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

金银纪念币,为什么没有按照上面的金额销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17 更新时间:2024/2/4 13:39:45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销售的纪念币,面标注的金额不等,就像一般的硬币一样,但是作用却不一样,也不会在市面上以硬币的形式流通。但是既然标注了金额,为什么却总是不会按照所标注的金额进行销售呢?如果不是这样,那标注了金额又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纪念币要设计成这个样,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纪念币的销售。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铸造的金银币已不再执行流通功能,而演变成纪念币投资币,用来收藏和投资,其原值与面额是分离的,金银纪念币的面额仅仅是货币符号,与原值没有什么直的关系。”中国工商银行贵金属业务部关负责人说。

他介绍,我国金银纪念币在发行之初,在面额制定上考虑了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综合考虑了金银纪念币面额的象征性、汇率和法偿义务等因素;另一方面,参照了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做法,以80年代初国际上1盎金币标示面额50美元、1盎司银币标示面额5美元为基础值,再按照当时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比值,算出1盎司金币面额为100元人民币,1盎司银币面额为10元人民币,其他规格的金银纪念币面额则按重量比例增减。

值得注意的是,金银纪念币是一种特殊商品,发售机构的初始发售价格是根据金银纪念币的原材料价格、设计制作费用等诸多因素制定的。所以,金银纪念币一般是溢价发行(溢价额可称为升水)。

用“熊猫金银纪念币”来解释一下吧,就熊猫普制金银纪念币来看,它没有统一的初始发售价,随金银原料价格波动,为浮动价格体系。每天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基准价,加固定升水得出当日熊猫普制金币的零售指导价;根据不同定价日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加固定升水得出熊猫普制银币的零售指导价。

就熊猫精制金银纪念币来看,它也没有统一的初始发售价,和熊猫普制金银纪念币类似,为浮动价格体系,每年分三至四次定价,根据定价期内的黄金价格加固定升水得出零售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渠道的采购成本不同,熊猫金银纪念币在不同的销售渠道的售价也有所差别。”工行贵金属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

扩展阅读

金银纪念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发行的,我国纪念币分为贵金属纪念币和普通纪念币两大类,贵金属纪念币要由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材料制成,而金银纪念币是贵金属纪念币的代性品种。

自1979年新中国一次设计制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纪念金币以来,从无到有,已累计发行金银纪念币1400多个品种,这在世界金银纪念币制造发行史名列榜首。20多年来的中国金银纪念币逐步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造币工艺逐渐完善提高的历史。就世界范围来讲,1970年以前发行金银纪念币的国家寥寥无几,主要是几个发达国家,铸造发行数量也不大。金银纪念币铸造的经典工艺也仅为镜面喷砂。近20多年来,随发行金银纪念币国家的增多,世界范围金银纪念币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对金银纪念币的铸造工艺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银纪念币是贵金属纪念币的代表性品种。按照不同的功能,金币主要分为4种:

纪念性

主要用作纪念,供人们收藏,限量发行,设计及工艺比较讲究,价格一般远高于贵金属本身的实际价格。

投资性

也指普制金币,是世界黄金非货币以后黄金在货币领域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专门用于黄金投资的法定货币,其主要特点是发行机构在金价的基础上加较低升水溢价发行,以易于投资和收售,每年的图案可以不更换、发行量不限,质量为普制,价格是金价加较低的升水。就生肖题材本身而言,年生肖题材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也有不利因素,其一是近年来金银纪念币市场行情的持续低迷不,使得收藏投资金银纪念币的资金大幅减少;其二是政府加大反腐力度,礼品消耗大幅缩减,而金银纪念币特别是生肖题材金银纪念币,又是往年礼品消耗的最大板块。第三是宏观经济刚刚出现转迹象,还没有完全摆脱低迷状态。

流通金币

指用作流通手段的金币,几乎每一个国家,特别是明古国,在其货币材料发展过程中都使用过黄金。当时币值用金、银重量来确定,所以一些币名实际上是重量名称。有些国家还少量流通金币。

贸易金币

指专门用作国际间贸易支付手段的金币(又称硬通货)。它可以有面值或重量,但比较强调它的实际贵金属含量。退出贸易领域的贸易金币根据其品相及年代,有不同的价格,有时相当悬殊。当然,在许多场合,流通金币和纯金币,也可作为国际间贸易支付手段。有以下五种分类方法:一是按性质分类;二是按材质分类;三是按主题题材分类;四是按年代分类;五是按形制分类。

