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李斯统一文字,推行小篆具有怎样的意义

李斯统一文字,推行小篆具有怎样的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4/3/26 6:47:21

因为李斯赵高合谋篡改秦始皇遗诏,导致他的名声一度很差。不过李斯一生的确也做出过诸多贡献,例如统一文字这件事。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文字繁简不一,等秦国一统六国后,李斯开始推行“书同文,车同轨”,下令全国都已小篆为标准,进行书写。统一文字可以说具有重大意义,能让各国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人们的交流也不在受限。所以说在这件事上,李素的贡献还是要给予认可。

1、李斯、小篆与大统一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主持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严格地说,是政府公文书写体。

秦统一前,诸侯割据纷争,“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十分严重,如“羊”就有20多种写法,就算保守估计每个字有十种写法,金文有3700多个字,那也有37000多种写法。

这怎么交流?怎么传递信息?全部文字的写法,不亚于一本电报密码,给生活和交流带来极大不便。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讲究工整而美观。

故,大秦帝国强力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

“书同文”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音zhòu,籀文,流行于春秋战国时秦国,亦称“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的汉字书写形式。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系统地标准化汉字书写体的过程,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

诚然,书同文的意义可不得了,奠定了华夏统一的基础,如果说仓颉造字,鬼都吓哭了,那么统一文字的书写体,轮到神悲伤了。因为一个强大的人间就产生了,与神界分庭抗礼,结束了神主宰一切的格局,你说神哭不哭?

不要认为这是奇谈怪论,它说明文字统一的意义。

2、无独有偶,在西方神话中,也有类似的反证

《圣经》上有个故事,在人类历史初期,曾有一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就是书同文,文同言。

客官,文同言,就是书面语和口语一致,这个可比中国还先进,只要是人,交流阅读都无障碍,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啊!

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

圣经故事说,因为人类语言相通,能够合作,便十分骄傲,自以为无所不能,可与神相等。因此,他们商量说,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叫做“通天塔”。

天上不是好玩么?我们人类也可以随时到神界溜达溜达,看有什么好东西,随手就带回来了,免得为了生计到处奔波,而分散在各地。

但神不干了,你们这么做,我们还能干什么?现在是我们来审判你们人类,难道你们还要来审判我们不成?因此在一夜之间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无法继续建造而告终止,人类自此开始分散各地,开始为了生存你争我夺,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看来,书同文,文同言,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

3、小篆、官方文字与民间文字

幸庆的是,我们就因为有一个“书同文”,华夏一脉,传承几千年。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国文明能延续下来,与书同文有莫大的关联。

下面继续说说伟大的小篆。

小篆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阅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由此开创了以国家力量强制规范文字的先河,包括今天推广普通话,也是这个的延续。

还有一种说法——小篆为战国文字。著名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先生认为,在一个极为短促的秦王朝是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文字来的,一种文字的的形成要经过长期的过程的,秦王朝只是动用国家力量加工、整理和推广而已。

我倒是赞同徐无闻先生的观点。不过,这样一来,伟大的短命王朝——秦王朝的历史功绩就要大打折扣了。

下面简单说说这个短命的王朝。

秦王朝,“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以其雄才大略,吞并各路诸侯,统一了中国,分天下为36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兼取三皇五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在这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变时期,作为秦始皇最为重要的战略谋臣、书同文的主持者李斯,在秦始皇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立下了不朽之功,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称其为:“因时推秦,遂得意于海内,斯为首谋。”

既然统一了文字,那么从官府到民间都使用小篆,对吧?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出土的秦代简牍上往往不是秦国的小篆,而是古隶体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只有一种解释:秦始皇统一文字失败了。秦始皇“书同文”措施是统一使用小篆,小篆比金文华美,整齐,观赏性强,比金文易于书写。但是,当时,还有一种文字体更便于书写,那就是隶书。在民间,简便易写的隶书在秦朝代替了秦始皇强制推行的小篆。

从这个角度说,秦王朝仅仅统一了政府文件当的标准字体。翻开今天的汉碑、汉简,我们不难发现,数量最多的,不是秦始皇强力推行的小篆,而是易写易认的汉隶书。

隶书才是真正统一了中国文字的书体,它的时代是在汉代。所以,秦始皇的“书同文字”的诏令真正得到施行是在汉代。有意思吧?如果这样说是正确的,那么又是谁在给我们传达那些不实的历史信息呢?随便说一句,隶书是一个叫程邈的狱警发明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书写工具。古代的书写工具是毛笔。毛笔这种柔软的书写工具在秦简、汉简上很容易写出“蚕头燕尾”的隶书。书写工具自发选择了简便易行的书写体,书写体的繁简又决定了何种书体能够统一中国的文字。

我们要承认,“书同文”的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秦王朝推行的国家标准——小篆,成效并不尽人意。

4、给伪传统文化传播者说

其实,中国的文字本来就一直是统一的,区别的只是一些字在某个时候有不同的字型,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字体风格而已。就拿现代来说,草书,字形与宋体一样么?难道就要消灭草书不成?

