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运筹帷幄

运筹帷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209 更新时间:2023/12/12 10:15:45

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的宴会。几轮酒过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说说,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

大臣高起、王陵等人说:“您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封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将士打了胜仗,他也不给奖励,心胸狭小,容不下有才能的人,所以他才失败。”

汉高祖刘邦听了,点点头说:“你们说的有道理,不过我最重要的取胜法宝是善于用人。比如吧,要说运筹(chóu)帷幄(wéiwò)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说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应军饷,不让粮道断绝,我不如萧何;要说统领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当代的人中之杰啊。我能用他们之所长,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可看看项羽呢,连一个范增他都用不好,还谈什么拥有天下?”

众将纷纷点头,打心底里佩服刘邦的高见。

在“运筹帷幄”这个成语里,“筹”是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运筹”指出谋划策;“帷幄”是指古代军队的帐幕。意思是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善于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以取得成功。

标签: 天下取得刘邦要说项羽不如一个为什么

更多文章

  • 长风破浪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志向,小时候,后来,一点,长风,没有,大象,强盗

    南北朝的宗悫(que)小时候,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我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十四岁时,十几个强盗来抢劫,他挺身而出,打得强盗狼狈而逃。后来他从军作了军副,随军出征林邑(今越南),林邑国放出象群出战,士兵无法抵抗。紧急关头,宗悫做了几头假狮子,摆在大象前,把大象吓跑了,接着就攻下了林邑。获得了许多

  • 画地为牢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打死,母亲,为什么,南门,第二,文王,回家,小人

    打柴的武吉是一个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来卖柴。在南门,正赶上文王车驾路过。由于市井道窄,将柴担换肩时不知塌了一头,翻转扁担时把守门的军士王相耳门上打了一下,当即就打死了,被拿住来见文王。文王说:“武吉既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三天后,大夫散宜生

  • 必由之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之路,唐僧,必由之路,就是,老者,不得,火焰山,西方

    .唐僧师徒四人西行,虽然是秋天,但渐渐感到热气蒸人。请教一位老者,老者说:“敝地唤做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唐僧说:“火焰山可阻西去之路?”老者说:“西方却去不得。那山离此有六十里远,正是西方必由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三藏听了,大惊失

  • 反裘负薪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增加,东阳,第二,因为,为什么,里子,祝贺,穿着

    魏文候是战国时一位聪明的君王。有一次魏文侯出游,见路上一个人反穿着一件皮裘(古人穿皮裘以毛朝外为正),背着柴行走。文侯问他:“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皮裘背柴呢?”那人说:“因为我太爱惜皮裘上的毛了,怕它被磨掉了。”文侯说:“你难道不知道皮裘的里子要是被磨坏了,皮裘上的毛就会失去依托了吗?”第二年,魏国东阳

  • 圣诞节在中国的百年命运浮沉史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

    近年来,圣诞节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受欢迎、高度世俗化的“洋节”,很多人在这一天约会、庆祝,狂欢。本期专题,扼要回顾了自民国以来,百年间圣诞节在中国的命运起伏。1920年代,圣诞节在中国已颇具盛况,商家和政府是关键推手晚清时,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西方人过圣

  • 朝斯夕斯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早上,学习,已经,儿童,这样,三字经,晚上

    《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写给儿童的启蒙读物,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读起来压韵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历代又有人修改或增加。虽然今天的《三字经》也只有1500多字,却包括了道德、天文、地理、历史和教育等等内容。例如《三字经》告诉儿童要重视学习,说:狗会在晚上守夜看门,公鸡会

  • 踊贵屦贱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西,死罪,关起,国君,这是,知道,集市,什么

    晏子是春秋时代齐景公的大夫。景公最喜欢的一匹马突然暴死了,景公很生气,要肢解养马人。晏子问景公说:“不知道尧舜肢解人时,先从人的哪个部位下手?”景公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先关起来吧。”晏子说:“让我为您宣布他的罪行,让他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多么严重的罪行,然后再关起来,好吗?”景公说:“好!”晏子对养马

  •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没有,资料,差不多,我们,到底,建成,坚持,这句话

    古时,七尺为一仞,“篑”就是装土的筐子。要建成一座九仞高的山,连土带石,一筐一筐地往上堆积,堆到差不多九仞高了,只要再加一筐,就能大功告成。可惜,建山的人沒能坚持到底,只差最后一筐沒有加上去,因此,这座九仞高的山,就没有建成。这个成语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坚持到底,否则,虽然

  • 爱不释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陶渊明,诗作,喜欢,我爱,文章,生活,自己,不能

    陶渊明是晋代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躬耕。他在《归园田居五首》中这样描述自己的乡间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的诗作写得像儿歌一样通俗易懂,字里行间却满是琴操和气节。梁朝的萧统给陶渊明的诗作编集、作序,他说:“我爱读陶

  • 古代过年的时候年夜饭吃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过年,古代

    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称为“元旦”,民国建立后改为“春节”。在春节前的这一晚,中国人还要过除夕,全家一起吃年夜饭。现在的年夜饭越来越丰富,但要是在古代,中国人在年夜饭上能吃到些什么呢?唐朝出现饺子,宋朝出现汤圆,孔孟先圣的过年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