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百步穿杨

百步穿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54 更新时间:2023/12/18 19:02:27

秦国的白起,是一位非善于打仗的将军。由他指挥的战争没有失败的时候,所以人们称他为“常胜将军”。有一年,秦派白起率兵前去攻打魏国。如果魏国被秦国攻下,会在多个诸侯国之间引起连锁反应,为此很多人都非常担忧。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奉命前去游说白起不要攻打魏国。苏厉设法拜见白起,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着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养由基从小就练成一手好箭法,能在百步之外准确地射中杨树叶。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箭术也非常高超。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前来围观。

比赛的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木板,木板上画出一个红心。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靶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咱们还是比赛射百步以外的杨树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树,叫人在树上选了一片叶子,涂成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人们放眼望去,箭头正好贯穿那片红杨树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全部目瞪口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树叶,便走到那棵杨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树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到树下,看清杨树叶上的编号后,便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连发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树叶。这样一来,围观的人群大声喝采,潘虎虽然输了,却输得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声中,不料有个站在养由基身旁的人冷地说:“嗯,有了百步穿杨的本领,才配受我的指教。”

养由基听这个人说话的口气这么大,不禁生气地转过身去问道:“你准备怎样教我射箭?”

那人平静地说:“我并不是教你怎样弯弓射箭,而是来提醒你该怎样保持射箭名声的。你是否想过,一旦你力气用尽,或者稍稍出一点儿偏差,只要射不中,你百发百中的名声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个真正善于射箭的人,应当注意保持名声。”

苏厉对白起说:“你号称常胜将军,但魏国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打败的国家,如果你不能马上取胜,便破坏了自己的名声。”白起听后,想到要保持百战百胜的名气,不能轻易出战,便借口身体状况不佳,取消了进攻魏国的计划。

《战国策·西周策》

【求解驿站】春秋时楚国养由基善于射箭,能在一百步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后用来形容箭法或枪法非常高明。

【活学活用】队长打靶十发全中,不愧“~神枪手”的称号。

【妙语点拨】秦王派素有“常胜将军”雅称的白起攻打魏国,很多诸侯国纷纷自危。苏厉授命于危难之中,游说白起。他抓住人们爱惜名誉的心理,列举养由基百步穿杨的事例,借他人之口,侧面暗示白起不要凭借一时之勇,将来之不易的“常胜将军”名誉毁于一旦。最终,苏厉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没有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击退秦国的百万之师,让我们着实领略了口才的巨大威力!

【近义】百发百中

【反义】无的放矢

标签: 杨树将军名声常胜射箭一个非常魏国

更多文章

  • 千钧一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要求,叛乱,千钧,这样,准备,不能,现在,诸侯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刘启即位的第三年,吴王刘濞因不满朝廷逐步削弱诸侯王封地,纠集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6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因为晁错力主削藩)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据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记载,西汉初年着名的辞赋家枚乘,最初在吴王刘濞的

  • 从容不迫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它们,不是,庄子,知道,鱼儿,快乐,回答,不慌不忙

    战国时期,宋国有两位大哲学家庄子和惠子(即惠施),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天,风和日丽,庄子和惠子两人兴冲冲地来到河边散步。两人边走边聊,非常愉快,不知不觉就走到一座桥上,顿时被眼前清澈河水中的鱼儿吸引住了。两人出神的在桥上观赏了很久,忽然庄子脱口而出:“啊,看,这水中的鱼儿是多么从容自在啊!它们看

  • 公而忘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推荐,南阳,儿子,自己,这个,不是,县令,可以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叫祁黄羊,品德高尚,是晋平公的得力谋臣。晋平公要决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议。有一天,晋平公把祁黄羊招进宫,问他说:“南阳县还缺个县令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想了想说:“解虎去比较合适。”解虎与祁黄羊之间有矛盾,这晋平公也知道的。他听到祁黄羊举荐解虎,有点出乎意料,不解

  • 不伦不类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夫人,姑娘,宝钗,送给,东西,拍马,得不,不像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王夫人等处。宝钗回到房中,将那些玩意儿一件一件过了目,除了自己留用之外,一份

  • 不胫而走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没有,一个,不能,自己,加以,谈论,前去,可以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盛孝章的名士。他曾任吴郡太守,后因病辞官在家隐居。孙策平定东吴后,对当时的名士深为忌恨,盛孝章曾因此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是知交好友,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一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求助。在给曹操的信中,孔融叙述了盛孝章的艰险处境,并

  • 发蒙振落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直言,丞相,后来,皇帝,汉武帝,武帝,公孙,淮南

    西汉时期,掌管封爵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汲黯为政,以民为本,同情民众的疾苦。一次河内失火,武帝派他去视察,他到河南,见正遭水灾,饥民塞路,父子相食,饿死沟壑者不计其数,汲黯不畏矫制之罪,便以皇帝使臣的名义,持节开仓放粮赈济贫民,人民大悦

  • 功亏一篑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国家,自己,没有,一个,任命,完成,不要,武王

    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世称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积极准备灭商,任命姜尚为军师,负责军事;任命其弟周公旦为辅佐,负责政务;任命召公、毕公等人为助手。商军和周军在牧野激战之后,商

  • 目不识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没有,认识,非常,士兵,他们,文化,简单,一个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唐宪宗时,幽州节度使张弘靖,部下有两个“从事”,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两人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品性非常粗暴恶劣。他们常吃喝玩乐,直到深夜才散,还要让侍卫人员大队兵马,前呼后拥地护送他们回家,灯笼火把照得满街通亮,

  • 百丈竿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十方,自己,世界,态度,百丈,积极向上,人生,大师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大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向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

  • 白虹贯日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丞相,母亲,因为,知己,这个,兄弟,现在,自己

    战国时期,韩国有个叫聂政的人,其父是有名的铁匠,后被韩王杀害。聂政长大后因杀人避仇,与母亲、姐姐逃到了齐国,以屠狗为生。严仲子是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同朝的辅相侠累不和。据说侠累是个忌贤妒能、心胸狭窄的人,总是想尽办法把政敌除掉。严仲子不想被侠累谋害,便离开辅国,开始周游各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