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贺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贺卡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贺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贺卡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63 更新时间:2024/1/20 0:14:42

现在是2020年的开端,不论你在去年过的怎么样,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开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天天开心。说道新年开始,亲朋好友们互相送个祝福还是很有必要的呢,然而赠送贺卡我觉得是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社会的一种化的坚持吧,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传递祝福和表达意愿的方式!大家知道贺卡的由来吗?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贺卡的由来。

1、贺卡的起源

其实贺卡起源于唐太宗用贺卡给大臣拜年每到新年和春节,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寻常百姓,都有亲朋好友寄送贺卡的习惯。贺卡这一特殊的祝福介质,究竟是时诞生的,为何会流传至今,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与人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2、文献记载中的第一张贺

其实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贺卡的的身影是在北宋时期,而且我相信这个跟贺卡有关的这个人大家也都很熟悉,他就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离现在可已经有近前年历史了。但是这张贺卡上面就简简单单的写了十七个字“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其实啊在秦大文学家那个时代还不是叫做贺卡,真正的名字叫做“贺贴”。这句话开门见山,虽只有短短一句话,却发自肺腑,读之令人感佩。可见,宋朝时使用的名刺,就已经很花哨了。

这种贺卡,其实在古代还有另外一种称呼,叫做“刺”。“刺”的使用方法就是在一块东西上面刺上写有自己的名字、官爵,有时候还会写上自己的籍贯,在拜见陌生的长辈或高官时起到自我介绍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名片。

4、古代的贺卡

在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后,刺的用材也从木片转变成了纸片,改称“名帖”。由于名帖具有方便易携等特点,所以它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也在以后的历史中渐渐扩大。到了宋代,名帖被赋予了一种新的用途。每当新年来临,人们就让仆人或子弟代为跑腿,给被祝贺人递送“贺年名帖”。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即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制做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明清之时的贺帖出现了一种独立的样式。清褚人获在《坚瓠首集》卷一中有这么一个记载:“元旦拜年,明末清初用古简,有称呼。康熙中则易红单,书某人拜贺。素无往还、道路不揖者,而单亦及之。”红单就是专用于年节而用红纸制作以表示吉庆意味的贺帖,显然不能在平日中作为名纸使用。这红单可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一种真正的贺年卡了。

3、现代的贺卡

近代意义上的贺卡首先发端于圣诞卡的印制,随后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节日贺卡,其中中国邮政推出的自创型贺卡以及相继推出的植物贺卡,刺绣贺卡等都给传统贺卡注入了新的内容。

到了二十世纪初,普遍风行,不论是不是基督信徒,以圣诞卡向亲友祝福,和恭贺新年。并由此派生出比较非宗教化(或者说东方化)的“贺年卡”。由于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就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电子贺卡相当于是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

总结:

小小的一个贺卡谁知道有这么大的来头,年龄都已经千岁了。虽然在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发微信,发短信,视频电话,微信电话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面,电子行业对传统行业的贺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我个人认为两者是完全无法相互取代的。部分人认为收到传统贺卡时那种幸福、感动的感觉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传统贺卡依然有着电子贺卡不能取代的优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差强人意是什么意思?差强人意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差强人意这个成语小编本人第一次听到的时候觉得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形容现实的到的效果跟自己想要的效果差距很大,隔得很远。直到今天用这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好像不是我想的那么回事儿?那正确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1、成语基本释意差:尚,略,还。强:振奋。原指还算振奋人心。后多指

  • 比竹书纪年更古老的史书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竹书纪年》在出来之后是多么的厉害引起了多么大的反响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真的给力的很,可以说是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了,让《史记》的位置有一点动摇,但是问题也还是不大,虽然《竹书纪年》比史记更加的早,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竹书纪年》的真实性就要查很多了,所以这事还真的挺尴尬的,最近很多人也说了,那么

  • 曾国藩最有名的座右铭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曾国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咱们学的历史课本当中经常能听到这个人的故事。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名臣,同时也被人认为是完整了中国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曾国藩的一生非常的自律,严格遵守着修身立德指导完美地践行了中国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那个少有的大宗师。要说忙,没有人比曾国藩忙,

  • 双春年是好是坏一年多少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闰月指的是,在汉历,即农历当中,每隔两三年就会出现的一年中多出来一个月的情况,而每一次闰月的情况并不相同,也就是说每次闰月的月份不一定都是同一个月。一般来说,以汉历为计算基础的一年当中,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只有一次,但是在2020年的汉历只能够,却有两个立春,分别是哪两天呢?为什么这一年会有两个立春

  • 腊八节的由来和风俗,节日要吃什么有哪些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腊八节就是在腊月初八,也就是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这一天的节日。很多人都知道,腊八节最大的一个习俗就是要喝腊八粥,北方也有“过了腊八便是年”的说法,认为从腊八这一天开始,就已经进入到了过年的时间里。那么,你知道腊八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腊八节为什么是如何演变成一个传统节日的,

  • 夏虫不可以语冰是什么意思?学习古人是如何损人不带脏字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夏虫不可以语冰”出自《庄子·外篇·秋水》,意思是生长在夏天的虫怎知冬天的冰。这句话和井底之蛙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见识短浅,只不过青蛙是受眼界的限制,而夏虫是受时令的制约。其实古代类似这种带有安讽意味的话语还有很多,也反映出古代文化人的素养,损人也都不带脏字的。那这次就为大家

  • 喜形于色蕴含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喜形于色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呢?小编的初步理解是把喜欢的东西都表现出来了,不知道对不对,最近也有人在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话说意思应该不简单,那么这个喜形于色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还有有人说了这个喜形于色还蕴含了很多道理,下面也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1、成语基本释意形:意思即为表现;色:指脸色。喜形于色的意思

  • 有仙气的姓氏都有哪些?不仅仅是纳兰、公孙、黄甫还有更多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有仙气的姓氏其实话说多也很多了,但是具体要真正的说出来也不见得有人能说几个,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有仙气的姓氏有哪些吧,话说不仅仅有什么纳兰、公孙、黄甫阿,还有更多更多了,所以有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哈,一起来看看吧!先给大家说几个比较常见的如下:1、纳兰中国有很多姓氏,某些并不太讨人喜欢

  • 29个稀有姓分别是什么?操姓、粪姓、屎姓纷纷上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稀有姓这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也知道的,有的中国的人姓氏看起来的真的超级有意思的,不怕给你说,小编就姓“操”,真没有骗你们,骗你们是儿子,这样的姓够稀有吧,但是这些也都不是大的问题,因为还有更加稀有的,下面给大家收集了29个非常非常稀有的姓了,那么到底是那29个

  • 华夏的“华”代表的什么意思?华字的由来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华夏在古代有两种含义,最早是指中原地区的居民,后来慢慢演变成了中国的别称。我们从小就知道,我们是华夏子孙,那这个“华夏”的意思和由来到底是怎样的呢?“华夏”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周书·武成》中,里面写到:“华夏蛮貊,罔不率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