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哪些诗词是描述眉毛的?与画眉有关的诗词合集

古代哪些诗词是描述眉毛的?与画眉有关的诗词合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69 更新时间:2024/1/17 13:49:24

其实东西方女性对于画眉的理解也非常不一样,古代东方女性会更加喜欢柳叶眉,看起来有种小家碧玉的感觉。其实古人对于女性的审美肯定和我们现代人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基本上对于五官的欣赏并不会差距太远。而且古代有很多诗人也非常热衷于描写女性的眉毛,这次就为大家找出了部分描写女性眉毛的诗词还有释义。感觉古人对于美的表达也不比现代人委婉,甚至还要奔放一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画眉这件事很奇妙

不仅是精致妆容的一部分

更是夫妻间的小情趣

张敞画眉”的典故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倚天屠龙记》最后一回中也有说到

赵敏手里捏着张无忌的第三个承诺

没有要求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

只是让他给她画个眉

小诗妹是个画眉苦手

永远也没法像那些美妆大佬一样

把两条眉毛画得漂漂亮亮

所以也就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古诗词里关于“眉毛”的各种说法了

惨 黛

释义:愁眉。黛,可供画眉的青黑色颜料,借指眉。

出处:唐·刘言史《七夕歌》:“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愁 黛

释义:犹愁眉。

出处:唐·吴融《玉女庙》:“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

愁 蛾

释义:古代有一段时期女子流行画眉如蚕蛾,因称女子发愁时皱起的双眉为愁蛾。

出处:唐·温庭筠《清平乐》:“上阳春晚,宫女愁蛾浅。”

春 黛

释义:形容女子的眉毛。

出处:唐·白居易《赠同座》:“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翠 黛

释义:眉的别称。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

出处:宋·秦观《南乡子》:“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淡 蛾

释义:指淡眉。

出处:宋·贺铸《璧月堂》:“淡蛾轻鬓似宜妆。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低 黛

释义:犹低眉。用于形容美人娇羞之态。

出处:明·高《美人摘阮图歌》:“倾鬟低黛几娉婷,梦约湘娥倚竹听。”

蝶 黛

释义:指女子的双眉。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妆饰姣容》:“画柳眉,淡淡青山蝶黛静。”

蛾 翠

释义:女子秀美的眉毛。

出处:唐·温庭筠《春洲曲》:“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

娥 绿

释义:即螺黛。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画的眉。

出处:宋·张元干《兰陵王》:“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

梁家黛

释义:《后汉书·梁冀传》:“﹝梁妻 ﹞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嗁妆。”梁家黛,后用来指女子秀美的眉毛。

出处:唐·李群玉《醉后赠冯姬》:“桂形浅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柳 黛

释义:柳眉。

出处:元·周文质《寨儿令》:“桃脸香新,柳黛愁颦,谁道不销魂。”

眉 虫

释义:犹蛾眉。

出处:宋·梅臣《梅花》:“坠萼谁将呵在鬓,蕊残金粟上眉虫。”

眉 黛

释义: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

出处:唐·白居易《喜小楼西新柳抽条》:“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曲尘。”

眉 蛾

释义:女子的眉毛。

出处:清·姚燮《双鸩篇》:“记妾双眉蛾,为郎憔悴青不多。”

眉 毫

释义:眉中长毛。亦泛指眉毛。

出处:唐·陆龟蒙《和袭美题支山南峰僧次韵 》:“眉毫霜细欲垂肩,自说初栖海岳年。”

眉 柳

释义:细长如柳叶的双眉。

出处:唐·韩偓《席上有赠》:“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横接眼波来。”

眉 雪

释义:白如雪的眉毛。

出处:宋·韩维《和景仁元夕》:“诗翁怀盛事,眉雪惨霜棱。”

眉 叶

释义:形如柳叶的双眉。

出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小姐)五短身材,黑参参面弹;两弯眉叶,黄干干云鬟。”

眉 月

释义:如新月的眉毛。

出处:唐·褚亮《咏花烛》:“靥星临夜烛,眉月隐轻纱。”唐·白居易《天津桥》:“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浅 黛

释义:指用黛螺画出的淡淡的眉。

出处:宋·张先《卜算子慢》:“欲上征鞍,更掩翠帘相眄,惜弯弯浅黛长长眼。”

青黛蛾

释义:用青黛画的蛾眉。形容女子眉毛细长美丽。

出处: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你爱他眼弄秋波色,眉分青黛蛾。”

