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01 更新时间:2024/2/9 0:06:22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值得学习的,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一下这个秦晋之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比较好理解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说说这个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到底包括什么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

1、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

秦晋之好的历史原型包括:公重耳而不包括秦始皇。大家一定不要搞错了,所以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那就是: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晋文公重耳!

解析:

秦晋之好的意思的确是指秦国和晋国之间为了自身的发展来联姻,但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是从晋文公重耳和秦穆公说起的,和秦始皇并无关系,所以大家懂的哦。

2、秦晋之好的故事

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再后来,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事,按理关系应该是很稳固的了。然而公子圉听说自己的父亲病了,外公家又被秦国灭亡,害怕国君的位置会被传给别人,跑回晋国。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之前逃到楚国的他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上了晋国的新国君,成为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

因此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中国远古神话体系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我国远古神话体系,想要搞清楚这个,首先就要先搞清楚远古是指什么时期。我国的古代史分为远古时期和古代时期两个部分。所谓的远古,也包括了太古,指的就是没有文字所记载的时期,自鸿蒙未判之时至公元前2070年。所谓古代,又称为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时期,自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的第一声文明号角吹响开

  • 称呼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合适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一些夫妻综艺,里面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夫妻之间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学到夫妻和父母之间相处的事情,最近就听到一则比较有意思的故事,话说就是有人问了,一般人称配偶的妈妈为你妈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赶紧这个称呼好像不合适,但是日常生活中好像都是这样叫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称呼配偶

  •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这首词,由南宋词人辛弃疾所创。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该词通过描述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表达出了作者比较积郁的心情,不知道各位在品读的时候,是否能感同身受。那整首词还是比较值得鉴赏的,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1、《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青山欲共高人语

  • 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有的人估计会把字写错,所以大家也懂的,还是要仔细的分析和学习了,那么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下吧。1、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什么机不可失的下一句是“时不再来”,并不是失不

  •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读诗词的朋友,一定不会对辛弃疾的作品陌生。那这次的诗词赏析专题,我们就准备来讲讲,辛弃疾在公元1172年创作的作品,《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这首词是辛弃疾为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既表达了惜别之情,也多有感叹。整首词十分的豪放,下面一起来欣赏一番吧。1、《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全文老来情味减,

  •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首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如果不看作者的话,可能会觉得这首词出自李清照之手,其实这是辛弃疾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创作出的作品。那这次正好借此机会,跟各位简单的介绍下《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看看辛弃疾是表达了一番怎样的感情。1、《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什么意思,背后蕴藏了怎样的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首诗记录下了杜甫在民间看到的人间疾苦,当时他屡屡受挫,连基本生活也出现危机。杜甫亲自体验底层人民的苦难后,通过这首诗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严重的贫富差距。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因此成为

  • 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是哪三首,木兰诗、长恨歌、离骚一首比一首难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是哪三首这个问题非常的感兴趣,那么很多人要问了,到底是哪三首呢,其实就是那三首了,一首比一首难认,一首比一首长,一首比一首拗口,那么到底是哪三首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下吧。1、中国最难背的三首诗之一木兰诗木兰诗为什么难背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那就是这个很多字

  • 长恨歌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其实根源就在唐玄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读到了这个《长恨歌》,在《长恨歌》里面有很多著名的诗句,这其中就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都非常的脍炙人口了,那么也有很多人问了,这个长恨歌谁恨谁?长恨歌又恨什么?又为什么要恨?其实一切一切的源头都在唐玄宗李隆基了,为何这么说,到底怎么恨,下面我们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初描写的是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最初描写的谁的故事呢?这个问题其实问得比较有意思的,因为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故事就是写的梁山伯和祝英台了,但是真实的答案真的是这样吗?下面小编就简单的给大家解析解析,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在天愿作比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