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是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为了帮助汉朝统一中原而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但每次北伐时,司马懿虽然全副武装,但总是坚守阵地,节节败退,却让人无法理解。司马懿是心理上怕诸葛亮还是有其他原因?
“大胜是最糟糕的。”
司马懿当时的处境其实很危险,因为曹睿上台后,曹植的亲戚亲戚都想杀他。但考虑到诸葛亮的威胁,曹睿在司马懿身后必然大有用武之地,所以没有直接杀了他,而是把他关了起来。诸葛亮北伐胜利的时候,曹石的亲朋好友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为了民族生存,曹睿不得不用一直站岗的司马懿!司马懿深知这一点,他的价值就在于此。然后每次诸葛亮被打,司马懿都没有主动以兵力数量优势发动大规模进攻。因为一旦胜利,斩杀的蜀汉人太多,那么曹睿肯定认为诸葛亮也不过如此,那么司马懿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有可能被直接斩杀!
“连个大败仗都算不上。”
曹睿之所以要司马懿抵抗诸葛亮,是因为司马懿不会像曹植那样被打败而失去权力。而且在当时的世界里,诸葛亮神魂颠倒。所以在曹睿的心目中,只有司马懿能和诸葛亮抗衡。但司马懿上前线,可以略败,但不能大败。一个小小的败仗,就是告诉曹睿,诸葛亮真的很难打。所以你看,司马懿每次粮草被抢,都是小军败退,有时还能消灭异己。比如黄旭!但是战败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一旦司马懿战败,那就和当时曹魏的亲人没什么区别了,司马懿就一文不值,濒临死亡!
“只能自己去”
所以司马懿既赢不了诸葛亮,也打不倒诸葛亮,唯一的选择就是无敌,保持平衡,让诸葛亮自生自灭。你看,所以每次诸葛亮北上,司马懿都守不住,被杀了也出不来,把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留在军营里当缩头乌龟。然后诸葛亮粮尽,不能自行撤退。这个时候他假装带领一部分部队追击,追击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司马懿每次都是无敌的。因为刚刚好。
所以三国时期最难做的就是司马懿,他既不能打胜仗,展示才华,也不能打败仗,说明无能,只能做个懦夫,维持平衡。由此看来,司马懿的智谋绝不低于诸葛亮。做人难啊!
作为一个国家的军事统帅,这样打仗真的很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