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元节和鬼节是一个节日么?中国的鬼节习俗和西方有哪些不同?

中元节和鬼节是一个节日么?中国的鬼节习俗和西方有哪些不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4/1/25 2:16:07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会认为中元节鬼节是一个节日,实际上这两个节日在古代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历史上过鬼节可不像万圣节那样,鬼不来找你就行了,你还扮成鬼的样子简直就是对鬼的不敬。不过历史上关于鬼的传中故事还是挺过的,这也让鬼节这一天显得特别敏感,因为大部分的百姓可能都不敢出门,实际上古代鬼节的习俗还是挺多的,而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讲究。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古代的中元节和鬼节,一起来看看吧。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小朋友们会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逐家逐户地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否则就会捣蛋。而同时传说这一晚,各种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而人类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被人们成为“鬼节”。

现在万圣节越来越成为年轻人参与的一种热闹节日,须不知,在中国古代,也有被称之为“鬼节”的节日,小编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中元节”。

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而大打出手时。中国的各种宗教信仰,却秉承着“世界和平”的理念,彼此融合、求同存异,最后逐渐深入民间。每年的七月半——中元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鬼节”,就是这样一种宗教信仰完美融合的产物。然而,中元节,并不等于鬼节,西方的万圣节也一点关系没有。

其实,中元节≠鬼节

中元节,又名“鬼节”、“盂兰盆节”,但其实这三个名称从根源上来说,是属于三个不同的节日的。

民间俗信“鬼节”,七月十五这一天可谓是“百鬼夜行”,因此在民间俗信中,鬼节这一天祭祀的不只有祖先亲人,还包括孤魂野鬼掺杂其中;道教将七月十五这天称“中元节”,又称“地官节”或“斋孤”,道教在这一天诵经作法,普度孤魂野鬼。

至于“盂兰盆节”,就是佛教的说法了,不仅名称不同、来源不同,连功能都和民间的“鬼节”、道教的“中元节”相去甚远。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传入中国,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梁武帝所提倡,将其定为了一个民俗节日,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可是后来随着时间流逝、世事变迁,到了代,才发展成了超度亡魂的节日。至此,民间俗信的“鬼节”、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在功能上出现了高度相似,时间又如此相近相合,索性也别论长短先后,同在一个中国屋檐下,退一步海阔天空,就融合一下一起过吧!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中元节和清明节又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中元节”、“鬼节”、“盂兰盆节”能融合成一个节日,同样是祭祀鬼神的清明节却超脱其外呢?

清明≠中元节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祭祀的“鬼”有所不同。清明祭祖,祭祀的是保佑家宅平安的先人亡魂,而中元节的“鬼”除了祖先,还有各种善恶不辩的孤魂野鬼。

清明祭祀是出于对神明先祖的敬仰,对美好生活的祝祷,祈求家宅和谐、邻里和睦、前程光明;而中元祭祀却是出于对鬼怪的恐惧,传说该日地府会放出全部鬼魂,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有的供奉超度,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鬼怪作祟、侵扰人间。甚至中元节有一习俗,就是这一天千万不能提“鬼”字,以防被孤魂野鬼缠身,可以想见古代先人对中元节的“鬼”,有多么深的敬畏。

既然有中元节,那么是不是还应该有上元节和下元节呢?

同是兄弟不同命

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道教的说法是,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节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

如果你实在觉得上元节听起来很陌生,那我们说个耳熟能详的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别称就是上元节、天官节,虽然古今称呼各有不同,但正月十五这一日被历朝历代统治者都视为非重要的祈福之日。2008年6月,元宵节更是选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

反观祭祀祈祷消灾解厄的下元节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同时“兄弟”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同?这背后除了有道教衰落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大佬”扶持。上元节的靠山除了道教文化,还有历代统治者背后儒家文化的支持;中元节更是佛、道、民俗多种文化联合加持。再加上中国传统节日众多,要想消灾解厄也不差下元节这一个节日。功能和文化如此单一的下元节就不可避免的被人们所遗忘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冠冕堂皇是什么意思?皇帝的冠上为什么要挂珠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现在其实有很多成语,在漫长的发展历史当中,很多人只知道它的本身含义,却已经不明白这个词的来历了。我们在说一个人表面上表现得非常得体庄重,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时候,都会用到一个带有贬义的词语“冠冕堂皇”,这个词最开始应该与皇帝的“帽子”有关系,而我们经常看

