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邹忌讽齐王纳谏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了什么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52 更新时间:2023/12/24 6:51:27

古人常说“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藏在《战国策·齐策一》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邹忌讽齐纳谏》,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故事。齐国大夫邹忌劝说齐威王,希望他能够多多纳谏,接受批评的故事。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吧,看看它藏在背后的人生哲理吧。

一、原出处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背景故事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都很光鲜美丽。他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您已经非常美了,徐公怎么能和您比?”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妾回答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对而谈,又问客人说:“我和徐公比,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认为不如徐公美。又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更是觉得自己和徐公的容貌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就反思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就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没有徐公美丽。但是因为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现在的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是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也没有一个是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也没有一个是对大王没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

三、人生哲理

这个故事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到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作为下属,要在领导看不清的时候,委婉提醒。这样才能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诗经氓讲了怎样的爱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这就导致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大家一般都是对情诗很感兴趣,那大家听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句诗吗?这句诗描述的画面很是美好,那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吗?今天小编就来讲

  • 成语割席分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文化算很重要的一笔。小时候每次提起造句、作文,那必不可少就有成语。因为你的成语用得好,老师还可以给你多加几分呢。今天我们来说说“割席分坐”这个成语。它出自哪里?又有怎样的发展历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成语故事?这就是我们了解一个成语的基本流程。近义词、反义词

  • 张谓的名句世人结交须黄金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有很多种类别的诗词,比如描写爱情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再比如描写战争的“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借古讽今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等等。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诗词都蕴含着一

  • 尾生抱柱的启示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又是暴雨天气,暴雨天气太多太多了,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防范了,话说最近很多人看到一则新闻,那就是有个人被洪水冲走了,但是他选择了把这个树给抱住保命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想起一个成语那就是“尾生抱柱”,那么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尾生抱柱的启示是什么呢?还有这个尾生抱柱告诉我们什么

  • 拜占庭史学的特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拜占庭的文化和艺术主要表现在扭曲性和抽象性之上,因为这是基督教观念与东方神秘主义思想长期互相影响的结果。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非常重视从自然当中获取创作的灵感,将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视为没的源泉,和谐的、真实的、遵循自然的比例、人的天赋和情感都可以作为是没的标准。不过在拜占庭的艺术当中,外在的形象被认为

  • 柳宗元的名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不少人都觉得诗词儒雅有气质,却又不知如何去读。唐宋的诗词大家口口相传,耳濡目染的挺多。诗经的文字很多人又觉得晦涩难懂,不认识的字词太多。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现存诗文作品600余篇。他的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擅长写景状物,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

  • 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是抗日神曲,这首歌有什么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七月七,这个对于我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在这一天突然间让《恭喜恭喜》这首歌成为了很多朋友们议论的焦点。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恭喜恭喜》是一首唱过年的歌曲,是描写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歌曲。但是事实上,这首歌并不是描写过年的,而是一首抗日神曲。记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来看看《恭喜恭喜》这首

  • 司马池《行色》全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不知各位有没有读过司马池的作品,司马池是司马光的父亲,司马光在国内应该是属于家喻户晓的人物了。那这首司马池所创的七言绝句,其表达的情感非常深刻,文字运用也很优美。该诗名叫《行色》,意思是行旅出发前后的情状。那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欣赏一番,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一、诗词原文行色冷于陂水淡于秋,远陌初穷到

  • 百鸟朝凤的意思是什么?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百鸟朝凤》,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到流行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一带的民族乐曲了,这是一首充分表现出我国唢呐艺术魅力的优秀乐曲。通过这首曲子热情欢快的旋律,再加上百鸟和鸣叫声,闭眼想象,那就是一片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奇景。关于这首曲子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听过了,那么小伙伴们知道关于百鸟朝凤的故事吗

  • 沐猴而冠是什么意思?讽刺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沐猴而冠这一成语最初出自于《世纪·项羽本纪》以及《汉书·伍被传》,指的是猕猴戴帽子,比喻将自己打扮的像是人类,而实际上只是虚有其表。沐猴而冠一次经常会用来讽刺那些依附着权势窃据一定权位的人。与衣冠禽兽、道貌岸然、沐猴衣冠等成语有着相近的意思。那么这个沐猴而冠在历史当中讽刺的是谁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