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缓兵之计什么意思?缓兵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缓兵之计什么意思?缓兵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508 更新时间:2024/2/27 16:08:23

诸葛亮北伐碰上了司马懿,司马懿因为在各方面的经验都与诸葛亮相差甚远,说以也不敢轻易主动出击,只能以防守为主。诸葛亮因兵力问题没办法硬攻,只能想办法让司马懿主动出兵,最后便想了一招以退为首,佯装撤退的策略。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缓兵之计”就和此事件有关。当时诸葛亮为了司马懿能够出兵,各种办法都用到了,但司马懿则的隐忍不是常人能够比拟的。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发生在诸葛亮“三出祁山”之际,相关人物为诸葛亮、司马懿和张郃。原文如下:

当有细作报知司马懿,说孔明退兵了。懿曰:“孔明必有大谋,不可轻动。”张郃曰:“此必因粮尽而回,如何不追?”懿曰:“吾料孔明上年大收,今又麦熟,粮草丰足;虽然转运艰难,亦可支吾半载,安肯便走?彼见吾连日不战,故作此计引诱。可令人远远哨之。”

军士探知,回报说:“孔明离此三十里下寨。”懿曰:“吾料孔明果不走。且坚守寨栅,不可轻进。”住了旬日,绝无音信,并不见蜀将来战。懿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已起营去了。”懿未信,乃更换衣服,杂在军中,亲自来看,果见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懿回营谓张郃曰:“此乃孔明之计也,不可追赶。”又住了旬日,再令人哨探。回报说:“蜀兵又退三十里下寨。”郃曰:“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郃愿往决一战!”懿曰:“孔明诡计极多,倘有差失,丧我军之锐气。不可轻进。”郃曰:“某去若败,甘当军令。”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兵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司马懿固守不出。诸葛亮见状,想出一条计策,传令全军拔寨后撤。司马懿认为这是诸葛亮的计策,但张郃却觉得这是由于诸葛亮军粮耗尽而不得不撤军。最终,在张郃的强烈要求下,司马懿不得不让张郃领兵追击诸葛亮。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张郃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大败而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缓兵之计”,意为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描述的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呢?应该说有一半是虚构的,另一半却是真实的。按照小说的描述,这个故事发生在诸葛亮“三出祁山”期间,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此时的司马懿尚在荆州镇守,并未出现在西北战场。只能说是作者为了情节的需要,将司马懿来到西北战场的时间提前了。

这个故事的真实之处在于,司马懿与张郃之间的意见分歧是真实的,不过时间是发生在诸葛亮“四出祁山”期间,具体时间为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

当时,曹魏西北最高军政长官曹真病逝,魏明帝曹睿委派司马懿来到西北与诸葛亮对峙。司马懿固守不出的战术引起张郃的不满。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张郃曾公开表示:“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于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

张郃的这一表态在不少曹魏将领中产生共鸣,将领贾栩、魏平更是讥讽司马懿畏敌如虎。这些冷嘲热讽令司马懿失去冷静,贸然与诸葛亮开战,最终遭遇了一场惨败。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老鼠嫁女的故事是怎样的?这里面有着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对于孩子的教育野史非常注重的。我国的长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仅仅只是在于读书写字学知识,也非常注重教会孩子们如何学习做人。而这种方式通常是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传达的,寓言故事便这么出现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下老鼠嫁女的寓言故

  • 羌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刺绣文化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我过的刺绣,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估计还有一些小伙伴都会做呢。刺绣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之一,刺绣不止是以单纯的形式把物品绣的好看就完了,更是负载着我国少数民族羌族民族文化的内涵。能体现出这个羌族民族悠久的风俗与习惯。那么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羌族的刺绣手工艺文化吧。刺绣,是

  • 费力劳心什么意思?费力劳心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刘璋邀请刘备入驻益州,原本是想让刘备帮他攻打张鲁。不过刘备来了以后,两人却产生了矛盾,刘备乘势骑兵讲刘璋击败从而占领了益州。其实刘备一早的目的就没准备要帮刘璋除掉张鲁,能够拿下益州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刘备想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必定要将真个西南控制在自己的手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费力劳心

  • 灯烛辉煌什么意思?灯烛辉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会惨被,就是因为中了黄盖的苦肉计和周瑜的反间计。要不是黄盖和周瑜的演技精湛,曹操也不可能轻易听信,不过当时曹操的确也有大意的地方,如果他能事先调查好黄盖的身份,可能心里还会长个心眼,不至于如此大门敞开让黄盖来撞。灯烛辉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灯光通明,光辉耀眼的意思,那这个成语和赤壁之

  • 揭秘王弗与苏轼凄美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王弗其实和苏轼还真的是有说不清楚道不明的关系了,虽然大家对王弗并不熟悉,但是对苏轼还是挺熟悉的,但是这个王弗与苏轼的的确确是有爱情故事的,而且十分的凄美,凄美到底什么地步呢?下面就继续跟随小编来揭秘分析看看!与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其他家族一样,眉山苏家的女人向来都是有姓无名的,苏洵十分钟爱自己

  • 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千里江山图》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一副画作了,小编说的有意思太过于的业余了,应该要说是真的厉害的一副画作了,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鸿篇巨作,但是这幅画的作者不仅仅是励志,而且还有悲情色彩,所以还是真的好吸引人的,那么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副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手法是什么样的呢?还有这个千里江山图的表现内

  •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到底是王希孟还是赵士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千里江山图》想必大家也应该知道这副画,被惊为天人的画作,是真的超级厉害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么厉害的画作到底是谁画的呢?话说好像是一位叫王希孟的天才少年画的,而且当时他只有十八岁,但是最近也有很多人再说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王希孟并不是《千里江山图》的作者,而是赵士衍,啊?这就有点意思了,那

  • 千里江山图的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千里江山图》想必大家多多少少知道点吧,这副画作堪称奇迹,是真的的厉害,被誉为是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而且画这副画的作者是一位十八岁的小伙子,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千里江山图》作者到底是谁呢?话说他的死亡原因非常的蹊跷啊,那么他又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千里江山图

  • 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赤壁之战开战前夕,蒋干原本想要劝说周瑜投降,最后却反被周瑜利用,借刀让曹操杀了蔡瑁和张允。不过这也不能怪蒋干,毕竟蒋干是在曹操手下做事,觉得自己和周瑜曾是同窗,劝降不成那就当好友叙旧,哪知道周瑜会在背地里暗算他一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抵足而眠”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不过

  • 等闲之辈什么意思?等闲之辈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去世以后,姜维扛起了北伐的大旗。不过后来姜维一意孤行的态度,引发了很多大臣的不满,认为他是在穷兵黩武,对蜀汉一点益处都没有。不过刘禅每次还是同意了姜维北伐的要求,这让朝中的矛盾更加激化。此后廖化也是谏言姜维,在如此下去国力将会受到很大损耗,但姜维也是一点面子不给,直接弃用廖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