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起源:万物大历史》讲的什么内容?《起源:万物大历史》书评

《起源:万物大历史》讲的什么内容?《起源:万物大历史》书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59 更新时间:2024/1/26 1:18:34

《起源:万物大历史》从书名来看,这将又是一本探讨人类终极问题中最难回答的一题,人类究竟是怎么来的?虽然已经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对于人类的来历做出重大突破,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起源说明。实际上关于起源的故事,各国加起来恐怕会有成百上千个,任何化都会创造属于自己的起源故事,以帮助人们解决个体以及整体的共识疑问。其实最近几年类似的书籍还挺多的,《起源:万物大历史》又能带我们进入哪些新的视角呢?

《起源:万物大历史》书评一:

我很高兴《起源:万物大历史》一书被娴熟地翻译成中文,有机会面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读者。

《起源:万物大历史》一书把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连缀成一种贯通的叙事,说明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其中包括宇宙的起源、恒星与行星——包括地球——的来历,以及地球上数以万亿计的生物如何与人类共享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知道,迄今为止,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曾编织并讲述自己的起源故事。大历史本质上也属于起源故事,是我们现代人类的起源故事,无论生活在什么地方。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起源故事,是因为当今人类正渐次成为一个全球共同体。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在历史上从未像现在这般联系紧密,而正因此,彼此间的全球合作也变得日益亟须和紧迫。当今人类已变得异常强大,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也因此不可能仅由个别国家及其领导人应对,比如来自核战争和日渐加速的全球变暖的威胁。要应对挑战就必须让全球各国所有的机构、企业、领导人和公民通力合作。事实上,要解决当今人类所面对的各种大问题亟须塑造一种新的全球公民认同,一种新的共同体的体认。而这正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要找到联结人类的纽带,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其实不止某个国家或文明有自己的历史,整个人类也有一部共通的历史,而且至少可以推至 20万年前。这一人类共通的历史同样趣味盎然、异彩纷呈,令人怦然心动,而且其重要性也似乎不亚于任何民族国家的历史。帮助读者理解并讲述这一人类共通的历史正是本书的目的之一,也是当今教 育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一个挑战。

不过,人类共通的历史还只是更大尺度起源故事的一部分,此外还有行星地球的历史——因为地球在 40多亿年的演化中孕育了各式各样的生命,以及星系和整个宇宙的历史——正是它们造就了我们的地球家园。如今,我们对这种大尺度的历史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因此,摆在当今全世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第二个重大挑战是帮助人们看清这一大图景,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类型的知识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大历史把诸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连缀到一起,以借此澄清宇宙最初如何形成,恒星、星系、行星和卫星如何经演化涌现,多种生命体如何在地球上萌生和进化,以及我们这一奇异的智人物种如何演进至今日。实际上,大历史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融会成一种异常精彩且令人兴致盎然的叙事,讲述的是当今云谲波诡的全球社会如何一步步形成的,并将如何进化。

传统的起源故事构成整个教育的根基。这是因为起源故事往往是不同社会所具备的知识的最凝练的表达,就像编织了一幅万事万物的整体图谱,凭此图谱,就可以对下一代明确指认:“这就是时空图中的我们!”在远古的澳大利亚如此,在牛顿所处的欧洲和孔子所居的中国也都是这样。当然,起源故事的形式往往多种多样,这取决于不同人群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其依此所选择的生活方式、具备的知识体系和传统等,比如中国传统的起源故事就特别丰富多彩。但所有起源故事提出的问题都是至为根本的,关乎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如:宇宙是由某种至上神还是由多个神灵共同创造的?还是只是某种自然生灭的过程?行星地球是怎么来的?山川、河流和海洋又是如何造就的?动物和人类究竟如何进化?尤其是人类社会如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当然,不同起源故事对上述问题有不同的答案。且不管答案本身是什么,起源故事却总能对不同人群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故事能帮助人们认清自我的本质并形成自身归属的认同。简而言之,起源故事是指引方向、指导生活的。

在当今彼此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人类具备了多种新知识,也因此能够编织第一部涵括全球的起源故事。但这一起源故事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呢?本书可谓对此尝试作答。为此,笔者编织的现代起源故事汲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知识,并试图探问:在人类已变得异常强大的今日,在人类下一步动作将形塑整个地球未来数千年乃至数百万年前景的时刻,我们在此讲述的起源故事对人类迎接挑战并构建未来究竟有什么样的指引作用呢?

