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苗族巫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苗族巫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307 更新时间:2024/2/4 13:51:06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一种非惧怕未知的一种生物,当人们无法对未知的恐惧作出合理的解释时,慢慢的就会演变成为了神鬼的说法,同时也是人们对于生死的畏惧和崇拜。那么就有些人自称能控制,知晓神鬼之力,宣传自己拥有巫力迎合了人们的需要,这就是巫化初倪。而苗族文化里“巫”与之息息相关。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巫文化起源于早期原始社会,主要载体是巫术,作法以“超自然力”对客体进行影响或控制是其主要特征。一般有专职的行巫术者,即巫师,他们被认为具有这种“超自然力”。黔西北苗族中自古以来巫文化盛行,巫文化浸润了生产、生活、风俗、礼仪、婚丧嫁娶、社会交往各个层面。

苗族最先信奉鬼神,崇拜巫述。巫文化是发端于医病,在古代苗族中,巫医是不分的。本来苗族已在古代首先发现了中草药及针石等治病医术,但医术一直都是在巫术的神秘面纱掩饰下进行的。往往在苗医给人治病时,要采取巫医并行的方法进行,始终以“神药两解”的方式治病。

苗族的医生同时也是巫术和巫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苗父行医,用刍草扎成草狗(行巫术的法器),面北念咒语,只念十个字就治好病,这就是以巫术治病。虽然后来中医从巫医中分离出来发展成为中华优秀文化之一,但是我们在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存神炼气铭》和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还能窥出巫文化的气息来。

巫文化从开始形成到整个发展过程,渗透于黔西北苗族的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大到迁徙、战争、节日,小到衣食住行。每逢花坡、花场,总是以巫祝方式于始终,遇到天灾就要以巫术的方式祈祷禳灾。

有时还以巫述诅咒别人。震动清朝咸同年间的黔西北苗族大起义,就是以巫文化鼓动起来的。巫文化在丧葬和医药方面表现得较突出。在威宁、赫章一带,打猎活动中也表现出巫文化形式来,苗族猎人在狩猎前要先测梦。大方苗族自古以来就对医病有“神药两解”的传统。在黔西铁盔苗族中,盛行着一种叫“解阴索”的巫俗。

巫文化以巫术为载体,多数情况下是由巫师和祭师施行巫术,巫师有男,也有女。一般情况下巫术都是家传,巫师掌握有独特的巫术,巫术在不同的地方有其不同的表现状态,有的巫师掌握的绝技令人瞠目。在苗族中巫师一般都称为“迷拉”,迷拉施行巫术就叫“跳神”,在跳神时有多数迷拉都很投入,有不少时候都要施法到“神来”的状态。

巫师们有不少身怀绝技,而绝技绝不外传,只传给儿子中的其中一个。还有“上刀山”,“捞油锅”等绝技的表演,经常用来昭示巫师的法力高强。巫师施法因人而异,各人的“道行”有多高表现有不同,施法没有统一路数,各显其能。

在苗族中间,巫文化除有巫师专施巫术外,在村寨和村民中间流行巫文化。村民中间流行的巫文化基本上没有巫师的法术技能,仅是代代相传,无选择地传承的近乎游戏性质的带有巫文化性质的活动,这些活动大都程序简单,没有“技艺”水平,一看就懂,一做就会,经常表现为群体活动,具有娱乐倾向。

“扫寨”就是一种常见的较大的集体性巫事活动。扫寨也称“洗寨”,“扫火星”,一般在村寨中疾病流行时或认为有灾难将要降临时举行。火灾是火鬼星作祟,要防患于未然,就只能驱除火鬼,就要扫寨。扫寨有不定期或一年一次两种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不断进步文明,巫文化日显式微,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成语礼崩乐坏是指什么?有着怎样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从古至今,世界上的每个国家或是每一个地区的文化与发展都是需要保存和延续的,如果出现过一定的断接时间,那么可能会对后世的影响以及研究探索带来许多的问题以及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中国的礼乐文化起源于上古时代。礼,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为准则;乐,源自上古人们内心情感的表达。为何会出现礼崩乐坏这种我们现在常常

  • 成语"遗簪坠屦"的意思是什么?典故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遗簪坠屦这个成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成语,指掉落的簪和鞋子,比喻旧物。后指不忘旧友叫“不弃遗簪坠屦”。出自《北史·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那么关于这个成语的典故具

  • 官渡之战后袁绍依然手握数万兵力,为何还是会败给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官渡之战,袁绍有十一万兵力,曹操只有两万兵力左右,曹操却能以少胜多,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袁绍。不过此役袁绍虽然损失了七、八万人,但他剩余的兵力依然在曹操之上,因为曹操也损失了将近万人,那为何袁绍最后还会被曹操所灭呢?这也跟袁绍回到冀州后的策略和遭遇有关,袁绍可谓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但人和出现的问题将他彻底

  • 犬马之劳什么意思?犬马之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曾下衣带诏,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中大臣,一起铲除曹操,其中还包括刘备。但是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董承等人被杀,而刘备则是逃过一劫。不过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所以不知道真假。不过当时汉献帝肯定是想除掉曹操,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和能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犬马之劳

  • 元宵节为什么要办灯会,元宵节才是古代情人节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花灯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期间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也是春节年俗当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吃元宵已经是不用多说的习俗了,而元宵和汤圆却也算是两种并不相同的食物。除了元宵,元宵节还有花灯,但我们单知道有花灯会这种习俗,又是否知道为什么要有这种习俗呢?而且现在人们过情人节都是二月十四日

  • 弄假成真什么意思?弄假成真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典故,讲述的就是周瑜本想借招亲之名,骗刘备来到江东,好以此要挟刘备拿回荆州。结果诸葛亮早已做好应对之策,刘备不仅娶到了孙尚香,还安全返蜀,这让孙权和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我们此次要介绍的成语是”弄假成真“,本来孙权并不想嫁妹妹,但最后却促成了这桩亲事。不过这个典

  • 手起刀落什么意思?手起刀落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末年,董卓入驻朝廷,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曹操逃出洛阳后,召集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可惜这十八路诸侯都各怀鬼胎,相互试探不愿使出全力。只有长沙太守孙坚主动请缨,愿意迎战董卓大军,此后也是依靠孙坚的力量打的董卓节节败退。但鲍信和鲍忠这两兄弟却怕孙坚抢了功劳,主动迎战华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口似悬河什么意思?口似悬河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张松表面上是刘璋的部下,但背地里一直在帮刘备。原本张松是想同曹操结交,结果曹操根本就不搭理他,还羞辱了他一番。此后张松便怨恨曹操,回去后连忙劝告刘璋,让他和曹操断绝来往,转而拉拢刘备。不过此后张松却成了刘备入蜀的功臣之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口似悬河”,就和张松去拜见曹操

  • 骄兵之计什么意思?骄兵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据说黄忠加入刘备时已经有60岁高龄了,这个年纪放在三国已经算长寿之人,但黄忠依然老当益壮,能够亲自上阵杀敌。在演义中,描写黄忠的篇幅并不算多,但每次写到黄忠都是让他出尽了风头,不仅箭法高超,还能利用各种计谋治敌。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骄兵之计”,就和黄忠的事迹有关。刘备也曾

  • 以防不测什么意思?以防不测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病逝后,对于蜀汉朝里朝外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可能对于曹魏还有东吴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当时东吴就在巴丘吞屯兵,还把刘禅给吓了一大跳,难道曹魏和东吴是想夹击蜀汉么?蜀汉衰落对于东吴来说,并不算好事,因为蜀汉灭亡那下一个跟着遭殃的就是东吴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以防不测&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