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谈笑自若的故事

谈笑自若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38 更新时间:2023/12/15 9:31:59

三国时期,东吴有一员叫甘宁的大将,作战英勇而且很有智谋。因有战功,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被迫向江陵撤退。孙权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境内)。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奋勇击退了吴军的先头部队。吴军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决高下。甘宁根据当时的形势,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大都督周瑜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

甘宁领兵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这样就对南郡造成很大威胁。但是当时甘宁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为了夺回夷陵,派曹纯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这时,城中吴军将士都有些紧张和害怕,只有甘宁一个人同平常一样,谈话笑容非常自然,一点也不紧张恐惧。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的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后来,甘宁派人突围向周瑜告急,周瑜即刻发兵前来解围,最终赢得了胜利。

《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求解驿站】比喻无论周围环境、气氛如何变化都和平常一样,有说有笑,毫不在意和惧怕。自若,自由自在的样子。

【活学活用】在紧急关头,众人看到指挥员仍然面不改色,~,也都心情平静下来。

【妙语点拨】甘宁是东吴武艺最高的大将之一,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初做锦帆贼,后投奔黄祖,未受到重用,便转投孙权门下,并帮孙权击败黄祖军队。在对战曹军的几场战役中,甘宁冲锋在先,奋勇杀敌,百骑截营惊动曹操大军。在兵力悬殊、危急关头,仍然能谈笑自若,指挥若定,无怪乎孙权评价他:“虽然粗豪,有不如人意时,但其较略大丈夫也。”

【近义】谈笑风生

【反义】张皇失措

标签: 仍然孙权只有当时周瑜紧张然后一样

更多文章

  • 雪中送炭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百姓,觉得,老百姓,马上,所有,太宗,他们,帮助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因此,他特别爱护老百姓。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一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给人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来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发抖。宋太宗在皇宫里面,穿着龙袍,烤着炭火,还觉得寒气逼

  • 铤而走险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国,小鹿,你们,不再,我们,国君,得罪,不能

    春秋时期,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互相争权夺利。到中期,晋国和楚国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其中,郑国是个有道的小国。但不幸的是,郑国地处两大强国晋国与楚国之间,北面不敢得罪晋,南面更不能冷落楚。公元前610年,晋国会聚了一部分诸侯国,一起向楚国示威,施加压力。晋国国君怀疑郑国与楚国暗中勾结

  • 虚左以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观察,身份,宾客,朋友,公子,街市,守门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王的异母弟弟。昭王死后,安王即位,封公子无忌为信陵君。他为人仁爱且尊重人,不管是才高八斗还是资质平平,他都谦虚而礼貌地与他们结交,不因自己身份高贵而傲慢待人。所以方圆几千里内的人士都争着归附他,他门下的食客竟有三千多人。因信陵君贤能,且门客本领高强,诸侯国有十几年不敢

  • 虚有其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没有,实际上,自己,明皇,使用,儿子,宰相,诏书

    萧嵩是唐朝开国老臣萧瑀的曾侄孙,他身材魁伟高大,容貌秀美,还留着一把漂亮的胡子,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相貌非凡。在唐明皇的近臣中算得上是名美男子,甚得明皇宠爱,开元初年被任为中书舍人(宰相助理)。唐明皇对苏瑰的儿子苏珽也十分器重,想拜他为相。事前,曾向宰臣征询意见。萧嵩他们回答道:“任用贤能,皇上自有好眼

  • 博士买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掌握,驴子,笑话,博士,起来,技巧,没有,自己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着成一部《颜氏家训》。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颜之推说,这个笑话是他到邺城去办事时听到的。当时有个博士,熟读四书五经,满肚子都是经文。他非常欣赏自己,做什么事都要咬文嚼字一番。有一天,博士家的一头驴子死了,不能没有脚力,于是赶紧去市场

  • 得意忘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自己,或者,高兴,得意,态度,忘形,白眼,就是

    阮籍,又名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是魏晋交替时期的一位着名诗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死了。虽然家境清苦,但他勤学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着名的诗人。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是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

  • 楚材晋用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重用,才能,楚国,人才,国家,回到,大夫,不少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名叫伍举。有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地逃跑了,有人造谣说,伍举的岳丈畏罪潜逃,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谣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临近的郑国去了。伍举在郑国住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安全,便准备再逃往晋国。正在伍举将要逃亡的时候,伍举的好友、蔡国大夫声子恰巧

  • 博而不精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研究,社会,春秋,经学,学习,精深,广博,后来

    东汉着名的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着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着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着作,以至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着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

  • 模棱两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以为,处事,赏识,态度,武则天,事情,错误,味道

    苏味道是初唐的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属河北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有才华,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20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裴行俭赏识,随裴行俭两征突厥,为书记。圣历初官居相位,先后三度为相,深得武则天赏识。当狄仁杰垂垂老矣之际,武则天向他咨询谁能接班,狄仁杰答道:“文学蕴藉

  • 道听途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二百,没有,鸭子,消息,根据,路上,什么,不相

    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个邻居,他们分别叫艾子和毛空。艾子很有学问,收的学生很多。尽管如此,毛空却看不起艾子,总认为自己比艾子强。他想让艾子知道自己比他强,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有一天,毛空在路上听到一个消息,十分高兴,心想这回可找到机会了。他很快就走到了艾子的家里,对艾子说:“你听说过一只鸭子一次就下二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