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命世之才什么意思?命世之才典故出处介绍

命世之才什么意思?命世之才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4/1/22 16:23:31

曹操能有后来的出头之日,也是因为早期度过了一段比较艰难的时光。当袁绍公孙瓒僵持不下的时候,曹操完美的完成了袁绍交给他的任务,不过在进军兖州这件事上,曹操就有些犯难了。当时曹操有一位手下,就极力推荐曹操入住兖州,以便日后成就霸王伟业,但是这个人最后却成了曹操的敌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命世之才”,就是他当年对曹操说的,那两人最后为什么又决裂了呢?下面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世语》,时间是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主人公是陈宫。原文如下: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岱已死,陈宫对曹操表示:“如今兖州没了最高军政长官,又无法与朝廷取得联系。我打算去自己出马去说服兖州的官吏们,让他们同意由您去治理兖州。您可以利用兖州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顺势夺取天下。这是成就霸王的伟业啊!”

此后,陈宫与兖州的别驾、治中等官吏们表示:“如今天下分裂,兖州又失去了最高军政长官。东郡太守曹操是治国安邦的大才。如果能够推举他担任兖州刺史,对兖州进行治理,一定能安定当地的百姓。”鲍信等人也对陈宫的说法表示赞同。

本文要说的三国成语,便是陈宫口中的“命世之才”,意为闻名于世、能治国安邦的杰出人才。这句成语最早是由汉末名臣桥玄所创,见于《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能够进入兖州地区,首先得益于袁绍。当时,袁绍忙于应付来自公孙瓒集团的挑战,担心冀州的安危,编派曹操进入兖州所辖的东郡地区,对付黑山军及黄巾军。曹操不辱使命,接连击败黑山军及黄巾军睦固、白饶等部,稳定了东郡局势。不久之后,袁绍便上表推荐曹操担任了东郡太守。故此,当时的曹操也被称为“曹东郡”。

随后兖州地区叛乱活动日益加剧,兖州刺史刘岱也率部对叛军进行镇压。不过在战斗中,刘岱被叛军所杀,兖州无主,局势更加混乱。东郡东武阳人陈宫向曹操献策,利用兖州的混乱局势,向兖州地方势力推荐曹操接替刘岱的职务,统领兖州。这便是曹操执掌兖州的由来。

这里附带说一句,由于受到文艺作品的影响,很多人误认为陈宫是中牟县县令,因对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不满而导致与曹操的决裂。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陈宫从未担任过中牟县令这一职务,也不是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的目击者,而是早年就在曹操手下效力的谋士,与曹操的关系非常亲密。曹操执掌兖州,头功就应该算在成功的头上。

不过,随着后来曹操杀害名士边让,引发陈宫的愤慨。陈宫从此与曹操决裂,加入了张邈吕布等人的队伍,成了曹操的死敌。最终在徐州一役中,陈宫被曹操所杀。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覆水难收是什么意思,覆水难收有什么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覆水难收,这个词我们都听说过,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你往外面地上泼出去的水是不可能再收回来的,大势已去,定局已成,不管做什么都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的改变了。那么这个词又是怎么来的?历史上其实有两件事情说明的都是覆水难收的道理,那么就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的这两个覆水难收,分别讲的是什么人的什么故事?1.覆水难

  •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草木皆兵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在兵法当中,有一个说法“攻心为上”,面对敌人的时候,如果能够让他从心理上首先溃败,会比只是攻城要好很多,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防御抵挡不了攻击,结果自然就是不战自败。而今天要说的这个成语“草木皆兵”,虽然不是刻意使用计策击败人的心理防线,但

  • 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意思?挟天子以令诸侯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三国,应该都会对"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起事件有些印象。实际上并不是只有东汉末年才出现过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很多朝代也有相似的经历,但要说知名度还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出名。当年曹操就是因为挟持汉献帝,才能号令天下,不过第一个这样做的人并不是曹操,而是董卓。只是董卓的手段和情商不如曹操,

  • 檄愈头风什么意思?檄愈头风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患有头疾,一旦发作就会痛不欲生,根本没办法处理朝政,所以曹操身边非常需要一位能为他分担公事的人才。凭借曹操的才能和地位,想要得到他重视的人肯定也有很多,这次一位叫陈琳的人就得到了这个难的的机会。其实曹操一般也不会轻易动怒杀人,都是被形势所逼,而且当时曹操也没那么大的权利。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

  • 闻雷失箸什么意思?闻雷失箸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早期对待刘备的态度还是想拉拢他,但是曹操给刘备带来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还称刘备也是这天下的大家之一。刘备深知曹操内心存不得异己,这样说只是在考验自己罢了,所以一时间也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回应曹操。其实刘备在曹操眼里一直也都排不上号,这只是曹操一种比较常规的手段而已,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dqu

  • 转斗千里什么意思?转斗千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曹操在和袁绍决战时,已经把周边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都给消除了。只不过这时孙策在江东刚好崛起,所以曹操只能暂且拉拢孙策,不让自己两面受敌。但郭嘉却早早看出孙策不会对曹操造成威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孙策虽然在江东打下基础,但民间威望还不够,这时候贸然发动战争肯定就不得民心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l

  • 喜怒不形于色什么意思?喜怒不形于色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大家都觉得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能隐忍的人,其实刘备要比司马懿还能忍,如果刘备没这份耐心是觉不可能建立蜀汉政权的。刘备早期创业条件虽然艰苦,好在有各路贵人一直帮助刘备,好歹也是成功躲过了曹操的几次追杀。实际上刘备的性格就是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这

  • 古人说不孝有三,指的是哪三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人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直都被认为是说,一个人有三种行为表现都是不孝顺的,其中最大最严重的就是没有子孙后代。但是好像也就仅限于此了,除了这“无后为大”,不是还说“有三”吗?那么,在这一条之外还有哪两条,一

  • 讲武治兵什么意思?讲武治兵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曹睿虽然也有几分才华,但和曹操还有曹丕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不然司马懿也没机会在他死后发动政变架空整个曹氏。但这一切的起因也跟曹睿和曹丕的关系不好有关,所以曹睿非常抵制曹丕给他留下的四位托孤大臣,总把他们往外面派自己好独揽朝中大权。加上曹睿在位期间大肆修建宫殿,大量采女,导致他和曹丕犯了同一个错,年仅轻

  • 智兵不勇什么意思?智兵不勇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受过教育的人就非常少,更别说读过书的士兵了。不过凡是读过书的士兵最后存活下来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一些,而且得到晋升的机会也会更多。在三国时期,司马懿被曹睿派出接替曹真的位置,抵挡诸葛亮北伐大军。不过司马懿在战场上也没什么好的亲信,就只能带几位自己信得过的人,他们肯定也都是读书人。到了阵中,曹真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