当然,如同所有既往的起源故事一样,我们这部现代起源故事也是不完善的。故事还在演绎之中且异常迅速。而且伴随进一步的演绎,现代起源故事还将从多个传统起源故事中获益颇多,尤其关乎人类如何与周围的动植物和谐与共,如何学会更尊重环绕我们的自然环境,因为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衷心希望读者能够体悟到笔者在此讲述 21 世纪简明起源故事的初衷。也许读者会因此受到某种发并产生新的想法,这样的话,我们的起源故事就会更加完善。

作者:见识城邦(来自豆瓣)

《起源:万物大历史》书评二:

“大历史”一词,最初源自美国历史学者大卫·克里斯蒂安开设的一门课程:以枝干分明的框架勾勒出宇宙大爆炸至今的历史,以跨学科的视野讲述这一宏大主题。自此,“大历史”的概念深受学者和知名人士的推荐,相关著作亦不乏来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本人就针对不同的读者群出版了多部大历史著作。《起源:万物大历史》一书即是其一,它是面向大众读者的入门书,重在阐释大历史的理念,既是梳理历史的概貌,亦将之与个人的生活联系了起来。

我们为何要了解历史?了解本国历史或还与自身联系紧密,那么了解异国他乡甚或遥远古文明的历史、了解宇宙的历史,岂非是专家学者们的事?克里斯蒂安在全书开头就举了蒙哥湖人的例子:混沌的社会,人们就渴望凭借经验和想象去理解万物、丰富知识结构,近到人类和动植物,远至宇宙星辰,探知简直是种本能。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凯姆也说:“隐藏在起源故事和宗教之中的图谱对个体人的认同归属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伴随科学的进步,不断去更迭和完善这个起源故事,是自然而有益的探索,《起源》反映的正是当是时的理解。

克里斯蒂安讲述的起源故事兼顾了科学和诗意的美感,玩味其细节令人惊叹。他写宇宙发端于虚无,而“这虚无充满潜势”;观察微观世界,“引力对其无足轻重”,在分子的尺度,他们生活在“由电磁力吸引、刺激、诱惑、套索的世界中”;写生物体如何在复杂不稳定的环境下维持生命,它们努力缴清“熵索要的能量税”,不能偷懒;赞叹生物圈里的反馈机制,特别是“恒温器”的作用;气候稳定的元古宙,被古生物学家吐槽是“无聊的十亿年”;农耕行为和早期生物的进化没有本质不同,只是信息更丰富,对能流和资源攫取得到更高效;这些能流也只够改善10%的人的生活,尚需寻找其他的“富矿”……

生物一直在对环境做出反馈,由此发生的种种变化既非单线进化,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亦非最优的解答。譬如,看似具有生存优势的特化物种、大型生物,遇到大灭绝时是最没有招架之力的;农耕文明发展出了专家,专业化程度提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不平等的加剧;那么不做农民,去做个自由择业的工薪族何如?换个角度来看,后者未必比农民更自由,必须仰赖“法律、市场、雇主、商场、货币……”如身体里的细胞一样,无法独立存活,哪有自给自足的农民自由?所以,别嘲笑神经大条的海蛞蝓了,它们不过做了个无可厚非的决定:幼年海蛞蝓尚有一点脑量,一旦找到安逸地界,便舍弃了奢侈的装备——不要脑子了——把能量用在吃喝上。

事物有其两面性,当下的文明也不例外。克里斯蒂安总结了善的人类世和恶的人类世。前者是现代生活光鲜的一面,我们对能量的利用更有效,比起祖先,物质生活丰富多了。恶果是,我们也人为地制造了巨大的贫富差异,对同类尚不相亲,遑论对其他生物了——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倘我们对后者没那么感同身受,起源故事里也早早上演过这样的戏码:发生于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推测起因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撞击处附近的生物灭绝可以料想,几周后,远处的大气层也发生了变化,烟尘阻挡阳光,硝酸雨杀死生物,地表黑暗,关闭了光合作用,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距离的远近、关联的疏密,都显得微不足道。