曾几何时,社会上流行对简化字的诟病,说什么“爱无心”(愛),“亲不见”(親),产无生(産),“恋无言”( 戀)、“乡里无郎”(鄉)等等,有的人甚至打着传统文化的大旗,肆意曲解和鞭笞简化字,呼吁恢复繁体字,我观察了一下,那些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的机构,最来劲,实则为个人谋取不当之利。

了解了这段历史,你还这么认为么?

文字从书写简、从俗,是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则。至于简化到什么程度,这个不是由哪个人、哪个政府说了算的。

甲骨文实则是汉字的最简化形式,我寻思,再简化也不会超过甲骨文那么简化吧?

学会了简化字再去熟悉繁体字并不困难,毕竟是一脉相承的,只要不变成拉丁字母,简化字不会成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障碍。

【作者简介】洪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作家文汇》特邀编辑,四川省作家协会青少年文学导师。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监狱三部曲:《敌人》《交锋》《临危受命》以及长篇小说《大国相——蜀汉丞相诸葛亮》等。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春琴抄》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春琴抄》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的作品,而《春琴抄》也被认为是谷崎润一郎艺术成就最高的小说。《春琴抄》的故事并不复杂,讲述的是一位仆人和富家盲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而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春琴抄》将两人的爱情状态描绘成了一场虐恋,读起来会感到十分难受。当然,《春琴抄》的确有着很深邃的意蕴,那我们

  • 中元节是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禁忌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中元节也是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了,而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并不是鬼过的节日,而是一个祭奠祭祀和怀念的节日,有一些习俗类似于清明节。不过中元节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但中元节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七月十四,那中元节到底是在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呢?中元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有哪些习俗和习惯,又有什么样的禁

  • 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山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这首非常的有意思,也非常的有意境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两句诗,到底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两句诗到底是指什么山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横看成岭侧成峰侧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的:&ldquo

  • 如何用古诗词形容秋景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这秋天已经快过了,那么又要到了这个冬天了,冬天虽然还没到,那这个秋天的秋思却也一直未减了,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些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秋思,但是其实还有更加高级的,那就是借助秋景来表达秋思了,所以古代人都是怎么用诗词去写秋景表达秋思的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 萧萧梧

  •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成语了,如果对这个成语感兴趣的话,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话,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谢安”。谢安简介:谢安(320——385),东晋政治

  • 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诗句还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李广的故事,这个李广又叫飞将军,很厉害的一个人了,最近也有很多人都在问,古代也有很多这个关于李广的诗词描写的,那么最近也有人问了,这个关于飞将军李广的诗句还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做一个盘点,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一起来看看吧!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

  • 改头换面可以夸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改头换面是什么意思,改天换面是不是可以用来夸人,改头换面是不是可以用来夸人面貌一新呢?这个改头换面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呢?这些个问题也都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哈!1、改头换面可以夸人吗改头换面是不能用来夸人的,也不能用

  • 琴瑟之好是描述什么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琴瑟之好到底是描述什么的呢?有的人说是友情,有的人说是亲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吧。1、琴瑟之好是描述什么琴瑟之好是描述的“夫妻之间的感情好”哦,并不是

  • 霜降养生注意事项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霜降在一年之中可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了,因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过了霜降就意味着冬天快要来了,这是秋天和冬天的一个过渡时间。而冬天来临,就更需要在保暖方面做好工作,那么霜降的时节需要注意哪些关于养生方面的事情呢?霜降可以吃些什么,在霜降到来的时候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工作?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

  • 敦煌舞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欣赏?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今日甘肃敦煌中学的在课间操事件跳的一段敦煌舞一下子火遍了全网,这些学生的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划一,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这段视频火了之后一度引起了很多朋友们开始关注起敦煌舞,都十分的想要了解敦煌舞的魅力。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敦煌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古往今来,中国的舞蹈体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