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抑强扶弱什么意思?抑强扶弱典故出处介绍

抑强扶弱什么意思?抑强扶弱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1/24 11:28:06

要说赤壁之战最大的功臣可能还是黄盖,毕竟黄盖通过自身高超的演技博取了曹操的信任,最后一把火将曹操80万大军击退。其实在演义中对于黄盖的描述并不算很多,这点对于黄盖来说还挺不公平的,作为赤壁之战最重要的人物甚至连最后怎么去世的都没有记载。那今天就借助抑强扶弱这个成语,为大家讲讲黄盖的其他故事,其实黄盖在众多武将中也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一起来看看这次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黄盖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之间,主人公是黄盖。原文如下:

石城县吏,特难检御,盖乃署两掾,分主诸曹。教曰:“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今贼寇未平,有军旅之务,一以文书委付两掾,当检摄诸曹,纠擿谬误。两掾所署,事入诺出,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宜各尽心,无为众先。”

初皆布威,夙夜恭职;久之,吏以盖不视文书,渐容人事。盖亦嫌外懈怠,时有所省,各得两掾不奉法数事。乃悉请诸掾吏,赐酒食,因出事诘问。两掾辞屈,皆叩头谢罪。盖曰:“前已相敕,终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杀之。县中震栗。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石城县衙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和管理,黄盖便派了两个下属去分管各部门。黄盖发布公告说:“我这个作县长的缺乏德行,只能凭借武功做官,难以凭文治而被人称道。如今盗贼尚未平定,我有军务在身,所以将全部的文书委托给这两位官吏。他们一定会约束和管理好各部门,检举揭发错误。他们管理日常事务,如出现徇私枉法、欺上瞒下的现象,我的处罚将不仅限于施以鞭杖。希望他们两位以身作则,为其他人树立一个好榜样。”

这两位官吏就职之初,尚能尽职尽责,但时间一长却认为黄盖真的不会检阅文书及进行检查,便逐渐懈怠,做出了违法乱纪之事。黄盖对两人也有所怀疑,便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很快便发现了二人的违法之举。黄盖便将县衙的所有官吏都召集在一起,以酒食款待,拿出二人的一些违法事情当中问责。二人理屈词穷,叩头认错。黄盖表示:“以前我曾经发布公告,便是如果你们两人违法,我不会仅仅用鞭杖来处罚你们。我是不会言而不信的。”

于是,黄盖下令将二人处死,此举震动了全县,大小官吏都非常害怕。后来黄盖又转任春谷县长、寻阳县令等职,后来又陆续担任了九个县的县长或县令,所到之处都稳定了当地局势。此后,黄盖又升任丹阳都尉,压制强暴,扶助弱小,山越人都心悦诚服。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黄盖的表现,叫做“抑强扶弱”,意为压制强暴,辅助弱小。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袁康《越绝书•外传本事》中的“勾践之时,天子微弱,诸侯皆叛,于是勾践抑强扶弱。”

说到黄盖这个人物,大家较为熟悉的都是他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他不但提出了诈降之计,又献出了火攻之策,最终协助周瑜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但除此之外,很多人并黄盖的其他事迹并不了解。从这则成语故事来看,黄盖不仅仅是一位战场上智勇兼备的将领,对于地方管理也很有经验,称得上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才。像他这样担任过九个县县长或县令的经历,别说是在东吴,就是在同时期的所有将领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在在有些地方二月二是有一个习俗的,那就是剪头发了,二月二也叫龙抬头了,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啊,在二月二这一天理发到底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二月二为什么要理发?“有钱没钱,剃头过年”,从古至今中

  • 以逸待劳什么意思?以逸待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之所以会在北伐途中去世,多半原因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以逸待劳,不管大事小事都亲自过问,活活把自己给累死。而司马懿就利用这点,将诸葛亮给拖死。不过诸葛亮北伐实在有些过于心急,一方面是司马懿只守不攻,另一方面自己的粮草又总不够,如果北伐没做出个成绩诸葛亮是没有办法原谅自己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以逸

  • 村野匹夫什么意思?村野匹夫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张飞应该是刘备手上最能打的武将了,当年和吕布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已经证明了张飞的实力。不过就算是这样,世上的硬骨头还是挺多的,马超就算是一位。当年张飞本想报上自己的名号镇住马超,没想到马超回了一句话,让张飞自取其辱。就是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村野匹夫”了。其实张飞这个人也

  • 贻厥孙谋什么意思?贻厥孙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在蜀汉,魏延和杨仪不和,已经人人皆知,没想到这件事还传到了孙权的耳里。有一次,孙权就对费祎说,魏延和杨仪不和,等哪一天诸葛亮不在了,必定会给蜀汉造成大祸。而诸葛亮也不懂看人,完全没有防备之心。如果孙权都知道这样的问题,诸葛亮肯定也明白,只是魏延虽然和杨仪不和,但他们也不敢威胁到蜀汉政权。这次要为大家

  • 来龙去脉是什么生肖答案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十二生肖的事情也还是挺有趣的,虽然看起来比较的简单吧,但是其背后的故事还挺复杂的,但是最近小编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一直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来龙去脉”好像是打一个生肖的问题了,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会是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分析!来龙去脉到底是打的什么生肖呢?

  • 仰人鼻息什么意思?仰人鼻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袁绍早期势力并不强,但自从他接过冀州当起冀州牧后,才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袁绍虽然有“四世三公”之称,但到了东汉末年,这些虚名也都不重要了,谁有兵权谁才能讲话。后来袁绍担任关东军盟主一起讨伐董卓,但袁绍几乎没怎么发力,主要还是靠其他人来对抗董卓,很显然是要保存实力。那当年袁

  • 扬汤止沸什么意思?扬汤止沸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对董卓还有袁绍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大家似乎都更惧怕董卓一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董卓背后有一整个西凉军为他撑腰,掌权兵权的人自然会更有威胁,袁绍虽然家世显赫但兵力也就一般,完全不是董卓的对手。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扬汤止沸”,就和董卓还有袁绍有关,董

  • 掩其不备什么意思?掩其不备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能够斩颜良诛文丑名震天下,还要感谢一人,他就是曹操的谋士荀攸。根据荀攸的计谋,曹操才能功其袁绍的软肋,让他随时两员大将,而且还帮助关羽一战成名。荀攸是曹操早期账下非常重要的谋士,但到了后期却被曹操弃用,非常可惜。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掩其不备”,就跟荀攸提出的计谋有关。

  • 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竟然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正月初一其实习俗还是真的挺多的,但是这其中有一个让人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吃饺子,不管是什么时候中国人好像一直都在吃饺子,还真的是好闲人啊,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事情的,因为这是有习俗的,话说正月初一吃饺子的习俗竟然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吧!1、正

  • 为什么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五斗米折腰是种怎样的精神?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气节”是古代人非常看重的一种人格品质,没有什么能违背自己的意愿,践踏自己的尊严,这种精神叫做“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大诗人陶渊明就被称为具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陶渊明的诗我们在上学期间肯定都有学过,他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当然以他的能力肯定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