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代假母钱如何判定?母钱是什么?

清代假母钱如何判定?母钱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4/1/26 1:18:49

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并不太了解母钱到底是什么,简单地说,当我们要制作一种需要大批量流通的东西,比如钱币的时候,就需要制作一个样本,之后所有的都会按照这个样本继续制作,那么这个最开始的样本,在古代钱币里面就叫做“母钱”。但是现在市场上却有很多人造假,用假的母钱充当真母钱,很多人分辨不出来,那么假母钱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出来呢?

现在市场上假母钱满天飞,那么,如判定“母钱”真伪呢?

1、任何清母钱都不修地章。所有修过的都可以认定是后刀。

2、所有的母钱都不修字。同治钱有例外,故宫惟独没有同治钱雕母,只有一些木样。

这里补充解释说明一下以免有误区:

1、真正的母钱是没有修地章的,那些修了地章的钱,都是后加刀的。

2、所有的母钱都不修文字。同治钱有例外,(不矛盾吧)白话点说:就是除了同治母钱个别有修文字现象。其他的各朝的清母都不修文字。

3、母钱修“字根部”和“修地章修文字”是两个概念,不矛盾,这是玩清母的人都知道的识。

4、地章就是指钱肉部分 文字是指钱文和笔画,字根是指文字的根部和钱肉相连的部分,有些母钱为了铸出效果好的子钱,工人在字根修整去除粘连,加深字根突出文字。

5、许多母钱在外郭与钱肉的相交出也有这种修整。

如图(可以看到它的地章都是砂痕,保持原始状态,不修地章,穿口精修,注意它的字根有修整。文字的轮廓,有加深的修正,就是为突出文字效果。但文字却没有加刀。)

3 、母钱必须修穿,穿口不修铸出的子钱穿口全是粘连。所以母钱修穿是必然程序,穿口的修法是从背面四角下刀,其他修法基本可以断伪,钱局修穿的工具是一套小挫,但早期的一些母钱也存在刀修现象,早刀晚挫,另山西宝泉有两面对开穿的,且多为刀修无挫痕,大家注意铁母的穿口,再多说一句不要怀疑铁母有山西母钱的风格就是假,铁钱本身都是山西铸造的,山西的假母多数是真母翻铸的,但不能把这种风格否定了,山西宝泉铜铁都铸,象戴书真书本来就不是北京出的,戴书真书的风格和京局差多远,自己看吧,另外有些母钱有穿口打桩现象,是因母坯穿口流铜粘连比较严重,所以先打桩再修穿。

4 、不是所有的母钱都修鱼脊背,鱼脊背普遍存在小型母钱身上,是因为小钱自重轻不易脱模,大钱和小平大样里都有不修边的现象。甚至一些小钱也没有修,但确实是母钱。

5 、不同朝的风格要分开来看,不能唯一而定,如乾隆的文字比较扁平,光绪的最锋利,乾隆母钱地章平而砂质少,乾隆正面穿口许多开小四决,道光母钱母风最明显,可以注意字根处的修整,而光绪几乎没有这种修整了,铁母出自山西的几个京分局,尤其平定最多,风格和京局有区别,不能同一而论。

6、 同朝早期和晚期不能统一而论,大凡清钱的规律多为 早期文字方正,晚期瘦长,可以注意“通宝”两字,早期多精,规整,晚期粗糙,甚至有二次母出现。可以关注道光小样,因为国力衰退,缩小了直径,增加了数量。大量鼓铸,很多精美的母钱铸出的子钱又加修整又当母钱用,所以也修穿修边但精美度差,大家可自己搜索对比。实例不少。

7 、大钱母钱要精美许多,大钱母钱很少。许多泉友把初铸修穿的咸丰当十钱当作铁母或母钱,咸丰三年五月因军费开支过大,始铸当十大钱,又因滇铜不至多改铁质,清至咸丰才首铸当十大钱为取信于民。所以初铸的大钱都铸的较精,特别是许多都有修穿,于是许多人都将这类初铸钱当作母钱了,尤其是铜铁两铸的品种,都当它是铁母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初铸的当五十许多都有修穿且精美但它不是母钱,这和当十钱是一个道理,但当十钱铁钱众多,这种铜铁两铸的铜质初铸品实在太让人认为它是铁母了。

8、文字不能作为依据,雕母出自手工,不能保证各个完美,文字败笔很多,横不平竖不直的,断笔的,硬伤的,即使是故宫的雕母也这样,毕竟不是机器,刻工的手艺也个不相同。

9、 母钱假钱很好分辨,只要大量看实物,熟悉我以上所述各种不同风格,分开鉴别,掌握各朝特点。用看光绪的手法看乾隆的,当然没一个对的,同朝的钱用看早期母的手法看晚期的母,又觉得不对了,要分开来看,不同版也有精美简陋之分再有就是多看雕母,是捷径,从雕母下看,要比从子钱想上看少走好多弯路。

