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临危制变什么意思?临危制变典故出处介绍

临危制变什么意思?临危制变典故出处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339 更新时间:2024/2/29 19:39:42

曹真病逝以后,曹睿派出司马懿接替曹真的位置,用来对抗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当时朝中上下的大臣都还感到比较不解,为什么曹睿要派出没什么经验的司马懿呢?其实曹睿更多的是想借此机会除掉司马懿,他知道诸葛亮也没多少兵力,只要司马懿别乱来自己这边也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伤亡。只是司马懿的确有天命,靠着防守战活活把诸葛亮给熬死。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临危制变”就跟曹睿此项举动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发生在司马懿远征辽东期间,主人公为司马懿。原文如下:

懿令南寨人马暂退二十里,纵城内军民出城樵采柴薪,牧放牛马。司马陈群问曰:“前太尉攻上庸之时,兵分八路,八日赶至城下,遂生擒孟达而成大功;今带甲四万,数千里而来,不令攻打城池,却使久居泥泞之中,又纵贼众樵牧。某实不知太尉是何主意?”懿笑曰:“公不知兵法耶?昔孟达粮多兵少,我粮少兵多,故不可不速战;出其不意,突然攻之,方可取胜。今辽兵多,我兵少,贼饥我饱,何必力攻?正当任彼自走,然后乘机击之。我今放开一条路,不绝彼之樵牧,是容彼自走也。”陈群拜服。

于是司马懿遣人赴洛阳催粮。魏主曹睿设朝,群臣皆奏曰:“近日秋雨连绵,一月不止,人马疲劳,可召回司马懿,权且罢兵。”睿曰:“司马太尉善能用兵,临危制变,多有良谋,捉公孙渊计日而待。卿等何必忧也?”遂不听群臣之谏,使人运粮解至司马懿军前。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盘踞辽东的割据势力——公孙渊集团与曹魏交恶,出兵十五万进犯中原。魏明帝曹睿闻讯后,派司马懿统兵迎敌。其间司马懿大军遭遇大雨,进攻不利。曹魏群臣认为此战难以获胜,但曹睿不为所动,认为司马懿必能找到破敌之策。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曹睿口中的“临危制变”,意为面临危难时具备紧急应变的能力。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三国志·明帝纪》中的“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则故事,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发生在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当时司马懿面临的问题也确如小说中所描述的那样,因为兵力不及公孙渊,加上道路泥泞、气候恶劣,司马懿的进展并不顺利。故此,此战从二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八月份。

不少曹魏大臣认为司马懿难以获胜,但曹睿却坚持认为司马懿必将克敌制胜。故此才有了“临危制变”这句成语的出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曹睿的这一判断是完全正确的。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征战,司马懿最终歼灭了公孙渊势力,正式将辽东地区纳入曹魏帝国的版图。从这则成语故事中也可看出司马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魏明帝曹睿的知人善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忠臣义士什么意思?忠臣义士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朗是司马防的大儿子,也是司马懿的大哥。早期司马朗在朝中担任曹操的主簿,后来有成为兖州刺史。可以说司马朗不仅深受朝廷重用,更受百姓爱戴,而且司马朗早期对司马懿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不是司马朗早逝,可能司马懿最后不会选择一直在朝中当官,而且司马懿也不想司马朗那样喜欢为曹操做事。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l

  • 阳春白雪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阳春白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阳春白雪”这个词,是一个成语,而这个成语不管是看上去还是读起来,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好像真的就有和煦的阳光照耀在身上一样,温暖但又不刺眼,万分舒适。其实,在最初,阳春、白雪是分开的,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音乐大师创作的曲目,那么后人又是如何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现在又是

  • 不同年龄在古代叫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现在表示一个人的年龄,一般都是说数字,而古人却在数字之外,还有另外的表达方式,那就是用一些特定的名词,来指代这个特定阶段年龄层的人。那么,古人对于不同年龄的表达都有些怎样的词语,你知道多少呢?为什么古人要这样表达,这些词语又有着怎样的来历呢?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人在表达年龄方面的方式。1.少

  • 坐而论道什么意思?坐而论道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诸葛亮在执掌大权的时候,无论大小事都亲力亲为,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诸葛亮天生责任心太强,凡事都要亲自过目才放心,但这样做可能会给旁人一种不被信任的感觉,而且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一种极大的负担。其实在蜀汉朝中,早就有人向诸葛亮提出过此类建议,诸葛亮也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就是没办法更改。实际上

  • 煮豆燃箕什么意思?煮豆燃箕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曹丕和曹植的太子之争,最后的胜出者是曹丕,不过这两兄弟之间还差点闹出人命。当时曹丕逼迫曹植要在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内容是讲述他们之间的兄弟之情,但又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好在曹植唯一不输曹丕的地方就是作诗,著名的“七步诗”就此诞生。不过从正史上来看,七步诗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曹植还不

  • 秦宓论天什么意思?秦宓论天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只是在演义当中重点突出了贡献最大的几位人物。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两位没什么名气,但很有学识的人物,他就是张温和秦宓。刘备病逝以后,孙权派张温来到蜀汉,让他劝诸葛亮使两国恢复同盟关系,其实诸葛亮也正有此意。张温就在这里碰到了秦宓,两人只是简单的交谈了几句,张温就发现秦宓这个人的

  • 天下奇才什么意思?天下奇才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在整个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和司马懿交手的次数并不多,两人也不是什么宿敌的关系。只是在小说中,故意将两人刻画成了惺惺相惜的对手,也多添加了几分悲壮感。实际上,当时诸葛亮的兵力是绝无可能战胜司马懿的,但司马懿却看出了诸葛亮此番北伐求胜心切,所以不管诸葛亮如何激怒他都不做回应。其实司马懿内心也十分忌惮诸

  • 阔步高谈什么意思?阔步高谈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曹丕虽然总体成就不及曹操,但他和曹操相比也有优点,就是曹丕要比曹操更加开明,包容心也跟强。只是曹丕始终没有曹操那么自律,最后英年早逝,对曹魏后期的命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曹丕还有曹睿能够活到跟曹操一样的年纪,司马懿想要篡权就一点机会没有了,这对于曹魏的命运来说也是最大的变数。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

  • 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班超为何投笔从戎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东汉时期,不只是有开国皇帝刘秀,末期之后的三国纷争,在东汉的历史上,同样也有很多出彩的人物,比如投笔从戎的班超。班超的一家都是史学家,他的父亲、兄长、妹妹,都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人物,然而班超却并不愿意继承父亲的事业,偏偏要做出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眼前的一切,披上战甲上了战场,这也就是“

  • 当阳喝敌什么意思?当阳喝敌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关张只是一位莽夫,有勇无谋,实际上这是对张飞非常深的误解。张飞属于粗中有细代表人物,而且还非常毒蛇,一个“三姓家奴”怼的吕布没有一点脾气。而且张飞对于战略战术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好几次断后的任务都是由张飞完成的,如果张飞只是一位莽夫肯定干不了断后的活。这次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