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一衣带水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18 更新时间:2024/1/5 7:51:18

一衣带水这个成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了,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经常用,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成语的时候也并不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衣带水的意思其实就是说,双方之间相隔的水域,就只是像一条衣带那样宽,这当然只是一个比较夸张的说法了,水当然不可能那么窄,但是感情却可以很近。那么,这个成语有没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1.一衣带水什么意思

一衣带水,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ī dài shuǐ,意思是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出自《南史·陈纪下》。

《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熲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一衣带水”从字面上来说,无非就是,一条衣带宽的河面将两者分割开来,形容两者虽然隔着一条河,但是距离也是非常的近。目前用来形容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领邦,也是说得过去的。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日本的距离已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几天几夜都到达不了,科技的发展进步,已使咫尺天涯变成了天涯咫尺,物理上的距离在现实中已不是那么遥远。因此会用来形容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领邦。

2.历史典故

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颎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颎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们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烧毁它,如果连烧几年,陈朝的财力就大大削弱了,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准备,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够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吗?”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晋王杨广为元帅,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并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了陈朝。

3.一衣带水的水指的是什么

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建立了隋朝,史称“隋文帝”,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而偏安江南的陈后主却日夜与妃嫔、大臣们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致使朝政败坏,民不聊生,并且,陈后主对隋朝欲统一江南的举动,不以为意,认为隋军过不了长江天险。隋文帝想要灭掉陈朝,一统天下,于是就对担任尚书左仆射的高颎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意思是说,隋朝与陈朝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长江的水面如同一条衣带那样窄,面对陈朝朝政败坏、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身为天下之主,“百姓父母”的皇帝,怎么能重视不管呢?隋文帝认为自己对陈朝老百姓生活状态的好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俨然是把自己当作天下之主,有灭陈之志。

陈后主画像

《宋史·潘美传》中记载道:“时舟楫未具,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果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遂麾以涉,大军随之,吴师大败。”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宋廷商议征讨江南之事,当时统治江南一带的是南唐政权,为了平定江南地区,宋太祖任命潘美为升州道行营都监,与曹彬一同前往,大军进驻至秦淮,当时渡江的舟楫并未完全准备妥当,潘美为鼓励士兵渡江,说出了“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度乎”的话,后来,大军渡过了长江,果然平定了江南。

明代学者归有光在《送同年李观甫之任江浦序》一文中说:“高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定鼎,特以六合分为江浦,以为两县,而属之京兆(指当时的南京),盖以畿辅重地,不当为一衣带水所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将属于扬州府管辖的六合县(今南京市六合区)分出一部分,置江浦县(今南京市江浦区),又将六合县与江浦县都改属应天府(今南京市)管辖,六合县与江浦县皆位于长江北岸,划入南京之后,应天府就跨越长江南北两岸了,因为南京是畿辅重地,不应当为一衣带水所隔。

因此,“一衣带水”最早的时候,指的是长江这条河流。

后来,一衣带水的含义进一步扩大了,形容两地之间虽然隔着江海,但是,就如同隔着一条衣带一样窄的水面那样近,从而,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中间的江面或者海面并不是不可逾越的。

中国与日本虽然隔海相望,但也可以用一衣带水来形态两国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中国与美国之间也隔着茫茫大海,但为什么不能用一衣带水呢?因为,太平洋太宽阔了,人类现在的交通工具,还不足以让太平洋变得如同像一条衣带那样窄的水道。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也不可以用一衣带水,因为,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不仅隔着宽阔的海洋,而且中间还有东南亚国家相阻隔,所以,也不能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距离。

中国与越南之间距离非常的近,但因为两国之间的陆地是相连接的,中间并没有被江河湖海所完全阻隔,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越南也不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国与韩国之间也隔海相望,并且距离也不是十分远,所以,也可以说中韩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弄璋之喜于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弄璋之喜于弄瓦之喜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也还是挺有学问的,因为想要搞清楚这两个成语的意思还是比较难的,最近很多人问了,而且还问了典故出处,所以有感兴趣的下面可以一起来看看,一起来学习学习吧!“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是两句成语典故。如果你的朋友结婚

  • 天南星是什么样的草药?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天南星其实还是比较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东西了,因为天南星是真正的一种非常好非常好的草药,那么这个天南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好草药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天南星草药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认识清楚了!在古代就有李时珍尝百草,于是写出了著

  • 我国各省份名字由来,都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对于我国的各个省份,不同省份的名字自然也是不同,但是这个名字是人们认知当中最基本的一个内容,从认识之初,这个省份就是这个名字。但是很多人也会比较好奇,为什么这些省份的名字是这个名字,是谁取的名字呢?这个名字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全国各个省份的名字的来历,以及这个名

  • 李商隐《宫辞》讽刺了什么?《宫辞》全篇内容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宫辞》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李商隐是在感叹宫中宫女的命运大起大落,得宠时能集各种宠爱于一身,但最后的下场可能和失宠的那些人并无二样。实际上李商隐也是借着这个现象在讽刺一些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那这次我们就来讲讲《宫辞》这首诗的含义,以及背后的一些故事,更重要的是李

  • “叫“姓起源是怎样的?全国“叫”姓人口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大部分朋友都不知道,“叫”竟然也是我国的姓氏之一。关于叫姓的起源记载有限,目前只能从《叫氏五修族谱》中得知叫姓其姓氏的源流。根据统计,目前叫姓人口大约只有300人,可见这个姓氏的稀有程度,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据说这些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上百年,那这次就来

  • 黄粱美梦典故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黄粱美梦其实大家也还是知道的,也是经常性的听说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黄粱美梦的典故会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我们常常会说有些人做了一场“黄粱美梦”,这其中的“黄粱”就是小米的意思,也就是说从

  • 杨慎临江仙全文赏析,临江仙表达了杨慎怎样的心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古代的诗人,可能大部分朋友首先都会想到唐宋。实际上明朝也有很多厉害的诗人,例如被誉为“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杨慎是明朝中期官员,他是东阁大学士杨廷和的儿子,杨慎在文学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和成就,他一生存诗约有2300首,其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那

  • 古代中医对瘟疫,是一人一方的辩证治疗,还是万人一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中医还是挺有内涵的,最近瘟疫的的确确非常的严重,所以我们就回顾了中国古代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那么这个古代治疗瘟疫是辩证配方呢?还是万人一方呢?这个还值得研究下的,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中医对待病人讲究的是“因病施治”,正常情况下都是“一人一方&

  • 代替穿山甲最好的中药什么?这四味中药是完美的替代品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这个穿山甲又回到了大家的视野,穿山甲是真的惨,长那么丑还要被人吃,身上携带那么多病毒还要被人吃,真的是超多不要命的人,其实穿山甲一再被科学家证明了,穿山甲无任何药效,都是传言的,而且有更好的中药能代替了,下面也给大家推荐推荐这四钟中药吧!提醒: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代替穿山甲的东西其实是没

  • 赏析10首写雨水的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寒冷的空气过去了,窗外开始淅淅沥沥的开始下雨了,空气中还是能闻到一丝丝的寒意。撑起雨伞,漫步在街头,到处都有着喧嚣的人群。忙碌的人们似乎多了几分欢快与放松。24节气里的雨水到了,此时非常想泡上一杯清茶,赏析一首诗,一首关于雨的诗。淋一场从塞北到江南的雨,从巴蜀寒夜到春闺天晓的雨。跟大家分享十首写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