修 蛾

释义:修长的眉毛。

出处:宋·柳永《尉迟杯》:“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

羞 蛾

释义:指女子美丽的眉毛。蛾,指蛾眉。

出处:唐·李愿《观翟玉妓》:“艳粉宜斜烛,羞蛾惨向人。”

烟 娥

释义:亦作“烟蛾”。指淡黑色的眉毛。

出处:明·洪升《长生殿?偷曲》:“飘然回雪舞风轻,约略烟蛾态不胜。”

眼 眉

释义:方言,眉毛。

出处:宋·梅尧臣《观杨之美画》:“步趋群吏怪眼眉,云生海面无端涯。”

怨 黛

释义:愁眉。

出处:南朝·梁元帝《代旧姬有怨诗》:“怨黛舒还敛,啼红拭复垂。”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东巴教是个什么宗教?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教是纳西族人们普遍信奉的古老宗教。东巴教最早起源于巫教,有着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点。东巴教属于一个多神的宗教,以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自然崇拜为主。那么在东巴教文化中,东巴教的教义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纳西族一般信仰东巴教、喇嘛教、佛教、道教以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具

  • 哈萨克族的毡房与蒙古包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在咱们中国,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了,他们都逐水草而居,游牧到哪里,就搬家到哪里,由于频繁的迁徙,那么住房也必须是那种随时可以移动的。而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这种活动房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然而哈萨克族人住的毡房,又称哈萨包,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那么,

  • 中国的少数名族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汉族的人口则是最多的,人口比例占了百分之九十多。在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中,哈萨克族算是大家都比较数序的一个少数民族了。他们普遍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人口也有着百万之多。那么我国的哈萨克族的起源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哈萨克族的族源也很复杂。公元前一世

  • 武汉的传统工艺汉绣文化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女红是每一个古代女性都必须学会的一门技术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绣法。那么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汉绣。汉绣是汉族传统刺绣工艺的其中一种,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揉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武汉的传统手工技艺汉绣吧。从

  • 武汉著名的黄鹤楼的历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武汉的黄鹤楼,相比大家们都不陌生了,从小学就开始学习一些关于黄鹤楼的只是,早早的就已经知道有黄鹤楼这个古迹了。黄鹤楼不光在古诗里出现过,在文章里也经常出现过这样的字眼。然而真正见过、去过的却不是每一个人了。那么今天就一起走进武汉历史文化,了解一下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吧。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

  • 中国第一个信俗类世界遗产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妈祖,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但是并不了解。妈祖其实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神,随着时代的进步,航海事业也发展壮大,妈祖便也成为了越来越多航海人士的信仰。妈祖信俗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行善、大爱精神为主要目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是什么样子的吧。妈祖信俗也称为娘妈信俗、娘娘信俗、天妃

  • 中国澳门文化是怎样的?为何说它是东方文化的交汇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的澳门有着独特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于是便创造出了浓厚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澳门文化。澳门的文化包含了以欧洲葡萄牙为主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年来中国内部地区很多居民移居到了澳门,使得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带入了澳门文化当中。那么大家对澳门的文化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清平戏院创办于1

  • 方寸之地什么意思?方寸之地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刘表过世以后,他的继承人刘琮放弃了抵抗,直接将荆州拱手送给了曹操。等刘备收到消息以后,曹操已经快要大军压境,而当地百姓又担心曹操屠城,所以请求刘备带他们一起走。刘备宅心仁厚,决定携民一起逃走。不过徐庶得知自己的母亲被曹操挟持,担心家母不测,只能离开刘备回到曹魏,不过徐庶始终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最后也

  • 熊腰虎背什么意思?熊腰虎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王双是三国时期曹魏阵营当中的一员猛将。当时在诸葛亮阵中,尚无一人能和王双正面交手时占得上风,可见王双的实力非同小可。所以诸葛亮对付王双只能智取,诸葛亮在准备撤出陈仓时,王双率军对准备对蜀军乘胜追击,稍有经验的将领都知道诸葛亮的部队追不得。果然诸葛亮在路上早已安排伏军,将王双包围后斩杀,曹魏也就此失去

  • 勃然大怒什么意思?勃然大怒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徐庶是三国中出名的孝子,曹操挟持徐庶母亲后,徐庶担心曹操会对家母不利,只能离开刘备返回曹魏归顺曹操。但徐庶从没有为曹操出过一个计谋,也算是对得起刘备了。不过在正史当中,真相恐怕并不是如此,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勃然大怒”就和徐庶还有他母亲有关。其实儿子有孝心是好事情,但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