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秋为什么要拜月?与嫦娥又有什么关系?

中秋为什么要拜月?与嫦娥又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61 更新时间:2024/1/24 9:16:34

中秋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当与家人团聚一起的日子,不仅仅是团聚,大家还会一起品尝非具有中秋特色的美食,月饼必然不用多说,还有诸如桂花、莼菜、大闸蟹等,同样让人闻香驻足。不过,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也同样带有一些神话色彩习俗,因为主角是月亮,因此很容易就想到了嫦娥。那么,中秋节与嫦娥究竟有没有关系?人们拜月又是为了什么?

1.中秋习俗

中秋节同样也有很多称谓,诸如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等,时间就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的一切都与月亮有很大的关系,月圆以示团圆,因此能够与家人团聚自然是最好,实在不能的,古人都会希望月亮能够将自己的思乡之情送到家人身边,身虽不在,但心中却一直都是牵挂着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也有很多习俗,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月亮来的,比如祭月、赏月、拜月,同时也有专属于美食的习俗,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以众人参与的活动,比如观潮、猜灯谜、燃灯等,而且,中秋燃灯的规模非常大,是仅次于元宵灯节的存在,可以想象,古时候的街上,到了中秋,该是怎样一副热闹的场景。

2.中秋拜月

拜月其实并非是中秋的专属,上古时期,人们总是会对这些天上的日月星辰存在着很深的崇拜感,在心中将它们神化,既然成了“神”,自然就有人会祭拜,而拜月的方式,也从一开始的随意跪拜,慢慢演变成了固定的场所和方式,拜月也就具有了程序化的制度,而且被赋了皇权的象征。也就是说,在一段时期之内,拜月是一项皇家内部的礼仪活动,后来才有所改变。

改变的时间就在中秋节的出现时间。中秋节形成于唐朝初年,此后逐步发展,到后来成为与最重要的春节齐名的传统节日之一,拜月的习俗也是从唐初开始逐渐在民间流行,不再仅限于皇室。而中秋盛行的朝,拜月更是深受喜爱,男孩子祈求功名,女孩子祈求美丽,都是一种寄托了美好愿望的祭拜。

3.中秋与嫦娥

而至于中秋与嫦娥有没有关系,的确是众说纷纭,毕竟在古代神话当中,嫦娥居住地就是月宫,中秋拜月,也就难免会把她与节日联系起来。其实关于嫦娥的神话传说,原本也是有很多版本的,甚至在有些版本当中,人们印象中一的清美丽的“月宫仙子”变成了癞蛤蟆,多煞风景。而嫦娥吃药升仙的原因,也实在是五花八门,有说偷吃的,有说为了不让药落入坏人手里吃的,也有说是为了不受辱而吃的。

嫦娥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相传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之一帝喾的女儿,也就是说,嫦娥是上古神仙,而中秋节是唐朝才兴起,这中间隔了数千年,理论上说,嫦娥与中秋应当是没什么关系的。不过,作为月宫的代言人,人们也早就习惯了将嫦娥与月亮联系在一起,那么这原本无关的人与物,自然也就产生联系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秋分是什么意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秋分时节,作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年轻人都是知道的,只不过也仅限于知道,并不了解,不清楚在这个时间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不过,很多人也应该能够感受到,气温的下降,日照逐渐缩短,也就能够意识到,已经进入了秋冬季节。那么,秋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在秋分之后,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些什么样的问题?1.

  • 雨打梨花深闭门和千树万树梨花开哪一句是实指?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梨花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古代人用诗句写梨花那是写了很多很多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雨打梨花深闭门”和“千树万树梨花开”都是写的梨花了,那么哪一句是实指梨花呢?这个问题还是有很多人问了,下面一起来简单分析分析。雨打梨花深闭门这一句是实指的梨花了

  • 愚不可及是什么意思?原本是夸人用的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愚不可及”,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成语一般是用来骂人的,说某一个人太过愚蠢,愚蠢到了别人都比不上的地步。不过,在这个词语诞生之初,意思与现在可是完全不同,就连后来在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还用这个词来夸过别人。那么,愚不可及原本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究竟要怎么才能夸人呢?在词典当

  • 中元节是什么节?又有什么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这样说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是中元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节。这个名字就自带了效果加成了,一听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但事实上,鬼节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一切都只是后来人心中对于“鬼”的描述,让人感到害怕

  • 七夕是几月几日?适不适合表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七夕马上就要到来,在很多人的眼中,这一天就是一个传统的情人节。虽然将七夕当做情人节这种习惯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却有些根深蒂固了,主要还是因为商家们的各种铺天盖地式的宣传。真正的七夕是完全属于女子们的盛会,男子也都得靠边站,不过,既然已经与情人节放在一起相提并论,那么这一天是不是适合

  • 七夕与乞巧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即将来临,很多人可能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氛围,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网络中,到处都是各种广告,令很多还是单身的朋友直呼虐狗。只不过,这种时候,如果放在古代,那可就完完全全是见不着的,古人过的七夕,与我们现在过的七夕,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究竟有些什么差别?古人过七夕有哪些习俗呢?七夕节,又被

  • 赤膊上阵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许褚,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猛将,对曹操可以说是极其忠心,甚至在曹操死后,心痛得哭到吐血。许褚作为猛将,“猛”自然是很突出的特点,他曾经甚至只靠一直瞪着马超,就把他吓得待在原地不敢乱动。马超可是西凉军的首领,他都这样了,可以想象许褚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眼神。而在《三国演义》中,

  • 东床快婿是什么典故?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东床快婿”这个词,你一定听说过,不管是文学作品当中的引用,还是影视剧里的一带而过,它的出镜率着实不低。但是,听说过并不代表理解,东床快婿的背后是一段历史典故,讲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臣郗鉴为自己的女儿挑选女婿的故事。那么,他挑中的女婿是谁,又是如何挑选的,为什么会选中这个人呢

  • 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是谁写的?(附完整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每每说起《三国演义》,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是某一个人物让人唏嘘扼腕,还是某一句话让人彻夜难眠,是某一章节让人反复品味,还是某一时刻让人记忆犹新?或许这些都有吧,如果没有这些令你难以忘怀的文字,《三国演义》也不可能成为经典,流传到现在,以及未来。但是,有一样,一定每个知道《三国演义》的人都有所耳闻

  • 古时候的女子有什么礼仪?大家闺秀是这样练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礼仪之邦的名头,绝对不是白叫的。翻阅古籍文献,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于各种礼仪的要求。礼与仪,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礼是概念,仪是表现。可能很多人都对“大家闺秀”有过自己的想象,但是,作为大户人家的女儿,绝不是仅仅出生在大家族,就可以被叫做大家闺秀的。在注重礼仪的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