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寒养生又有什么讲究?

大寒养生又有什么讲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998 更新时间:2024/2/18 5:58:52

大寒已经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了,过了大寒之后的下一个节气就是立春而且大寒也是临近过年,2021年的大寒和腊八节赶在了同一天,有话说腊八遇大寒,吃穿不用烦,自然是一种很美好的寓意,那么大寒到来的具体时间究竟是在几点几分呢?大寒时节又有什么讲究,如注意养生的问题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2021年大寒的时间点

2021年的大寒在2021年1月20日,腊月廿六,星期三的04:39:42。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21日交节。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正所谓冬去春来。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尾牙祭,亦称“做牙”、“做牙祭”等,民间有做完牙祭后全家坐一起“食尾牙”的习俗。现代企业流行的年底“年会”即是由尾牙祭发展而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虽然在冬至节气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尤其是大寒节气;这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太阳光的直射点会逐渐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始终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温度还在持续降低,在大寒节气时段温度降到最低,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却是在“四九”的时候最冷,因此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期间,我国雨量丰沛的华南地区也仅为5至10毫米。

2、大寒养生注意事项

注意饮食调理

室内气候干燥,新鲜蔬菜减少,会造成维生素B缺乏而诱发口角炎。因此,冬季应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

在此节气,人们在饮食习惯上,可以进补了。进补时在饮食上,适当多吃大蒜、韭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山药、桂圆、栗子及杏脯等性属温热的食物,以便助于御寒。不过,由于天气干燥再加上饮食不当,很容易使人上火并患口疮,还要注意控制数量。同时,注意少吃肉食,多吃蔬菜和温性水果,宜多喝粥。

注意防寒保暖

我们应注意风邪和寒邪的侵入,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这是因为,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

中医理论认为,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由此可见,头部保暖非常重要。

注意多喝温水

多喝温水不仅能够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且还能够将体内的毒素排出体外,能够减少毒素吸收。所以在早晨来一杯温水还能够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等。

若是觉得单纯只是喝水没有味道,可以多喝梨水,不仅是能够润肺润喉作用,特别的对于皮肤干燥起到滋润作用,同时还能缓解便秘。同时在早晨喝一杯蜂蜜水也是不错的效果,不仅能够润燥而且还能解毒。

大寒节气如何进

药补中老年人或身体虚弱的人,可用些药物进补。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枸杞等,可和肉类一起做成药膳食用。

酒补适度饮白酒,有温通血脉,促进血液运行,抵御寒气的功效。手指凉、气短者可用酒配合补元气;后背凉者用酒配合温补肾阳;腹胀而便稀者可用酒配合健脾;眼干涩者用酒配合养肝阴。

神补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思虑太过都能伤神。

食补阴虚之人与阳虚之人的饮食是有区别的,阴虚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出盗汗、皮肤干燥、发干枯。这类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怕冷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3、大寒节气的美食

1、吃檽米饭

糯米有益气温补的功效,大寒又是一年中极冷的一个节气,所以在民间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

2、吃腊八粥

虽然大寒节气腊八已过,但是不妨碍大家在大寒再煮一锅香浓美味的腊八粥,腊八粥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红枣等一起熬煮,在寒冷的冬季除了能帮助人体提供能量之外,也有滋补御寒的功效。

3、喝鸡汤

大寒节气在农历四九前后,很多地区有一九一只鸡的食俗,到了大寒节气,选一只老母鸡或单炖,或者加入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4、尾牙祭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尾牙祭亦称“做牙”,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5、做蒸供

也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所以大寒要忙活起来,做许多的面点蒸好了以备祭祀使用。

6、买芝麻秸

以前,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到了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好口彩。

7、饮酒

古代有大寒时间有纵情喝酒的习俗,也就是开放宴乐。东汉蔡邕《独断》称:“腊者,岁终大祭,纵吏人宴饮也”。

因为大寒与立春相交接,除了这些与“吃”有关的习俗外,大寒还有“做牙”、“扫尘”、“糊窗”、“赶婚”、“赶集”、“洗浴”等传统习俗,十分有趣。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腊八节诗句好段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腊八节所以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腊八节还是很有意思的,也是非常值得说一说的,毕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关于这个腊八节的诗句好段什么的有没有呢?很多人都想法个朋友圈,诗句好段还是少不了的,所以需要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看看吧!1、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2、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3、愿言借粟多

  • 为什么过了腊八就是年,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都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叫做“过了腊八就是年”,意思就是腊八节就是作为过年春节的起点,这是一个一直持续的欢乐的节气,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一年之中这一天最为重要,而腊八节作为春节的起点,那又有什么讲究呢?为什么要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下面就让小

  • 腊八节的经典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腊八节哦,话说这个过了腊八就是年了,所以今天这个腊八节非常的重要了,那么这个关于腊八节的经典诗句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收集看看,一起看看古代人又是怎么过腊八节的吧,看看古代的腊八节和现在的腊八节又有什么样的不同,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一、腊八节的经典诗句1、《腊八日煮粥感赋 其一》清代:陈曾

  • 寒冬腊月的冬是指农历几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寒冬腊月就不得不说这个古代的一些习俗和风俗了,估计的一些说法也还是挺有意思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这个寒冬腊月中的冬到底是指哪个月呢?如果按照农历来换算的话,这个寒冬腊月的冬又指农历几月呢?还是比较新颖的一个问题了,值得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寒冬腊月的冬是指哪月寒冬腊月的冬是指

  • 有创意的牛年祝福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又是一年的春季,2021年牛年的春节马上要到了,新春佳节,牛年大吉。在这一年一度红红火火的吉祥日子里,人与人之间祝福是绝对少不了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极具创意的牛年春节祝福语,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吧,同时也祝愿大家牛年大吉。2021牛年创意祝福语一、鼠年疫情闹人间,扭转乾坤牛冲天。牛年说

  • 泼水节是怎么由来的,有关泼水节的传说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泼水节是傣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泼水节。相信大家都对这个节日有所耳闻,就算没亲自参与过,也会在新闻上看到过。其实泼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泼水节的来历,以及相关的传说故事。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 曹操为什么要废除寒食节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现如今清明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被认为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可见清明节在传统节日当中的地位。但其实清明节一开始并不具备扫墓和祭祀的功能,相反,这些都是寒食节的功能,而清明节则是踏青游玩,但相比之下,寒食节要比清明节更重要,但是为什么曹操却要求废除寒食节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先秦时期没有纸,各种印章是怎么使用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印章这种东西,现如今看来并不是什么很稀奇的东西,但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印章相比起现在工业化的印章,还是更有收藏价值了,而印章出现的年代是非常久远的,早在还没有发明纸张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印章,这就让人很奇怪了,既然还没有发明纸张,那当时的印章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印章要怎么能盖在竹简上面呢?下面就让小

  • 李清照最好的十首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李清照,的的确确很给力的一位女诗人,那么又有人问了,如果要把这个李清照的诗做一个盘点,那么最好的十首诗又会是哪十首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你别错过了!1、《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瘦金体为啥不让学,瘦金体的特点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瘦金体是由宋徽宗创造的一种字体,了解书法的朋友肯定更加熟悉。其实从字面大概就能了解瘦金体的特点是突出一个“瘦”字,在各种字体中特色非常的鲜明,所以很好分辨。不过瘦金体并不是一个好的学习对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在于瘦金体过于个性,一般人很难驾驭,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宋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