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生吞活剥

生吞活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35 更新时间:2023/12/18 16:50:06

唐朝时期,河北枣强县有一个叫张怀庆的武官,喜欢附庸风雅,学水平却比较低。为了追求虚名,他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好诗句改头换面后说成是自己的“创作”。

有一次,张怀庆看了义府的诗后,觉得很好,就在每句诗前添了两个字,让原诗该头换脸,变成一首七绝充当自己的作品:“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意裁云作舞衣。照镜自怜回雪影,时来好取洛川归。”

除了偷李义府,张怀庆还特别喜欢抄袭另外两位名士张昌龄和郭正一,玩的也是和五绝变七绝类似的小把戏。张怀庆剽窃他人诗作的行径,实在只能用“简单粗暴”来形容。曾有人编了两句话讽刺他,道是“活剥张昌龄,生吞郭正一”。这事最早记在唐人刘肃写的《大唐新语·谐谑》里,不过刘肃记下的那两句话是“活剥昌龄,生吞郭正一”。到了代计有功编《唐诗纪事》,却认为被“活剥”的应该是张昌龄。

张昌龄是唐初诗人,年轻时就以文辞出名,考中进士后,考功员外郎王师旦却不肯给他官做。唐太宗一惜才,就问到底是什么原因,王师旦解释说:“张昌龄文风浮靡,华而不实,不是好苗子。如果任用了他,年轻人就难免因羡慕而效仿,如此一来,我怕会影响全国的风气啊!”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没有再追究下去。后来翠微宫建成,张昌龄借机献上《翠微宫颂》,唐太宗非常欣赏,赞叹他是个写文章的好手,于是下令提拔他,让他专门替自己写诏书。而被“生吞”的郭正一,也是当时以文词闻名的朝中要人。此人妙笔生花,文思泉涌,在唐高宗时候曾得到重用,当时的诏书和朝廷文告,多半出自他的手笔。

《大唐新语·谐谑》

【求解驿站】比喻机械地套用别人的言论、文辞、经验、方法,也形容囫囵吞枣、食而不化。

【活学活用】我们绝不可~地搬用他人的经验,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妙语点拨】张怀庆凭借着“生吞活剥”的卑劣手段,居然“千古留名”了,可惜留的是不雅之名。记得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说:“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据孔乙己看来,读书人的事只算得“窃”。然而,放眼当下,有部分作家不仅连“剽窃”“抄袭”都不肯承认,他们还美其名曰为“借鉴”“吸收”“引用”。相比于“生吞活剥”的张怀庆,这些人“抄袭”的手法高明很多。当一个国家在文坛上盛行抄袭之风时,便是其文化走下坡路之际。

【近义】食古不化、囫囵吞枣

【反义】融会贯通

标签: 喜欢抄袭自己经验别人觉得唐太宗应该

更多文章

  • 先声夺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起,逃亡,敌人,三个,兄弟,儿子,取胜,自己

    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的宋国。宋国的司马华费遂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驱、华多僚和华登。人说多子多福,可惜华费遂这仨儿子,净给他添乱了,因为他的三个儿子一向不团结。其中华多僚最爱挑事儿,偏偏宋国的国君元公最信任他,华多僚就使劲在元公跟前说自己两个兄弟的坏话。先是华登被迫逃亡到外地,后来华驱也被驱逐。华驱实

  • 响遏行云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非常,自己,歌声,老师,现在,时候,差不多,学习

    战国时候,秦国有个名叫薛谭的年轻人,他的嗓音不错,也非常热爱音乐。于是,他四处拜师,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唱家。后来,他拜秦国著名的歌手秦青为师,经过一段刻苦的学习,他歌唱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薛谭觉得自己已经学得差不多了,可以出徒了,他就对秦青说:“老师,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现在我学得也不错了,

  • 为虎作伥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虎,赶紧,没有,他们,一个,猎人,变成,和尚

    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上住着一个伏虎长老。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他登上祝融峰,来到一座佛寺,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老和尚非常热情,坚决要马拯留下来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刚巧用完了。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

  • 胸有成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观察,各种各样,比喻,季节,不同,十分,竹子,人们

    北宋有个大画家叫文与可,他首创了画竹叶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的写意墨竹,开创了墨竹画派,对后世的画坛影响深远。文与可画竹可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记录竹子在不同季节的生长情况,一有灵感就铺纸研墨,把竹子的印

  • 相见恨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学习,原来,上书,开始,问题,个人,匈奴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拜见卫青将军。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华,多次向汉武帝举

  • 无可奈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没有,揭发,办法,发觉,他们,起义,无可奈何,统治者

    西汉时期,统治者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举行起义,自立旗号,攻打城池,夺取粮仓,释放死囚,杀官员,在乡里抢劫富豪,救济贫民,响应者不计其数。起义震惊了皇帝,他急忙派重兵前去镇压。然而,起义的队伍却越战越勇,有不可阻挡之势。皇帝只得调集了更多的军队,执行残酷的杀戮政策,一下子杀了一万

  • 休戚相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君,时候,相关,自己,听说,总是,什么,对待

    春秋时期,晋厉公执政时,为了防止王族公子互相争权,制造内乱,就把一部分王族公子派到国外。其中有一个叫姬周的被派到了周朝,为贵州单襄公做家臣。单襄公很欣赏姬周,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对待他。有人不解地问单襄公:“姬周还只是个孩子,你为什么这样器重他呢?”单襄公说:“别看姬周的年纪轻,日后却必成大器。我注意

  • 尾大不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自己,灵王,没有,公子,建立,国家,指挥,一定

    春秋时期,楚灵王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弟弟公子弃疾。公子弃疾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的军功。为了表彰弃疾建立的功勋,楚灵王把蔡国的大部分土地赐给他,并且封他为蔡公。但是过了不久,楚灵王又感到不太放心,特地派人把大夫申无宇请进宫来请教。楚灵王问申无宇说:“我把弃疾封为蔡公,你怎么看?”申无宇说:“国君是

  • 吴牛喘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帝,太阳,一样,月亮,感到,水牛,虽然,以为

    西晋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名叫满奋。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体格似乎很健壮,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生来体弱,尤其怕冷。每当冬天来临,京城洛阳北风呼啸,雪花纷飞时,他就整天待在家里。在这些寒冷的日子里,他住的房屋不但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而且还要挂上厚厚的帘幕。有时呼啸的风声传入他的耳中,他都会感到冷气入骨,坐立不

  • 义无反顾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当地,司马相如,篇文,不能,时候,汉武帝,应该,国家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辞赋家,叫司马相如。他自幼好学,会击剑,会抚琴,但他最擅长的还是写诗写赋,他写的《子虚赋》、《上林赋》等都在当时流传一时,是一个满腹诗书的风流才子。因此汉武帝很赏识他,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大臣唐蒙去修治“西南夷道”。因为唐蒙征用大量民工,又杀了当地部落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