变化将重塑我们的价值观,我们仍然在缓慢、持续地对环境做出反馈。克里斯蒂安的推论或已不算是预言:“经济增长将不再是政府的主要发展目标,而更多的普通人也将更看重生活和闲暇的质量而不是收入增长。”若我们像以“大历史”史观回望历史一般去思考当下和未来,绝不会仅仅流连于某一个学科、某一处可度量的价值。无论是社会秩序还是个人的选择,或也不必遵从世俗意义上与名利挂钩的成功定义。

——己亥年读大卫·克里斯蒂安《起源》

作者:璃人泪@2011(来自豆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战国歧途》讲的什么内容?《战国歧途》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战国歧途》从书名就能得知,其背景放在了动荡的战国时期。这本书涵盖的内容是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六国,当然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这段历史肯定不会陌生。但《战国歧途》结合了很多新近的考古资料,对当时发生的著名事件又做出了新的解读。历史往往就需要从多角度来理解,所以能够有新的认识当然还是不应错过。下面

  • 《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讲的什么内容?《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是大唐遗少的最新作品,工科出身的他一直对历史情有独钟,其中唐朝生活最让他痴迷。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把自己的笔名叫做“大唐遗少”。《唐朝功臣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是从唐朝功臣的角度出发,全书列举了8位大家十分熟悉的大唐人物,从他们的视角来看整个大唐的发展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中的另外两大不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随着90后逐渐成为了社会当中的主力军,越来越多的90后家长也开始走上了催婚的道路。不过由于时代与思想的不同,一些90后不仅延迟了结婚年龄,甚至连恋爱都懒得谈。每当自己父母闻起来的时候,他们便会说:“一个人不好么?我更希望高质量的独居。”而在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训斥到:&ldq

  • 赫哲族历史是怎样的?图腾长什么样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赫哲族,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民族感到比较陌生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民族,在要他们的文化当中主要就是狩猎文化。将熊、虎、鹿这种野兽当做图腾,这与他们的狩猎文化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对赫哲族文化进行了解一下吧。之所以赫哲人把熊、虎、鹿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我们从赫哲族许多熊人互变

  • 为何说保安族的腰刀是一件艺术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保安族的腰刀,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民声响誉海内外。我国的保安族在制刀方面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保安族的腰刀选材会非常的精细,外观美观切锋利耐用,工艺十分的高超。在我国甘肃和青海一代享有这盛名。据说保安族的制刀工业初始于19世纪中业,当时是清朝的咸丰与同治同治年间。些保安族工匠途经青海循化地区时

  • 博士买驴是成语吗?有哪些不像成语的成语?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博士买驴竟然是成语吗?很多人肯定第一反应表示不相信,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成语,或者说一些古诗,似乎都应该带有一种乍一听听不懂的感觉,而像是博士买驴这样一个听上去十分现代化的,很多人肯定以为就不是成语了。但其实,博士买驴真的是一个成语,而且成语中还有很多这种看起来完全不像是成语的成语,你知道多少呢?中华

  • 汉宫春晓图是什么?真迹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汉宫春晓图,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不得不说这张图是真的很厉害,从工艺、技法等方面都是非常厉害的。做进有很多朋友都会问一个问题,若是想要去一睹汉宫春晓图的风采该去哪里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看看这个汉宫春晓图真迹在哪吧!汉宫春晓图真迹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 《数青梅》讲了什么内容?《数青梅》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数青梅》是胡弃暗的首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7则精选短篇故事。根据介绍来看,这七个故事全部来自生活上的七个瞬间,情节跌宕起伏、耐人寻味,喜欢胡弃暗风格的读者应该会十分期待。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经历的多了自然就能从黑暗中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可以买来读读,这次先让大家看看两则书评,了

  • 《赵桥村》讲的什么内容?《赵桥村》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赵桥村》有人当随笔看、有人当小说看、有人当散文看。《赵桥村》的写法的确很写实,还原出了一段松弛有度,不紧绷的生活,并且让很多人向往这样的生活。我们都希望能养一只小猫,然后住在有露天天井的房子里,但现实和梦想总是背道而驰,可能人类也只能享受短暂的舒适从容,时间长了总会产生疲态。这次为大家找了两篇《赵

  • 堇青石有着怎样的故事?寓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堇青石,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们对着名字还不是很熟悉,这是一种非常稀有且珍贵的石头,主题成蓝色透明状。关于堇青石有着很多的故事和寓意,那么堇青石的五行属性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不烦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呀!在1000多年以前,维琴高人在没有任何导航工具,天空又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