现在的假母:1 加刀,加刀看文字和地章,放大镜下一目了然,这些钱大多用浮泥掩盖。或再起一层浮锈遮,非常多。2真母翻铸这类铜新,火气大,字粗,精美度差,山西的铁母就毁在此了,呵呵。3整假,不多说了。稍有泉识就可以分辨。

10 、母钱是好东西,入土的少。基本都传世,就流传有数的这些,没有钱的大量出土,没有先秦的深埋地下,母钱的性质要求它必须精美,美观,垃圾母,伤残,害锈就没意义了,假母横行的今天,只买一眼的东西,没有错。

真正母钱就是不修地章的。任何修了地章的钱,都是后修,大家可以多找些开门的母钱看看,没有一枚开门母修了地章,母钱要铸钱,开穿是必然程序,不修穿的母钱。其实是母坯,雕母铸出的钱……母坯。它是保存着原始状态,没有任何修整,母钱。母坯经过修整准备要去铸钱了,这是母钱,母坯是未入选者。母钱是入选者,至于未入选的原因多种多样,母坯有一定留传。如北京九十年代房梁上出的那一批道光。是未修穿修边的,保持着雕母的原始状态。穿口和边上还有许多铜渣,就是母坯。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三教九流指的是哪三教哪九流?揭秘三教九流的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三教九流在古代是指各个不同流派,还有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因为它把人的地位做出等级划分,所以现代人看来就有了贬义的意思。三教九流出自赵彦云的《云麓漫钞》,“帝问三教九流及治朝旧事;了如目前”。很多朋友好奇,在古代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解答,其实这句话

  • 黄台瓜辞全文解析,黄台瓜辞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句话火了,很多网友都在找这句话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实际上这句话是武则天的儿子李贤在《黄台瓜辞》中写的一句诗,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想要称帝,于是开始陷害自己的孩子。李贤想要通过这句诗让武则天清醒过来,只是他最后还是被武则天给逼死,但起码救下

  • 汉宫春晓图有多少仕女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汉宫春晓图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副画作真的是太厉害了,可以说是中国十大巅峰之作了,其实它的头衔也非常的多,更多的我们也懒得说了,大家懂就好了,所以关于这副画作的研究也非常的多了,最近不少的人问了这个叫汉宫春晓图中的仕女到底有多少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

  • 汉宫春晓图价格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汉宫春晓图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画作也是十分的漂亮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多简单,无非就是它的的确确是很精良的一副画作,不管是技艺还是作者本身都真的好给力的,真的是大成之作,所以这么厉害的作品到底价值多少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其实说到汉宫春晓图的价格,那当然还是没有价格这个

  • 汉宫春晓图的技法探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汉宫春晓图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这副画作的,真的挺厉害的,从画作到作者,再到画作本身等等都十分的给力,画作的内容也十分的给力了,是真真切切的反应了当时的情况的,而且画作本身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人物的刻画十分的生动活泼,感觉活灵活现,甚是厉害,多的也不说了,行就行系列的,下面我们也一起来看看汉宫春

  • 古玉收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上古时期也有古玉收藏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说到的玉器收藏,收藏的很多都是古代的玉器,即古玉。但是对我们来说,以前所有的朝代都被称之为古代,古代的玉器也就是古玉,但是对于古代的人呢?比如对清朝来说,他们之前的也是古代,对唐朝来说也是如此,那古代人有没有古玉收藏这种概念?古玉收藏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玉器出现非常早,那上古时代会不会

  •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什么意思?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黄台之瓜,何堪再摘”这句话是唐高宗李治的儿子李贤写的。当时李贤和他的母亲武则天在各种权利斗争之下,亲情已经渐行渐远,所以他便创作了《黄台瓜辞》这首五言诗。“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其实就表达了,他们几兄弟因为各自的身份导致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则天看后能够

  • 徽州木雕有什么文化底蕴?徽州木雕的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徽州木雕在古代,主要是运用在各类建筑上面的,而且这些木雕还不是简单的花纹,有的是独自一块就成一个景,还有的是具有连续性的,一路看下来就像是在看一个故事一样,非常精美。徽州木雕非常有特色,在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看不到这么精致的房屋木雕的,那徽州木雕有什么历史背景,有什么文化底蕴呢?古徽州(今黄山市)地处

  • 西瓜碧玺吊坠的价格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西瓜碧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水晶还是挺好看的,其实颜色和西瓜很像,但是却又美于西瓜,这样的水晶当然备受女性青睐,当然了买东西就怕买到假货,或者说被人坑,那么这个西瓜碧玺到底价格是什么样的呢?平均下来的话多少钱一克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般在国内的碧玺市场上,就目前的市场行情,品质

  • 《人鼠之间》讲的什么内容?《人鼠之间》书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于1937年出版,后来不仅是被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还被拍成了电影。《人鼠之间》讲述了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两位怀揣着梦想的农业工人,从追梦到接近梦想再到梦想破灭的这么一个故事。很多读者应该都有受到这部作品的影响,背后的思考同样延续至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