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4/2/9 19:36:29

说到清明节,大家应该都了解,在这样的日子就是去祭祀扫墓的,也就是所谓的上坟。毕竟清明节可是我们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那么在这样的日子,古代清明节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呢?这个节日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清明节有什么习俗

祭祖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四大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带上水果食品、纸钱等物品来到墓地,将供品摆放在墓地前面,将纸钱焚化,为坟墓添一些新土,然后再在墓前磕头祭拜,就可以收拾供品打道回府了。

折柳赠别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所以也取恋恋不舍、尽情挽留之意。同时希望离别的亲友,到了他乡也如离枝的柳条,能够很快地生根发芽,随处存活,这些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

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历史相对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来为了避免某些方面的忌讳,才改为秋千。最早的秋千一般都是以树枝为架,然后再拴上彩带。后来逐渐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做成的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

拔河

拔河的运动起源于春秋后期,开始是在军队中盛行,当时叫“牵钩”、“钩强”,后来流传到民间,到唐朝时期开始称为“拔河”。拔河就是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比较粗的绳子,将对方拉出河界,就算获胜。唐玄宗时期曾经在清明节时期举行大型的拔河比赛,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清明节的民间习俗了。

蹴鞠

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动,起源于战国时代,蹴鞠就是指一种古老的皮球,球面是用皮革做成,里面用羽毛填充。蹴鞠运动是古代清明节时期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到了汉代,蹴鞠就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专业化的运动。到了唐宋,蹴鞠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成为一种大型活动,在宫廷内,经常有数百人参加。《水浒传》里的高俅,就是一位蹴鞠高手,正因为他球技高超,才深得宋徽宗赏识,一路平步青云。

踏青

踏青也称作春游,古时也叫探春、寻春等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人间处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时光。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宋代,踏青之风最为盛行,一直相传至今。

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的习俗,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后涂上各种颜色,称为“五彩蛋”,他们把这些五彩蛋投到河水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们就争先抢捞,认为吃了以后,就可以孕育生子。

后来人们在清明节时期吃鸡蛋,象征一家团圆,也有民间传说清明节吃了鸡蛋,一整年身体都会好,就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一种节日食品。

吃发糕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蒸发糕吃,发糕由黏米碾成米浆蒸熟做成,发糕重要的不少好吃不好吃,而是看蒸得够不够“发”、够不够“高”,用来寄托“发财”、“高升”的美好愿望。

吃青团

青团是江南一带的小吃,是清明节最有节日特色的食品。它是将一种清明节前后才有的艾草,打出汁拌进糯米粉里,然后做成团子,因为做出的团子呈碧绿色,所以取名青团。

儿女亲家互送麻糍

在浙江部分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儿女亲家互送麻糍的习俗。在古代,男女联姻后,往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嫁娶,也是为了便于双方互相考察,毕竟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儿女亲家互送麻糍,就是在嫁娶前的一种礼仪,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去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2、清明节的由来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人从先秦时代便极重视祭祖活动,这也是清明节的文化源头。但在秦汉时期,我国并没有官方规定的祭祖节日,更谈不上有清明节。事实上,两汉时“清明”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气,西汉前期《淮南子》中记有清明节气:“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则记“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将其完全作为农业时令对待。

清明节真正走上节生巅峰,成为盛大的节日,是在兼并了上巳、寒食这两个古老的节日之后。

上巳节是上古时期极重要的节日,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这一天先民要来到水边祭祀、沐浴拔楔(带有驱邪的巫术仪式),青年男女在这时嬉戏择偶,其乐融融,“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孔子弟子曾皙言志时也将上巳“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作为乐事。

魏晋时,上巳节正式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这时有钱有闲的士族常会去水边玩一种高端游戏——曲水流觞,而正是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王羲之写出了垂名千古的《兰亭序》。唐代上巳节是全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唐德宗把它和重阳、中和 (二月一日)并称“三令节”,足见对上巳节的重视。每逢上巳,皇帝要在曲江大宴群臣 ,作曲水流觞之会,并且还要拿钱物赏赐文武百僚。民间的上巳节更是多姿多彩,男女争相来到水边祓禊饮宴、现场交友,繁盛非常,“彩幄翠畴,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杜甫笔下杨氏出游也是在上巳“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上接上巳,下连清明。相传寒食节是因为晋文公欲逼功臣介子推出山做官,放火烧山误将介子推母子烧死,为此而立。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寒食节实际起源于上古时期“改火”的风俗: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人们崇拜火神,认为发生与火有关的灾难是由于久燃不熄的旧火作祟,需要定期熄灭旧火,过一段时间选择新树再次钻木取火,方才能趋吉避凶。在新旧火交替时,只能吃冷食,故而称为“寒食节”。

