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盗洞穴的发现,引出了史上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地。经过五年的考古发掘,从墓地到墓区,再到都城遗址,最丰富的汉代后郭聚集遗址呈现在世人面前。
其保存完好、规模庞大、体系完整,即使在最严谨、知识最渊博的考古专家眼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是秦汉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具有较大的展示和利用价值。”
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专家组组长、中国秦汉考古学会会长新说。目前,海昏侯墓考古已进入清理主墓室的最重要、最关键阶段。
一个被盗的洞穴,揭开2000年前侯国的神秘面纱。
2011年3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后来的侯墓考古带头人在家里接到一个紧急电话。
有群众反映,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官溪村老邱村民小组东南约1000米的库墩山上发现一个被盗洞穴,可能是盗墓贼所为。杨军立即驱车约1小时从南长赶到关西村。
当地村民及时报告,避免了墓地被进一步破坏,主墓保存完好。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对这座高等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5年1月,国家文物局将侯昏侯墓发掘工作由地方提升为国家级,并指定由5名一级考古学家和文物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指导现场考古工作。
经过5年的考古发掘,这个墓地及周边2000年前遗址的面纱逐渐被揭开。“整个墓地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以海昏侯、侯夫人墓为核心,共有9座墓葬和一座车马坑。”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卿说,以侯夫人墓为中心的祠堂、寝宫、厕堂、厢房及墓园墙壁、道路、排水系统等完整的布局和祭祀体系,在考古史上是罕见的。
“由于文献资料的缺乏,我们对汉代列侯的丧葬制度知之甚少。海昏侯墓地的发掘,填补了考古史上的这个空 white。”新告诉记者,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掘出的保存最完好的列侯墓。
经过讨论,众多秦汉时期著名考古学家一致认为,海昏侯墓地是西汉时期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祭祀制度最完备的墓地。
考古人员根据调查、勘探和考古资料,基本确认南昌西汉后后海墓是汉代铁河古墓葬的一部分,汉代紫金城遗址是后后海的都城,从而明确了后后海的聚落遗址,由后后海都城、墓园、贵族和将军墓区组成,整个遗址占地5平方公里。
一座王子墓到底留下了多少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在主墓发掘中,共出土金、铜、铁、玉、漆木、陶瓷、纺织品、竹简、木简等珍贵文物6000余件。加上车马坑等墓葬出土的文物,文物总数已超过万件。
记者在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专题展上看到,出土了全套的编钟、编钟、竖琴、笛子和音乐人物;成千上万的竹简、木简、漆稗、有字耳杯;栩栩如生的青铜鹅鱼灯和青铜火锅;镶嵌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的铜镜。
据专家介绍,这些都是汉代考古文物中的珍品,很多都是首次发现。昏君海昏侯墓的考古,创下了秦汉考古史上的多项第一,甚至对于国内顶尖的考古学家来说,似乎打开了一扇“新世界之门”。
江南首次发现大型车马墓葬
车马葬坑位于主墓西侧,面积约80平方米。考古学家在这个坑中发现了5辆木制彩绘汽车和20匹马的痕迹,以及3000多辆用金银装饰的精美车马。
木偶车在中国汉代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考古主墓隧道内发现的两辆傀儡车得到确认。一个配有1个雍舆和4个铜钹,另一个配有鼓。
这印证了文献中关于先秦乐车上楚玉、钹、鼓组合的记载,是我国汉代首次考古发现。甚至车马和真车马坑勾勒出西汉的出行地图,为西汉的出行制度做了全新的诠释。
第一次通过考古手段将“钱文一致”的货币体系向前推进了1000年。
主墓北藏阁出土10余吨、约200万枚五铢硬币,按汉制相当于黄金50公斤左右,反映了西汉的“赠”制。
特别是成功获得了汉代以1000枚铜钱为基本单位的重要信息,并首次以考古手段证明了唐宋以来以1000枚为单位的铜钱数量检查方法最迟起源于西汉。
发现中国最早的孔子雕像
在主墓室的西侧,考古人员发现了一组绘有文字的屏风构件,文字下方有铭文。在碑文部分,我们不仅能认出孔子、颜回、舒的名字,还能读到“生于野宅”的字样。
专家初步判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雕像。考古人员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主墓室和主棺会有更多精彩的发现,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