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78 更新时间:2024/2/4 13:24:58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元宵节,之前都是会有看烟花的环节,还有就是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不过现在也是禁烟了之后就缺少了些许的氛围。那么除了这些之外,元宵节还有什么风俗活动呢?而且全国各地的元宵习俗都是不一样的,在这样一个节日,又是起源于哪个朝代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外观引人出名。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往。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2、元宵节起源于哪个朝代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节,闹红火,观灯丶赏谜语、办社火,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关于元宵的源由,我国民间传说甚多,但太原县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

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3、元宵节的意义

1、“正月十五闹元宵”,“正月十五闹花灯”,一个“闹”字道出了元宵节的奔放、欢腾、火爆,也道出了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的与众不同之处。有些传统节日注重“合家团聚”,元宵节在此基础上更强调“普天同庆”的全民广泛参与氛围。

2、作为春节的最后高潮,元宵节又称“灯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它强调万民同乐,大家一起赏圆月、看花灯、猜灯谜、放鞭炮,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风俗画卷。

3、民俗专家指出,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堪称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和“情人节”。唐宋时代,有些地区还有正月十五“迎紫姑”的习俗。在古代,元宵节还是未婚男女一年中为数不多的见面机会,元宵节也缘此有了“情人节”的特征,堪称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

古时元宵灯会为未婚男女提供了很好的相识机会。在封建社会,礼教森严,未婚女性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元宵节这天,这些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未婚女子有机会走出家门,也多了与心仪男子邂逅的机会。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元宵节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可以说是非常的热闹,在现代的话,可能大家见到最多的习俗就是看花灯,看烟花,吃汤圆等等。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如果说还有一些特别的民俗活动,肯定都不是很清楚了。还有就是关于元宵节这个节日的传说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元宵节有哪些独特的民俗活

  • 元宵节的来历50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对于元宵节都是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节日在我们中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已经相传了非常多年。然而关于元宵节的来历,实际上并没有很多人知道。下面呢,小编也是给大家分享关于元宵节来历50个字的总结,还有就是比较简短的20字总结。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元宵节的来历50个字元宵节的由来一元宵

  • 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为什么不是一天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小年,大家应该都知道,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然而南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为什么同样是小年,北方和南方为什么不是同一天呢?其实这个很早就有疑问,但是很多人大概都不知道原因吧。反正小编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且日历上也是显示的腊月二十三。那么南方小年风俗又有那些呢?下面就和小

  • 南方小年吃什么,怎么祭灶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是南方小年的日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日历上显示小年时间是腊月二十三。所以关于南方小年和北方小年时间问题一直都存在差异。但是说到南方小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不管是在吃的方面,还是习俗方面,肯定是和北方又不一样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南方小年吃什么1、年糕小年,一

  • 朝秦暮楚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放到现在来看,其实蕴含的意思还是非常丰厚的,当然除了表面上的一层意思,其实背地里面这个成语就是代表的一个人物,或者是一个事情。从古到今还是流传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比如说这个朝秦暮楚,不知道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吧,这个成语说的又是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朝秦暮楚是什么意

  • 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时候的一些成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成语都是代表了一个典故,或者就是形容的某个人,再或者就是某个人所做出的一个事情。那么关于这个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还没有用过这个成语。在古代这个成语又是指的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风声鹤唳的意思是什么风声鹤唳,汉语成语,拼音是

  • 笑里藏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成语笑里藏刀,其实这个词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毕竟这个词在现代还是使用的比较频繁的,毕竟在现代这种人还是很常见的,但是往往这样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历史上又有什么典故呢?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非常好奇,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笑里藏刀是什么意思笑里藏刀,汉语成语。

  • 过年哪里的福字正着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于春节的一些习俗还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要得以继承。对于春节,贴福字可以说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福字到底是应该正着贴还是倒着贴,哪些地方的福字要正这贴呢?对于这些里面的学问还是很多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过年哪里的福字正着贴

  • 白月光与朱砂痣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在之前《延禧攻略》这部剧当中,温婉端庄的富察皇后受到了非常多剧迷们的喜爱,就连饰演富察皇后的秦岚也因为饰演富察皇后而洗白了。富察皇后不仅仅是乾隆皇帝心目当中的白月光,同时也是千万剧迷心目中的白月光。因为富察皇后,秦岚火了,但同时“白月光”这个词也跟这个一起火了。白月光和朱砂痣

  • 小年有哪些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小年是我国习俗文化中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且南北方老百姓的过小年在时间上也是有些区别的。在北方通常是农历的12月23日,南方则是农历的12月24日,再就是个别地区的小年是在除夕。小年代表着新的一年即将来到,人们要开始准备辞旧迎新了,为了新的一年开始做准备。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专门介绍一些小年有哪些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