此外,按材质分类,金银纪念币主要有:金币、银币、铂币、钯币、金银双金属币、镶金银币、镀金币及开发的彩色金银币等。

按形制分类,金银纪念币主要有圆形和异形,异形是来开发的,主要有:方形(如建国50周年金币)、几枚长方形连续组成一组画面(如长江三峡银币)、梅花形(如生肖鸡年币)、扇形(如明清扇面绘画币)、八边形(如红楼梦币)、十二边形(如喜鹊图币)等。在色彩上,除金、银和金银双色币外,来又开发出多种彩色币,如:庆有、虎年生肖、簪花仕女图等,形式多样,色彩斑斓,鲜艳夺目。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雅量高致什么意思?雅量高致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前夕,蒋干受曹操之命前来劝降周瑜,结果蒋干两次过江东,两次掉入了周瑜设下的陷阱,也为此后曹操战败埋下关键伏笔。当然,在演义中的这段故事完全是夸大了周瑜,贬低了蒋干,以蒋干的才智不一定就在周瑜之下。而且蒋干只是充当说客,一旦明白周瑜心意只要向曹操如实禀报即可,他并没有义务去帮助曹操打赢这场仗。

  • 揭秘商朝恐怖文化,殷墟中除了文化发达,还有恐怖和阴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河南安阳殷墟商文化遗址,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参观过了。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远古时期的殷商文化,是最富有神秘感之一的文化,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但是却无法亲眼目睹。但是殷墟遗址却能够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殷商文化。除了能感受到殷商的发达文化和精美的铜器以外,还会让你感受到恐怖阴郁的商朝恐怖文化。殷墟遗址主要

  • 朝不谋夕什么意思?朝不谋夕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中,王朗被诸葛亮骂死,还被很多网友做成鬼畜。实际上这段故事只是杜撰出来的,历史上王朗并非因诸葛亮而死。王朗原本是会稽太守,面对孙策的进攻明知自己屋里阻挡,但依然要战到最后一刻。虽然王朗败逃,但曹操依然征召王朗入朝,此后担任参司空军事一职。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朝不谋夕&r

  • 裹足不前什么意思?裹足不前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196年,袁术率领大军进攻徐州,刘备领兵抗衡。结果吕布却在后方偷袭下邳,还抓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只能选择撤军,后来刘备找吕布选择求和,吕布这才让他们夫妻重聚。此后刘备选择投靠曹操,当时有人劝曹操除掉刘备,也有人说可以重用刘备,最后曹操选择了后者,让刘备担任豫州牧。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

  • 牝鸡司晨怎么读?牝鸡司晨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在古代男权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其实是非常低的,现在那些古装剧中,将自己家的女孩子与男孩子放在同一地位,甚至宠爱女儿比儿子更甚的情况,其实是非常少见的,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不少女性掌握大权,地位超越男性的情况,只是要注意的是,这依然是少数,因为这是能数的过来的情况。而成语“牝鸡司晨&rdquo

  • 二郎神和玉帝是什么关系?二郎神为何能不听玉帝命令?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道教神话中二郎神母亲是天庭仙女,私自下凡和杨天佑成婚生下二郎神,后来杨戬母亲因触犯天条被玉帝压在太山之下。此后二郎神劈山救母,这个典故故事也是十分著名。据说二郎神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所以二郎神和玉帝还是外甥关系。虽然两者是亲戚关系,不过二郎神似乎不怎么喜欢听玉帝的命令,“听调不听宣&r

  • 何足道哉什么意思?何足道哉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199年,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董承邀请刘备加入,刘备还几番犹豫。后来曹操邀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把刘备吓了个够呛,但也因此明白了曹操的心意,所以答应董承加入。结果计划遭到提前暴露,刘备出逃,曹操派刘岱等人缉拿刘备,好在刘备当时已有数万兵马,击退了刘岱大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何足道哉&

  • 扶老携幼什么意思?扶老携幼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刘备入益州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实则“引狼入室”。此后刘璋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控制住刘备,导致刘备成功入蜀。其实刘备当时也并没有夺取益州的打算,只是庞统建议刘备拿下刘璋,这样便能加快入蜀的进度。当然刘备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如此。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

  • 母亲节是东方的节日吗?母亲节由来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母亲节,是全天下母亲的专属节日。在这一天,孩子通常会送给母亲康乃馨,在中国也有送萱草花的习俗,因为萱草花被认作是母亲花。不过母亲节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母亲节究竟是东方节日还是西方节日?其实准确来说,现代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被定在每年五月第二个星期天。不过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孝道,所以在古代有没有

  • 智贵免祸什么意思?智贵免祸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孟达原本是刘璋属下,后来投靠刘备,但在关羽被困樊城一事上,孟达却没有发兵营救,而且他还说服刘封,让他也不要救助关羽导致惹怒刘备。孟达为了保命于是转投曹魏,结果后来又想弃魏归蜀,结果事败而亡。其实三国时期像孟达这样反复无常的人也不在少数,主要还是为了保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智贵免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