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死得其所什么意思?死得其所典故介绍

死得其所什么意思?死得其所典故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2/4 13:30:15

关中之战马超战败以后,他本想割地求和,但曹操并没有同意。此后马超进攻陇上又失败,只能投靠张鲁缓解局势。其实马超的能耐远在曹操预计之上,他战败以后依然是在凉州打算东山再起,只可惜马超年轻时做事过于偏激,导致最后没人敢容他。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死得其所”,就和当时的马超有关,所幸后来得到刘备的收留。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发生在马超作乱凉州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马超、杨阜和姜叙。原文如下:

韦康大开城门,投拜马超。超大怒曰:“汝今事急请降,非真心也!”将韦康四十余口尽斩之,不留一人。有人言杨阜劝韦康休降,可斩之,超曰:“此人守义,不可斩也。”复用杨阜为参军。阜荐梁宽、赵衢二人,超尽用为军官。杨阜告马超曰:阜妻死于临洮,乞告两个月假,归葬其妻便回。马超从之。杨阜过历城,来见抚彝将军姜叙。叙与阜是姑表兄弟:叙之母是阜之姑,时年已八十二。

当日,杨阜入姜叙内宅,拜见其姑……叙母闻言,唤姜叙入,责之曰:“韦使君遇害,亦尔之罪也。”又谓阜曰:“汝既降人,且食其禄,何故又兴心讨之?”阜曰:“吾从贼者,欲留残生,与主报冤也。”叙曰:“马超英勇,急难图之。”阜曰:“有勇无谋,易图也。吾已暗约下梁宽、赵衢。兄若肯兴兵,二人必为内应。”叙母曰:“汝不早图,更待何时,谁不有死,死于忠义,死得其所也。勿以我为念。汝若不听义山之言,吾当先死,以绝汝念。”叙乃与统兵校尉尹奉、赵昂商议。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中之战结束后,马超死灰复燃,在继续在凉州作乱。凉州刺史韦康不顾参军杨阜的劝阻,开城投降,却被马超诛灭三族。马超见杨阜忠义,继续将其担任参军一职。杨阜利用这个机会,告假回家,在历城与姑母见面,力劝姑表兄弟姜叙与自己一起起兵对抗马超。姜叙对杨阜的提议犹豫不决,其母则坚决支持杨阜的决定,鼓励儿子与杨阜一起共同抗击马超。最终,姜叙与杨阜、赵昂等人一起向马超发动进攻,并将马超赶出了凉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死得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魏书•张普惠传》中的“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小说中描述的马超在关中之战后继续作乱凉州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马超传》再:“(马)超果率诸戎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杀凉州刺史韦康,据冀城,有其众。超自称征西将军,领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三国志•杨阜传》亦称:“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凡万余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於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刺史、太守卒遣人请和,开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看出,马超之所以能死灰复燃并占据凉州州治冀城,除了盘踞西北多年根基雄厚之外,镇守长安的夏侯渊没有及时增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在马超作乱期间,夏侯渊一直按兵不动,无所作为,这才导致了马超的重新崛起。

不过,尽管没有了夏侯渊的支援,但马超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被赶出了西北。这又是为什么呢?说起来原因也非常简单,一个年过八十的老奶奶促成了凉州两大地方势力的联合,并因此扭转了西北局势,最终将马超赶出了西北。这个人便是姜叙的母亲。

据《三国志•杨阜传》载,凉州参军目睹此时韦康被马超杀害后,暗中发誓要为韦康报仇。于是,他借口办理妻子丧失离开马超来到历城,与妻兄姜叙见面。此时的姜叙不仅官拜抚夷将军一职,手握重兵,且在西北地区有着很高的威望。杨阜见到姜叙后,将马超杀害韦康之事一一告知,力劝姜叙起兵对抗马超。对此,姜叙犹豫不决,但其母的一番表态却改变了姜叙的态度。

