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南齐书》·卷八记载的和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南齐书》·卷八记载的和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541 更新时间:2023/12/23 19:08:57

《南齐书》·卷八记载的和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哪些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和帝讳宝融,字智昭,高宗第八子也。建武元年,封随郡王,邑二千户。三年,为冠军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为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颖胄杀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梁王举义。乙卯,教纂严。又教曰:“吾躬率晋阳,翦此凶孽,戎事方勤,宜覃泽惠。所领内系囚见徒,罪无轻重,殊死已下,皆原遣。先有位署,即复本职。将吏转一阶。从征身有家口停镇,给廪食。凡诸杂役见在诸军带甲之身,克定之后,悉免为民。其功效赏报,别有科条。”丙辰,以雍州刺史梁王为使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丁巳,以萧颖胄为右将军、都督行留诸军事。戊午,梁王上表劝进。十二月,乙亥,群僚劝进,并不许。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邪、南东海、东阳、临海、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皞,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府南康国并如故。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

三年正月,乙巳,王受命,大赦,唯梅虫儿、茹法珍等不在赦例。右将军萧颖胄为左长史,进号镇军将军,梁王进号征东将军。甲戌,以冠军将军杨公则为湘州刺史。甲寅,建牙于城南。二月,乙丑,以冠军长史王茂先为江州刺史,冠军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右将军邵陵王宝攸为荆州刺史。己巳,群僚上尊号,立宗庙及南北郊。甲申,梁王率大众屯沔口,郢州刺史张冲拒守。三月,丁酉,张冲死,骠骑将军薛元嗣等固城。

中兴元年春,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文武赐位二等;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即永元三年也。以相国左长史萧颖胄为尚书令,晋安王宝义为司空,庐陵王宝源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建安王宝夤为徐州刺史,散骑常侍夏侯详为中领军,领军将军萧伟为雍州刺史。丙午,有司奏封庶人宝卷为零阳侯,诏不许。又奏为涪陵王,诏可。乙酉,尚书令萧颖胄行荆州刺史,假梁王黄皞。壬子,以征虏将军柳惔为益、宁二州刺史。己未,以冠军将军庄丘黑为梁、南秦二州刺史,冠军将军邓元起为广州刺史。夏,四月,戊辰,诏曰:“荆、雍义举所基,实始王迹。君子劳心,细人尽力,宜加酬奖,副其乃诚。凡东讨众军及诸向义之众,可普复除。”

五月,乙卯,车驾幸竹林寺禅房宴群臣。巴西太守鲁休烈、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璝拒义军。秋,七月,东军主吴子阳十三军救郢州,屯加湖。丁酉,征虏将军王茂先击破之。辛亥,以茂先为中护军。丁卯,鲁山城主孙乐祖以城降。己未,郢城主薛元嗣降。

八月,丙子,平西将军陈伯之降。乙卯,以伯之为江州刺史,子虎牙为徐州刺史。九月,乙未,诏梁王若定京邑,得以便宜从事。冬,十一月,乙未,以辅国将军李元履为豫州刺中。壬寅,尚书令、镇军将军萧颖胄卒,以黄门郎萧澹行荆州府州事。丁巳,萧璝、鲁休烈降。

十二月,丙寅,建康城平。己巳,皇太后令以梁王为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百僚致敬。壬申,改封建安王宝寅鄱阳王。癸酉,以司徒、扬州刺史晋安王宝义为太尉,领司徒。甲戌,给大司马钱二千万,布绢各五千匹。乙酉,以辅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

二年春,正月,戊戌,宣德太后临朝,入居内殿。大司马梁王解承制,致敬如先。己亥,以宁朔将军萧昺监南兖州。壬寅,以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己酉,以大司马长史王亮为守尚书令。甲寅,诏大司马梁王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之礼,加远游冠,位在诸王上,加相国绿騑绶。己未,以新除右将军曹景宗为郢州刺史。

二月,壬戌,湘东王宝晊伏诛。戊辰,诏进梁公爵为梁王,增封十郡。三月,乙未,皇太后令给梁国钱五百万,布五千匹,绢千匹。辛丑,鄱阳王宝寅奔虏,邵陵王宝攸、晋熙王宝嵩、桂阳王宝贞伏诛。甲午,命梁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歔宫悬。王子王女爵命一如旧仪。庚戌,以冠军长史萧秀为南徐州刺史,新除中领军蔡道恭为司州刺史。车驾东归至姑熟。丙辰,禅位梁王。丁巳,庐陵王宝源薨。夏,四月,辛酉,禅诏至,皇太后逊外宫。丁卯,梁王奉帝为巴陵王,宫于姑熟,行齐正朔,一如故事。戊辰,薨,年十五。追尊为齐和帝,葬恭安陵。

史臣曰:夏以亡,殷随纣灭,郊天改朔,理无延世。而皇符所集,重兴西楚,神器暂来,虽有冥数,徽名大号,斯为幸矣。

赞曰:和帝晚隆,扫难清宫。达机睹运,高颂永终。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南齐书》·卷七记载的东昏侯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卷七记载的东昏侯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哪些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昏侯宝卷,字智藏,高宗第二子也。本名明贤,高宗辅政后改焉。建武元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高宗崩,太子即位。八月,丁巳,诏雍州将士与虏战

  • 《南齐书》·卷六记载的明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哪些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卷六记载的明帝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生了哪些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高宗明皇帝讳鸾,字景栖,始安贞王道生子也。小讳玄度。少孤,太祖抚育,恩过诸子。宋泰豫元年,为安吉令,有严能之名。补武陵王左常侍,不拜。元徽二年,为永世

  • 《南齐书》·卷五海陵王上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五海陵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海陵恭王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也。永明四年,封临汝公,邑千五百户。初为辅国将军、济阳太守。十年,转持节、督

  • 《南齐书》·卷四郁林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四郁林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郁林王昭业,字元尚,文惠太子长子也。小名法身。世祖即位,封南郡王,二千户。永明五年十一月戊子,冠于东宫崇政殿。其

  • 《南齐书》·卷三武帝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三武帝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世祖武皇帝讳赜,字宣远,太祖长子也。小讳龙儿。生于建康青溪宅,其夜陈孝后、刘昭后同梦龙据屋上,故字上焉。初为寻阳国

  • 《南齐书》·卷二高帝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二高帝下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建元元年夏,四月,甲午,上即皇帝位于南郊,设坛柴燎告天曰:“皇帝臣道成敢用玄牡,昭告皇皇后帝。宋帝陟

  • 《南齐书》·卷一高帝上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南齐书》此书主要记述的是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那么其卷一高帝上记载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小讳斗将,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也。何子酂定侯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

  • 古代太监和宦官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百科

    要说起太监和宦官一类的词,很多人都会想到阉人,其实这是两种概念,宦官和太监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就是宦官,宦官并不都是阉人,而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后宫女眷增多,为了防止出现秽乱宫闱之事,宦官的所有职位,都开始启用阉人担任。宦官主要负责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成员,在夏商时期就出现宦官这

  • 《旧唐书》·卷十九懿宗下篇讲述了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卷十九懿宗下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八月,和州防虞行官石侔等一百三十人状诉刺史崔雍,称:“贼初劫乌江县,雍令步奏官二人探知,雍犹不信,二人并被枷杻。

  • 《旧唐书》·卷十九懿宗上篇讲述了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旧唐书》共200卷,作者署名后晋刘昫等撰,实为后晋赵莹主持编修。那么其中《旧唐书》·卷十九懿宗上篇讲述了哪些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宣宗长子,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大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会昌六年十月,封郓王,本名温。大中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