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80 更新时间:2023/12/26 19:46:37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聚集起来商议获胜之后如何割据土地一事。当时势力最强的项羽妄图独霸天下,他表面上主张分地封王,划分领地,心里却已开始琢磨,将来怎样一个个地对付并消灭他们。

项羽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顾忌重重。刘邦很难对付,对此项羽心知肚明。早些时候,曾经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今陕西西安附近),谁就在关中为王。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偏偏就是刘邦。关中,即今陕西一带,是秦的本土,由于秦的大力经营,关中不但物产丰富,而且军事工程也有强固的基础。

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坐稳“关中王”的位子,也不愿意他回到家乡(今江苏沛县)一带去,便故意把巴、蜀(今都在四川)和汉中(在今陕西西南山区)三个郡分给刘邦,封为汉王,以汉中的南郑为都城,想这样把刘邦关进偏远之地。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yì),以便牵制刘邦向东发展。项羽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项羽的这一分配方案对颇有独霸天下野心的刘邦而言,显然行不通,而其他将领对于自己所分得的更小的地盘也都不满。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大家都不敢违抗,只得听从支配,各就各位去了。刘邦也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焚毁。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部下有一位才能出众的军事家,那就是韩信。刘邦就拜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如何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战略。

韩信的第一步计划是,先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这时,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不禁笑道:“谁叫你们把栈道烧毁的!你们自己断绝了出路,现在又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只派几百个士兵,看你们哪年哪月才得完成。”因此,章邯对于刘邦和韩信的这一行动,根本没有引起重视。

可是,没过多久,章邯便接到紧急报告,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占,守将被杀。章邯起初还不相信,以为是谣言,待消息得到证实,才开始慌忙领兵抵抗,可惜,为时已晚。章邯被逼自杀,驻守关中东部的司马欣和北部的董翳也相继投降。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就这样瞬息之间便被刘邦全部占领了。

原来啊,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却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趁章邯不备,袭击陈仓,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陈仓暗渡”。

韩信这个用兵之计,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便曾向刘邦提起过。刘邦见他们两人先后所定的计策居然如此雷同,便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由此,后来又引申出了“英雄所见略同”或“所见略同”的成语。

《史记·高祖本纪》

【求解驿站】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也用来形容瞒着人偷偷摸摸地活动,并达到了目的。

【活学活用】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先说定了我的事。(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妙语点拨】栈道,是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刘邦当初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而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后来,刘邦听从韩信、张良等人的计谋,明面上修整栈道,暗地里却杀了回马枪,迅速占领了陈仓,接着打回关中,奠定了后来重新夺回咸阳,战胜项羽的基础。由此不难看出,当历史走到十字路口之际,一些谋臣参事的建议往往对局势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义】瞒天过海

【反义】明目张胆、明火执杖

标签: 自己陕西关中刘邦项羽栈道天下韩信

更多文章

  • 残杯冷炙的含义,残杯冷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杜甫,有一,权贵,考试,长安,人才,施舍,生活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学富五车,他有一部《颜氏家训》流传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中有一处告诫说:“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意思是说,不能因为有点称赞,你就去受权贵驱使;不能因为处在低下的座位上,你就去受取权贵施舍的屈辱。唐代的大

  • 草木皆兵的含义,草木皆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自己,心理,作战,渡河,控制,人员,能够,面对

    东晋时期,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

  • 前倨后恭的含义,前倨后恭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自己,采纳,诸侯,主张,秦国,嫂子,父母,六国

    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主要有秦、燕、赵、齐、楚、韩、魏,史称“战国七雄”。其中,秦国由于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实力最强,时不时与其他六国交战。六国的统治集团内部,于是出现了亲秦、反秦两派:亲秦派主张六国同秦国和好相连,尽量不招惹秦国,不给秦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叫做“连横”;反秦派则主张六

  •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的含义、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池塘,联系,城门,失火,梁朝,认为,投降,鱼儿

    传说,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被扑灭了,而池塘

  • 举案齐眉的含义,举案齐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姑娘,志向,妻子,地方,家乡,那天,相公,托盘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年轻人,他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他的志向却很高远,他发奋读书,一直读完了太学。梁鸿从太学院毕业后,并没有求官入士,而是回到家乡,埋头苦读经史,学问更加渊博。家乡一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都钦慕梁鸿的贤德,纷纷托人前来提亲,可都被梁鸿回绝了。家乡有位姓孟的姑娘,长得又黑又丑,但心

  • 柳暗花明的含义,柳暗花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山西,回到,景象,一个,希望,山阴,陆游,地方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着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抒发了抗金爱国的情怀,一度得到孝宗的赏识,所以入朝当了军器少监。公元1166年,陆游由于力主抗金,受到朝廷里主和派的百般排挤,不断上书皇帝,诬陷他终日赏花吟诗,不务正业,皇帝偏听偏信,被免去隆兴(今南昌)通判的职务,被遣送回家乡山阴。回家途中,陆游去

  • 举棋不定的含义,举棋不定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众人,没有,后来,自己,我们,大家,卫国,回来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无道,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后来,卫国的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政变,将卫献公赶下台,另立卫殇公。宁惠子临死前觉得自己错了,将儿子宁悼子叫到跟前说“我曾将献公赶出了卫国,我死以后,你要把他接回来。”说完,就去世了。一直流亡在外的卫献公听说宁惠子已死,便开始了复国的活动。他派人

  • 按图索骥的含义,按图索骥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好马,寻找,癞蛤蟆,伯乐,自己,知识,相马,千里马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据说,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伯乐有个儿子,资质很差,他看了

  • 刘震东:打一场胜仗娶一个老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太,日军,日本,东北,县城,抗战,这个,抗日

    刘震东,字曦洲,山东沂水人,早年家贫,只读过几年私塾,其父是个细木匠,在家乡远近闻名。受父传授,刘自幼喜欢绘画、雕刻,练就了一手细木工雕刻的好手艺。早年雕的小八仙桌子,截矮了二寸,刘震东晚上在他老师睡觉的时候,他起来用截矮的那二寸刻了一个小的这个蟾,就是蛤蟆,刻了四个小木蛤蟆,垫在桌子腿底下,都是头

  • 指鹿为马的含义,指鹿为马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臣,自己,多少,黑白,顺从,是非,一些,二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则做了宰相高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高仍不满足,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从他,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