据《三国志•杨阜传》注引《列女传》载,姜母说道:“咄!伯奕,韦使君遇难,岂一州之耻,亦汝之负,岂独义山哉?汝无顾我,事淹变生。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但当速发,我自为汝当之,不以余年累汝也。”在说服儿子姜叙起兵之后,姜母又“,分人使语乡里尹奉、赵昂及安定梁宽等,令叙先举兵叛超”,至此,西北地区地方势力齐心协力,向马超发动进攻。不过,就在战事开始不久,历城被马超攻占,姜叙之母被俘。面对穷凶极恶的马超,姜叙之母临危不惧,大骂马超,最终被马超所杀。此举更激起了西北各地方势力的愤怒。没过几个月,马超便被赶出了西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疾雷不及掩耳什么意思?疾雷不及掩耳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战败以后,曹操把重心放在了关中。211年7月,曹操亲自领兵讨伐马超和韩遂的联军,最后马超一方战败打算割地求和,但被曹操拒绝。此后马超、韩遂败走凉州,关中就此被曹操平定。同年10月,曹操任命夏侯渊继续西征,最终彻底铲除后患拿下凉州。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疾雷不及掩耳”

  • 坐而待毙什么意思?坐而待毙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张松本是张鲁的谋士,曹操击败张卫后让张鲁十分惊恐。此时张松便提议投降,但张鲁就是不肯,此后张松给曹操写秘信让他赶快出兵,等于是出卖了张鲁。最后张鲁无奈只能投降,不过张松干了卖主求荣的事,曹操也并没有因此对他进行奖赏,而是斩首示众。这次介绍的成语“坐而待毙”就和张松有

  • 傍若无人什么意思?傍若无人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中,张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将,实际上这是对张飞最大的误解。历史上真实的张飞,其实是一名智将,从演义中就能看出,张飞的计谋几乎每次都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汉中之战时期,张飞对上张郃,两人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将领,但张飞却来了一招诱敌之计。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傍若无人&rdq

  • 有哪些坑人的文玩?这些东西千万别上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有不少对文玩感兴趣的人,喜欢收藏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物品,但是有些人属于新手入坑,非常容易被骗,被一些以次充好的东西,相当于是山寨货给骗了,不过,也有一些竟然能把一些老手也骗了。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认识一下这些东西是如何坑人的,如果自己家中有这些,可就要仔细辨别,慎重考虑了。一、假玉石(含假玉、假翡翠)

  • 生死之交什么意思?生死之交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甘宁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早期甘宁只是一名夺船劫财的土匪,后来加入刘表、黄祖麾下但都没有得到重用。直到投靠孙权,才一步步走上自己的人生巅峰。合肥之战,孙权亲征攻打合肥,但却遭到曹军强力反抗,最后孙权只带千人加上吕蒙、甘宁等人驻扎合肥东部。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生死之交”,就和

  • 一问三不知这个三不知是指的哪三不知?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一问三不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用这句话去吐槽那些问啥都不知道的人,或是老师、父母去数落学生孩子学什么不知道什么。其实这句话在我国古代是有着专门定义的,这一问三不知里面的但不知是有着专门指定性意思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三不知到底是指的哪三不知吧。&ldq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区别在哪?两本书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以为《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同一部兵法,实际上《孙子兵法》要比《三十六计》早上千年。《三十六计》最早源于南北朝,直到明清时期才著称书籍。而《孙子兵法》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可以说远早于《三十六计》。这两本兵法策略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三十六计》可以说是积累了此前各个朝代的军事思想和

  • 孤掌难鸣什么意思?孤掌难鸣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孙权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很多人都认为孙权此举是不怀好意。实际上孙尚香的确没给刘备带来任何帮助,还差点把阿斗带回东吴充当人质。好在张飞和赵云及时赶到,拦下孙尚香救回了阿斗,这才让东吴的诡计没能得逞,不过正史和演义在这方面的描述还是存在差异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孤掌难鸣&rdq

  • 鸠夺鹊巢什么意思?鸠夺鹊巢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袁氏势力也迅速分崩瓦解,袁尚和袁熙逃往辽东,主要曹操拿下辽东那便能收复整个北方。不过曹操似乎并没有心急,而且肯定有人会帮他处理袁氏兄弟。最后袁尚和袁熙都被公孙康给杀害,而且还把首级送给曹操以表忠心。就连曹操都有预见的本事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鸠夺鹊巢&rdquo

  • 绝伦超群什么意思?绝伦超群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蜀汉五虎将之间的关系或许并没有那么和谐,关羽就曾因为黄忠和自己同列,而感到不满。其实关羽还曾打算向马超讨教,他在信中告知刘备想和马超一决高下,刘备无奈此时诸葛亮站出来回了一封夸赞关羽的信,这才打消了关羽的念头。恐怕这件事刘备还要好好感谢诸葛亮一番。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绝伦超群&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