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人为什么喜欢蝉?

中国古人为什么喜欢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171 更新时间:2024/3/28 23:48:12

“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陆机的这篇赋文所称赞的动物大家都很熟,就是蝉,俗称知了。

蝉是昆虫纲半翅目蝉科动物,每年7月下旬的时候,雌虫开始产卵,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不过这些幼虫仍会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土而出,再脱壳羽化成为成虫。我们常说的“金蝉脱壳”即源于此。

蝉的生命周期示意图

在长久的历史上,人们留意到这种生物的奇妙之处:它“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可谓出淤泥而不染;它“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食露而生、清高不群;它“蛴螬化为复育,复育转而为蝉”(其实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这里是东汉人王充自己搞错了),周而复始……

总而言之,蝉自古就是高洁、守信与通灵的象征,也是君子的楷模,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在今天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文物上看到蝉的身影。

青铜器上的蝉纹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出土了一件三足圆鼎,鼎的腹部有扉棱6条,饰兽面纹、龙纹各3组,而在其下腹部又饰有蝉纹一周,内壁铭文“妇好”二字。原来,这正是为商王武丁的女将军、女祭司同时也是妻子的传奇女性妇好所铸。

妇好鼎

妇好鼎上的蝉纹

1955年辽宁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小转山窖藏坑出土一件西周时期青铜盘。这个盘可不是吃饭用的,而是一种水器。具体说来,商周时期的贵族盥洗时,需要仆从拿着匜取水浇下,再由另一名仆从用盘承接。这件盥器为圆形,配以高圈足,腹部及圈足都饰有蝉纹。

盘、匜使用示意图

在商周时期,这种有蝉纹的青铜器绝不是少数。据研究,青铜器上的蝉纹最早出现于殷墟文化一期(即盘庚小辛小乙这几位商王在位时期),之后一直到战国时期都有出现。

从数量上看,商代晚期最多,其次是周初。不过,商代晚期的蝉纹多为无足蝉纹,西周早期时流行的则是有足蝉纹,到了西周中晚期、东周时期数量最多的是变形、抽象派的蝉纹。

不同类型的蝉纹

关于蝉纹,《中国青铜器综论》是这样描述的:“蝉纹皆具共同特征,两只大目,体躯作长三角形,上部作圆角,腹部有条纹。”此外,青铜器上的蝉纹都非常重视对称,这种稳定的结构表现出了庄重的含义,而蝉的一对大眼睛更显现出了神秘。

玉蝉与生死

早在史前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玉蝉。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形态最原始的玉蝉,大概是良渚文化的玉蝉,比如下图所示的,是浙江余杭反山出土的玉蝉,其形状为椭圆形蝉蛹,中上部钻有一对孔方便穿系装饰,因此又称之为蝉形玉佩。虽然制作工艺还相对原始,但是已经能看出比较明显的物种特征。

良渚文化玉蝉

另外,石家河文化时期制作的玉蝉也有不少发现,不过特征跟良渚文化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比如在玉蝉头部两侧雕出凸出的双眼,有尖的喙和尾,因此更加容易辨认了。

石家河文化玉蝉

在玉蝉的功能方面,除了史前时代可能用于装饰之外,到了商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将玉蝉作为葬玉放在逝者口中,名之曰琀。

古人认为,蝉生而往复,可以羽化飞升,代表的是不死。正因为如此,人们将死后重生的希望寄托在玉蝉上,一方面盼望逝者早日转世重回人间,一方面也表达对逝者的崇敬。

上博藏汉代玉蝉,为典型的汉八刀

到了汉代,玉蝉进入了黄金发展期,目前考古发现的汉代玉蝉数量也是相当多的(有佩蝉、冠蝉和琀蝉),且非常具有特色:其线条简练,平直有力,表面虽然平滑光亮,但边沿棱角锋利,这种技法也被称为“汉八刀”。随着东汉之后社会推行薄葬,玉蝉才逐渐失宠。

