望,是不,后来,一个

    宋弘是光武帝刘秀的大司空(主监察),为人正直。一次刘秀身边需要一位博学的人,宋弘就推荐了桓谭。后来宋弘发现桓谭老是给刘秀弹奏郑国的靡靡之音,立即把桓谭叫来,责备他。后来宋弘又向刘秀谢罪,说:“我原想让桓谭忠心辅佐王室,可是现在整个朝廷都爱听郑国的亡国之音,希望治我的罪。”刘秀就把桓谭免职了。刘秀的姐

  • 平易近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所以,报告,接受,年后,周公,情况,百姓,那里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一直忠心辅佐武王和成王。姜子牙被封在齐地。过了五个月,姜子牙回来向周公报告齐地的情况。周公问他:“你怎么这样快就报告情况呀?”姜尚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一切按照当地风俗去做,所以快。”周公的儿子伯禽被封在鲁地,当了鲁公。三年后伯禽向周公汇报鲁地的惰况。周公问他:“为什

  • 名正言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楚王,国家,盗贼,可以,楚国,什么,研究

    列子名叫列御寇,是战国初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代,史疾为韩国出使楚国,楚王问他:“你在研究什么学问?”史疾说:“我在研究列御寇的学问。”楚王问:“列御寇主张什么?”史疾说:“主张正名。”楚王问:“这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吗?”史疾说:“当然可以。”楚王又问:“楚国盗贼很多,用它可以防范盗贼吗?”回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