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至吃什么面,为什么要吃面

夏至吃什么面,为什么要吃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548 更新时间:2024/1/25 7:04:42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就在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至。这就意味着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然而在夏至这个节气,有着这样一句俗语,冬至饺子夏至面。那么夏至要吃什么面呢?夏至为什么要吃面呢?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夏至吃什么面

我国民间素来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所以在夏至这一天,许多地方有吃面的习俗。俗话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所以吃面,既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食义。但是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面食习惯。

北京地区的人们喜欢吃炸酱面,他们将面条煮热后用凉水一过,调上炸好的酱,拌上黄瓜丝、萝卜丝和豆芽,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而南方人在夏至时往往会选择吃阳春面,阳春面是江南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小吃,以热过的葱油和烧透的虾米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面条韧劲十足,虾米软而鲜美,葱油香气四溢。

打卤面则是山西一带的传统面食,一般按口味将卤子做好,等到要吃的时候再煮面,将面条煮熟后捞起来,加入事先做好的卤子就可以食用了。卤子做法多样,风味不一,用料也多种多样。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除此之外,夏至时节,也应多吃黄瓜、绿豆、胡萝卜、西瓜等蔬果,达到补脾益肺、清暑益气的功效。

2、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2.1、高温允许和需要人们进食生食物。

气温的升高,需要相应的食物来对抗和解决。从夏至过后,人们可以逐步减少热食的数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生冷食物。作为普通家庭来说,热量低,容易制作的凉面就成了首选。

在清代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载:“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这个过水面就是我们的凉面。因为煮熟了要在冷水里过一下,以便降温和保持面条的韧性,因而民间也叫做“过水面”。因为在入伏的时候吃,也叫“入伏面”。

2.2、吃面是为了品尝新麦,庆祝丰收

对于拥有“民以食为天”的化背景的中华饮食习俗来说。农业的丰收,意味着一年的富足,意味着能吃到饱饭。夏至前后正是田间麦子成熟的季节,新麦上市,正是香味和营养都最好的时间。用麦面制成面条,制作夏至凉面,既能品尝到新麦的好口感,也能吸收到丰富的营养成分。最重要的,这种吃法,是对新麦丰收的一种庆祝,也算是众多劳动人民用美食来营造的一种仪式感。除了吃凉面,人们还有蒸新麦、吃麦粒、做麦饼的吃法。

2.3、夏至时候的祭祀活动以面为祭品

在古代,凡是和农业有关的重要日子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夏至是麦子收获的季节,可以说麦子的成熟,解决了古代“青黄不接”,粮食不足的大问题。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接下来的风调雨顺,取得更好的秋收。夏至就被作为重要的节日纳入了祭祀礼典的。据我国《周礼·春官》中记载:自周朝起就存在夏至祭神、祭祖的风俗。“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说明通过夏日祭神,可以祛除荒年、疫疠与饥馑。天子在天坛举行祭祀,百姓在田间地头举行祭祀。在这种活动中,新麦作为重要祭祀物品而存在,用新麦制作的面条也同样要作为重要祭品出现。目的在于让土地神“尝鲜”,表现出人们把最好的收获供奉给神和祖先,以求得护佑的习惯。

现在我国一些民俗习惯保存较好的地方还在举办隆重的“过夏麦”活动,据考证就是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深度研究黄梅戏发源地是湖北还是安徽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黄梅戏到底来自于哪里很感兴趣,很多人说来自于湖北又很多人说来自于安徽,争来争去的,好多人都在讨论简直就是烦死了,但是其实有争论是非常好的事情,因为探寻这个事件的真相了,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说下这个黄梅戏到底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从目前的史料证据来看,黄梅戏是起源是于

  • 黄梅戏女驸马内容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黄梅戏的问题,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话说这个黄梅戏还是非常的知名的,这其中就有什么“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还有什么为救李朗离家园”等等,这其中这个《女驸马》传唱度就很高了,所以很多人都知道为救李朗了,那么到底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正宗黄梅戏到底是湖北还是安徽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在网上啊,这个黄梅戏到底是这个湖北还是这个安徽的一直都是纠缠不清,很多人说黄梅戏是湖北的,也有人说黄梅戏是安徽的,那么到底这个黄梅戏是哪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的分析看看,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了。先给大家说一个事情吧,黄梅戏是分戏和调的。调是构成元素有曲调和旋律等等,戏的构成元素就是什么人物啊,故

  • 讲信修睦的典故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讲信修睦”这个成语,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很多人也都问了,那这个讲信修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到底是什么典故呢?还有讲信修睦的翻译等等问题,下面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介绍。1、讲信修睦典故讲信修睦没有典故,这个就是西汉的礼学家戴圣写的,其原文就是“

  • 黄梅戏是安徽哪里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都在说这个黄梅戏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黄梅戏啊还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但是就是争议比较大,很多人说起源于湖北,很多人说起源于安徽,还有人说起源于江西,但是今天我们不说其它问题,我就说,安徽的黄梅戏到底起源于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黄梅戏其实吧现在越调查越发现

  • 黄梅戏是哪里的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黄梅戏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黄梅戏到底是出自于什么地方的,这个争议非常非常大,很多人说是湖北的黄梅县,很多人说是安徽的安庆,在江西的九江也是有的,那么黄梅戏到底起源于哪里呢?今天就来简单的研究下。先给大家说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一种戏曲是分戏和调的,这个学音乐的人是知

  • 黄梅戏女驸马民女名叫冯素珍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黄梅戏的事情,其中这个《女驸马》传唱度非常的高,“为救李朗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是不是大家也都一起哼唱起来了,对的,这就是黄梅戏。今天我们不说黄梅戏的起源,我们要说的是黄梅戏女驸马里面的女主角,所以这个女驸马中的女主角到底叫什么呢?在历史上又没有没有原型

  • 为什么各地小年日期不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马上就要过年了,而在“过大年”之前,还有一个“小年”,通常来讲,很多地区的小年都是在腊月二十三,但是也并非是所有的地区都一样。不过过了小年这一天,距离除夕就更近了,年味也是越来越足,大家都在忙着置办年货,准备各种传统的春节美食,更多的可能还是父母们在家

  • 古人春节为什么要辟邪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辟邪,这种事情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有些不可思议的了,在古代,因为我们的祖先们对于很多事情并没有办法依照科学的原理去解释,所以只能寄托于神灵鬼怪,时间一长,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信奉就根深蒂固了。而在春节期间,人们不仅仅是祈福,而且还会辟邪,那你知道古人又是怎么去辟邪的吗?1.古人为什么辟邪关于&ld

  • 元宵节为什么要办灯会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元宵节,花灯会,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期间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也是春节年俗当中,最后一个重要的节日。元宵节吃元宵已经是不用多说的习俗了,而元宵和汤圆却也算是两种并不相同的食物。除了元宵,元宵节还有花灯,但我们单知道有花灯会这种习俗,又是否知道为什么要有这种习俗呢?而且现在人们过情人节都是二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