早在西周,政府便令专管取火的小官摇着木铎在街上下令禁火,“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汉代寒食节并不普及,多在北方流行时间长短各地亦不相同,山西太原地区甚至长达一个月,使得“老少不堪,岁多死者”,直到东汉周举出任并州刺史方才禁绝这一陋习。

唐人对寒食节甚是重视,朝廷明令寒食禁火三天,直至三天后的清明节方才重新开火。也正是在唐初,寒食节扫墓祭祀成为习俗,烧纸钱也成为普遍行为,白居易便曾写到“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身在远方不能回乡者,往往临水遥祭“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然而生性浪漫的唐人在悲痛的祭祀过后,往往会立刻在墓园设宴狂欢,上一秒哭成狗下一秒吃成猪,政府对此头痛不已,严令禁止唐人坟头蹦迪“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与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责打)一顿”,然而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下梁不正上梁必歪,下令禁止墓园欢宴的皇帝其实是最“嗨"的,在寒食节宫里设冷食宴请重臣,狂欢从早到晚,并给全国公务员放假七天,民间取消宵禁,百姓可以彻夜游玩。

唐代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逐渐融合“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到了宋代,理学家宣扬“存天理灭人欲”,带有原始野合色彩的上巳节一蹶不振;寒食节要吃冷食扫墓,不似踏青的清明节般受欢迎,二者逐渐被清明节合并,清明成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到了明清,清明节渐趋今日模样:“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寒食节是为了记念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对于这个寒食节,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节日也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只不过是现在已经没有了,取消了罢了。那么这个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呢?历史上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是几月几号寒食节是3月4日,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历史上寒食节是

  • 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可以扫墓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这个寒食节作为我们中国文化传统节日,而且和清明节只是相差一天。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那么在这样一个节日里面,有什么样的风俗文化呢?寒食节可以扫墓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寒食节的风俗是什么禁火寒食节古代也叫&ldquo

  • 愚人节在中国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愚人节,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毕竟这个节日似乎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就是用来捉弄人的,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都会以开玩笑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那么这个愚人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节日在中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愚人节的来历愚人节最早起源于法国,按照法国的传统历法,新年是现在

  • 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哪个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寒食节在很早就有了。但是这个节日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就直接被曹操给取消了。主要是当时还是在过清明节,但是曹操为什么会取消这个寒食节呢?在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哪个更重要一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操为什么取消寒食节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根据资料记载,晋文公流亡期间,介

  • 历史上的第一首送别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有很多诗词歌赋,有描写爱情的,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有思念故人的,比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还有赞美风景的,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等。说到送别诗,你知道历史上的第一首送别诗是什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大家在学习成语的时候或者玩三国杀的时候,都会出现到这个成语。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成语到底是怎么来的,以及这个成语到底是讲的哪个历史人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个成语“乐不思蜀”的主人公,以及故事概括!赶紧一起来看看

  • 普洱茶生茶和熟茶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茶文化,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可是非常悠久的,很早之前就有了品茶这一说,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地方的人非常喜欢喝茶,他们把品茶当成是一种享受,就如同品咖啡是一样的。但是对于普洱茶,很多人说它不就是红茶吗?所以普洱茶真的是属于红茶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普洱茶属于红茶吗普洱茶不属于红茶。因为普洱茶不

  • 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重阳节,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这个可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个节日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正所谓九九重阳节。至于为什么叫九九重阳节,因为九这个数字再《易经》里面是阳数,两个九九是相重,故所为重阳。那么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关于重阳节的意义,其实就是让

  • 重阳节为什么叫敬老节?相关的习俗又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家里面的老人问声好呢?每一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就是重阳节,很多人其实不知道为什么重阳节要叫敬老节,感觉两个名字完全都是不搭边的。还有就是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重阳节为什么叫敬老节对于重阳节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但是对于敬

  • 隶书起源于什么时候,它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古代的一些文字,大家都知道,是我国非常珍贵的书法之一。它可是我国第二大书体!简单点说,这个隶书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字之一。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隶书写起来结构非常整齐,而且庄重大方。那么隶书的起源是在什么时候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隶书起源于什么时候隶书起源于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