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按兵不动什么意思?按兵不动典故出处介绍

按兵不动什么意思?按兵不动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2/25 20:03:33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之间的矛盾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境地。何进召集各路诸侯进京,目的就是要一举铲除宦官。此后朝内很多宦官闻风而逃,更有一批大臣怕卷入其中,甚至连官都不当了,直接逃走。但是宦官张让却先下手为强,将何进给除掉,从而使得朝廷一片大乱。董卓进京后顺势稳住局面,开了自己的掌权之路。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按兵不动”,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回,发生在何进征召董卓进京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董卓、何进和郑泰。原文如下:

(董)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何进得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进曰:“汝多疑,不足谋大事。”卢植亦谏曰:“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

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曰:“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曰:“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让曰:“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进得诏便行。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何进征召各路诸侯进京勤王。西凉刺史董卓采纳谋士李儒的建议,上表要求诛灭宦官。不仅宦官惊慌失措,郑泰、卢植等人士大夫也对董卓进京表示强烈反对。何进坚持己见,坚持让董卓进京,不少大臣因此弃官而去。随后,张让等宦官利用何进入宫觐见何太后之计将其斩杀,从而引发洛阳城一片大乱。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董卓在进京前的兵力部署,叫做“按兵不动”,意为使军队暂时不行动,现也比喻暂不开展工作。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荀子·王制》中的“偃然按兵不动。”

小说中提到的发生在京城洛阳的混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董卓传》载:“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欲以胁迫太后。”《后汉书·何进传》亦称:“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又使府掾太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火照城中,皆以诛宦官为言。太后犹不从。”由此可见,征召董卓进京的建议虽然出自袁绍,但何进才是最终的决定者。听说董卓即将进京,宦官们惊慌失措,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董卓听命于何进。而董卓在进京前又故意上表要求诛灭宦官,这使得以张让为首的宦官们更是惶恐不安。故此,后来的诛杀何进也就很容易理解,企图先下手为强,为的是自保。

对于何进征召董卓进京,士大夫们又是什么态度呢?据《三国志》、《后汉书》等相关史料记载,主薄陈琳、尚书卢植、侍御史郑泰都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为什么与何进属于同一阵营的士大夫们会如此反对让董卓进京呢?侍御史郑泰对何进的一番表态道出了本质原因:“董卓强忍寡义,志欲无厌,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将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

在以郑泰、卢植为首的士大夫看来,董卓为人凶残暴虐,以前就对朝廷的诏命阳奉阴违,心存反意,以何进的能力难以控制。一旦董卓进京,势必控制朝政,将会对汉末朝廷造成毁灭性灾难。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郑泰等人之语可谓一针见血,只可惜昏庸的何进一意孤行,最终不但自己身首异处,大汉江山也从此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龙肝凤髓什么意思?龙肝凤髓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徐庶出身寒门,为了避难来到荆州,与诸葛亮是关系密切的好友。刘备驻扎新野后,诸葛亮向刘备推荐了徐庶,刘备信任诸葛亮,自然就把徐庶给留了下来。不过徐庶的母亲后来被曹操抓获,逼徐庶回到老家,徐庶救母心切只能决定同刘备离别。不过徐庶在临走前答应刘备绝不为曹操贡献一计一策,这也让徐庶留下了一个忠孝两全的美名。

  • 《竹书纪年》早于《史记》,司马迁编的《史记》为何与《竹书纪年》差别那么大?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司马迁大家也知道他最为人知道的就是写了《史记》,但是其实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本书叫《竹书纪年》的,话说这个也是写的关于历史的,而且《竹书纪年》要早于《史记》很多年很多年的,那么有的要问了,那么这后来的《史记》和《竹书纪年》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这背后到底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

  • 世界三大兵法分别是什么?哪一部最有实战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要说兵法,我们中国人肯定首先会想到《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由孙吴在春秋时期创作,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孙子兵法》不仅被国人熟知,在国外也很受欢迎,甚至被很多人当做《孙子兵法》是对他们一生影响最大的书籍,《孙子兵法》名为兵法,但里面的内容也能融合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不过除了

  • 火光冲天什么意思?火光冲天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为了招揽姜维也是下了一番苦工。当时诸葛亮带兵出祁山,直逼天水郡,赵云却中了姜维的计谋,差点命丧当场。好在救援及时赶到,赵云才能全身而退,不过此后赵云却对姜维赞赏有加,从而让诸葛亮产生了拉拢姜维的想法。不过这起事件实在演义中杜撰出来的,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火光

  • 自有公论什么意思?自有公论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刘关张三人早期能够脱颖而出,也是因为在对抗黄巾军时立下了不少战功。其实刘备、关羽和张飞也是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才能相互赏识,还结拜为兄弟,如果对方没这个实力,大家相互看不上,也就不存在结义这一出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自有公论”,就跟刘关张三人早期发生的一件事有关,当时他们

  • 彝族的“鬼节”为何又被称之为“摸奶节”?最让男人心动的节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除了主题民族汉族之外,还有着55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独特的民族特色以及均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节日。在我国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一代,每年的阴历7月14、15、16正式送鬼的节日,这个节日就叫做“鬼节”。而对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双

  • 怒气填胸什么意思?怒气填胸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董卓死后,朝廷又陷入到了一片混乱当中,李榷和郭汜趁势带兵攻入长安,连吕布也没办法抵挡他们的攻势。王允虽然用连环计让吕布杀了董卓,但也没得到自己最想看到的结局,反而自己还被叛军所杀害。当时汉室早已失去了对朝廷的控制,可惜王允也不是真心想要重修汉天子的权威,除掉董卓后,王允也漏出自傲的一面,在朝中开始变

  • 古风、中国风和国风究竟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风、古风还有国风,这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这三个词乍一看感觉意思都差不多,但要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得到不同答案的。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想把古文化和现代文化做一个结合,流行乐当中的中国风我们肯定最熟悉,还有一些汉服爱好者就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古风,虽然旁人可能以为只是在cosplay...当然中国古

  • 古代月亮的七种别称介绍,中华传统民俗别称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称呼“月亮”,就只有这一个名词,但是在古代还有很多种月亮的别称,这次就为大家介绍其中比较出名的七种。古人对于月亮有着非常深刻的憧憬,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晚上会出现月亮,但这一轮明月曾寄托了无数人的感情。我们中国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很多传统民俗虽有体现,但没能得到传承

  • 朝鲜族的摔跤文化是怎样的?有着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民族特色以及民族活动,在日本有着独具特色的相扑,蒙古族有着草原摔跤,同样的,在朝鲜族的文化中也有着摔跤文化。朝鲜族的摔跤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运动,可以想像那是一种完全展现力量美感的时候,给每个摔角选手一种肉与肉的碰撞,那是艺术的演绎。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朝鲜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