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和禁忌

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和禁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2 更新时间:2024/1/14 19:47:35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龙头节,最了解的一个事情就是要去剪头发,毕竟这是多年都有的一个习俗。而且正月也不能剪头发。所以很多人都会等着这一天。那么这个龙头节的来历是什么呢?二月二龙头节有什么风俗呢?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龙头节的来历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du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如《律书》中所云:“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卯”是干支历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震为龙,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出现于地表上,崭露头角。“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标示着阳气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动、雨水增多、气温回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时节作为一个祈福纳祥转运的日子。

2、龙头节的风俗

理发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曰“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3、龙头节的禁忌

食物篇

一、龙头节忌喝糊粥。二月二这天不能喝稀饭、喝疙瘩,以免糊住龙眼,天将降冰雹。

二、龙头节忌吃面条。二月二这天不能吃面条,因为面条细长,像龙须,据说吃了面条就是吃龙须,惹了龙,当年会闹涝灾。

三、龙头节忌吃长条食品。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属龙的,或者有属蛇的(属蛇的称作属“小龙”),二月二这一天,千万不能吃长条形状的食品,例如:面条(包括方便面)、粉条、凉皮儿、米线等等。否则会被“抽龙筋”。至于其他属相的,也最好不要吃。

人物篇

一、二月二这天,肩挑小贩忌迈扁担(因“迈”谐音“卖”)。

二、女子结婚后,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三、二月二这天,借用水桶送还主人时,不得担空桶入门,应一手提空桶,一手拿扁担,或挑担水送去。

四、二月二这天渔民或船户忌说“翻过来”,称“滑过来”。

五、二月二早上起来后女子梳头时,不能在室内梳。如果在室内梳头,室内就会落一种毒虫——蜈蚣。

生活篇

一、龙头节忌利器。二月二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动刀动剪动针线,否则会伤到“龙目”,戳到“龙眼”。

二、龙头节忌推磨。二月二当天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

三、龙头节忌早上担水。二月二当天最好不要担水,因为害怕担水的时候,水桶如果碰到井梆,则会碰伤龙头,属于大忌讳。在山西、河北则是怕早上担水的时候,会把龙子担回家。

四、龙头节忌纺花。因为“二月二纺花,胭了龙龙抓”,也就说二月二这天纺花,可能就会被雷公电母惩罚。

五、龙头节忌洗衣。在有些地方,二月二妇女们是不能洗衣服的,因为怕污了水源,伤了龙皮。

六、龙头节忌日出前出门。在武城一带,忌太阳没升起前出屋,据说这样会“踢囤尖”,也就是砸了一年丰收的希望。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我们中国很多成语都是根据古代的一些事迹发现的,而且这些成语也是被运用的非常广泛,毕竟这些故事所代表的寓意还是很深刻的。那么关于这个“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的故事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管中窥豹是什么意思管中窥豹[guǎ

  • 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关于古人的一些俗语还是有点东西,毕竟他们都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总结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想必很多人连这句话都还没有听说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是什么意思要说俗语,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才会流

  • 王安石《老人行》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这首《老人行》读过的朋友可能不多,是王安石一首比较冷门的作品。该诗内容探讨了一些人性方面的问题,字面意思比较容易懂,但其中隐藏的含义,可能需要思考一番。那《老人行》的全文、译文以及解析都已经整理好了,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来品读看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思想上的新感悟。一、诗词原文老人行老人低心逐年少,年少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该词是李煜去世前不久创作的。阅读后,能感觉出作者透露出来的感情十分深刻,用词清澈自然,哀婉动人。可能喜欢品读诗词的朋友早已读过这首作品,那今天还是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一定别错过了。一、诗词原文《浪淘沙令·帘外雨

  • 刘禹锡《磨镜篇》作品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磨镜篇》这首五言古诗出自刘禹锡之手。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读过刘禹锡的作品,那这首诗算是比较特别的一类。这次作者是将自己比作一面宝镜,期望能有重放光辉的一天,也是将刘禹锡当下的决心体现的淋淋尽致。《磨镜篇》非常值得一读,或许也能给你带来激励的作用,那下面就欣赏看看吧。一、诗词原文磨镜篇流尘翳明镜,岁

  • 为什么说穷不走亲富不回乡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小编经常性听到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那就是说一个人啊,穷的时候不要走亲戚,然后富的时候不要回乡,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古人的智慧的,下面是关于这个问题的相关解析,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1、穷不走亲,富不回乡全文这要先给大家说下,

  • 《武侯庙古柏》古诗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李商隐游访武侯祠的时候,突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武侯庙古柏》。该诗应该有朋友读过,那作者是借用诸葛亮的故事,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和情怀。内容方面并不是很难理解,很多点值得我们好好分析。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下方的内容赏析,或许能带给你新的认识。一、诗词原文武侯庙古柏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

  • 《宿澄上人院》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卢纶是唐朝大历时期,十大才子之一。卢纶早期考取进士的过程十分不顺,后来因得到元载的赏识,从而开启了仕途之路。今天准备和大家分享的诗词,是卢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宿澄上人院》。读该诗能了解作者对禅道的一些感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那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首作品。一、诗词原文宿澄上人院竹窗闻远水,月出似溪中。

  • 立春吃什么,禁忌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想必大家应该都了解,但是真正要说到这个可能很少人能够说出来吧。今天是立春,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立春的意思就是春天要来了,但是并不知道立春到底含义是什么。比如说立春应该吃些什么呢?或者是立春禁忌有哪些?大家可能都不知道,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立春的习俗吧!1、立春历史自秦代以

  • 立春为什么叫打春,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我们国家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立春也算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但是立春在我们国家还有一种叫法叫“打春”,这个称呼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那么关于这个打春有什么讲究呢?对于我们中国二十四节气中,很多节气都是有不同的称呼的。所以这一点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