  • 古代人都是怎么过鬼节的?古人与鬼打交道有哪些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算是西方的鬼节“万圣节”,不过小伙伴们应该也已经发现了,为什么中国的鬼节大家都是在家里不敢出去,而西方的鬼节大家不光要出去,还要打扮成鬼的样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因为中西方同鬼打交道的方式不同了,西方这样做是想跟鬼好好相处,大家快快乐乐一起过个节。其实我们现代人

  • 古人一般是如何表达思念之情的?50种表达思念的不同方式总结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人不管表达什么事情都会比较含蓄,不想现代人这么直接,来得快去的也快,好像两人之间的感情也必须短时间之内看到结果。特别是像表达思念之情时,因为思念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表达方式也会不同,而且说法也很重要和讲究。可能现代人对于思念的表达已经很少了,那就来看看古人在这发面究竟是怎么做的吧。这次就专门为大

  • 罪盈恶大什么意思?罪盈恶大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董卓入住朝廷以后,汉室政权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关键是当时也没人能够阻拦董卓祸害朝廷,曹操和袁绍都要自身难保了。不过当时朝中大臣肯定还是以拥汉为主,所以除掉董卓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而且当年曹操就曾想当这样一名烈士,准备刺杀董卓,可惜曹操在最后时刻还是怂了,被发现后只能匆忙出逃。那这次要为大家讲述的成语&

  • 知天命代指什么年纪?孔子的论语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孔子其实大家也应该明白他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伟大文圣,当然了我们今天不说他的厉害之处我们来普及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很多人会说什么几十几十不惑啊,什么什么几十几十知天命啊,那么知天命到底是指的什么年纪,其实在孔子的《论语》里面已经给出了答案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吧。其实

  • 身不由己什么意思?身不由己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不过实际上关羽生擒于禁和庞德以后,只有庞德一心求死,而于禁则是求关二爷能饶他一命,按理说关羽也是一位爽快的人,不过于禁庞德作为曹魏大将,关羽是没理由放走他们的,而且当时还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其实曹操身边的将领,叛逃过的也不少,但像庞德这么血性的将领似乎更像是

  • 育精养神什么意思?育精养神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关于曹睿的历史评价,正面和负面都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曹睿太好女色,而且大肆兴建宫殿,有些奢侈浪费。好在曹睿还是有些许才华的,没让曹家江山毁在他这一代,不过曹睿对于朝中大臣的猜忌实在太严重了,就连自家宗亲都不信。如果曹睿能像曹丕那么开放,说不定后来曹氏政权也不会被司马懿给篡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

  • 志盈欲满什么意思?志盈欲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曹魏想要灭吴就没灭蜀这么简单了,虽然当时孙权已经过世,但东吴本身实力就不弱,而且也没遭受太大的打击,只是内部有些不太稳定而已。当时曹魏有一位大臣提出了灭吴的长期计划,但是司马师并没有采纳,还让东吴多活了几年。其实从孙权执政晚年开始,东吴就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稳定了,主要是孙权晚年变的喜欢猜忌起来。这次要

  • 仁义之师什么意思?仁义之师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司马昭在制定灭蜀计划时也遇到了不少阻挠,因为当时曹魏内部有两位将军的意见发生了分歧。蜀国都城位于四川,四川地势易守难攻,如果贸然进攻可能会中敌人埋伏。不过当时整个蜀国也就剩下半条命了,还不如早点完成统一大业,这样司马家也就有理由推翻曹氏政权,所以在司马昭眼里灭蜀一事已经刻不容缓了。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

  • 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文物?殷墟对中国考古有哪些重要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可以说殷墟的发现,又将中国可被证实的历史往后推了几百年,同时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上下有5000年历史,但在这之前,能被出土文物证实的历史可能只有2000-2700年左右,正是有了殷墟里的甲骨文才把后面这段历史又延续到了商朝。而且在商朝晚期又出土了很多青铜器,证明当时就已经有非常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