金珰附蝉的尊贵

除了青铜器、玉器外,金珰附蝉也是汉晋典籍中常提到的一种使用了蝉的形象的装饰物。

所谓金珰附蝉,根据文献的记载,指的是汉晋时期的侍中、中常侍等男性官员所佩之冠上会有一片蝉形的金珰(绝大多数为蝉形,也有例外)。

这样的冠饰在魏晋时期的墓葬中比较常见,整体形状都比较类似。不过在具体的工艺上也有所不同,比如有镂空金片样式的,也有加青铜衬板的。

带金珰的冠

1965 年,在辽宁省北票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里面出土蝉纹金饰两件;1972年,南京大学北园东晋墓出土蝉纹金饰一件,骑兽纹金珰形金饰两件,方形兽面纹金饰一件;1998年,在南京仙鹤观东晋墓也出土了一件蝉纹金珰。

冯素弗墓出土的蝉纹金饰

京仙鹤观东晋墓出土蝉纹金珰

除此之外,六朝社会动荡时,女性当中也有使用金珰附蝉的情况,比如宫廷女官或朝廷命妇。1960年,甘肃省博物馆等单位在敦煌新店台附近发掘前凉张弘妻氾心容墓,女性墓主氾心容头部出土蝉纹金饰一件,正是女性“金铛附蝉”的明证。

蝉有着特殊的蜕变规律与生活习性,古人认为活着时可惜学习它的文清廉俭信,而死去之后也应效仿它解脱飞升,沉睡数年甚至十数年而再生的灵性。如此吉祥之物,故而是贵族、文人心中的宝贝,常常吟咏,时时佩戴。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的是什么,小说突出了一种怎样的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从书名就能得知,主题内容是一个爱情故事,其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恋情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但直到他们老去却依然没能踏入婚姻的殿堂。很多朋友在看完小说后,依然不太明白这里面所讲述的“爱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把这段爱

  • 萨满祭司是哪个文化?什么职业?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萨满”,这个在全球人文文化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一部分人及其推崇,一部分则极其反对。萨满与其他的宗教或是文化有着截然不同,萨满的定义是非常模糊的,是以万物皆有灵为信仰,没有什么宗教组织或是特定的创始人,也没有庙宇,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礼仪或者固定场所。萨满是一

  • 十二章纹的含义是什么,十二章纹在古代服饰文化中的体现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十二章纹在古代代表着服饰不同的等级。据说十二章纹起源于舜帝时期,到了周朝,周公规定衣服上只保留除日、月、星辰外的九种掌纹。其中龙纹被称为龙衮,是天子和上公的礼服。不过秦始皇时期,他废除了章纹制度,直到东汉才又重新启用,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可以说十二章纹基本伴随了整个中国历史时期,是古代服饰文化非常重

  • 古人为什么在晚上结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现代人举行婚礼,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午的时间,到各地去参加婚礼基本上在时间的选择上都相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古人举行婚礼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傍晚,从时间上来看与现代就有很大的差距,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何古人举办婚礼都在晚上,为何不选择其他的时间?晚上的时间相对其他的时间来说是有什么更好的优势吗?今天就让小编带

  • 古代的教师节有什么福利?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教师节马上就要到来了,老师作为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在受到人们尊敬的同时,也承担着很大的责任,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对于老师一直都是很尊重的,教师节虽然是近代的产物,但其实类似的节日在古代就已经有了。那么古代的教师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教师们又有什么样的福利呢?古代的老师们都会如何度过教师节

  • 《汉书》第八卷讲的什么内容,《书痴》里的织女为何会在第八章出现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名叫《书痴》的故事。男主郎玉柱是太守之子,但他父亲为官清廉,一生酷爱读书,所以家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到了郎玉柱这一代,反倒变的贫穷,已经到了需要贩卖家中物品补贴生活的地步,但父亲依然不肯出售他的那些藏书。有一天,郎玉柱在读《汉书》,读到第八卷时,突然发现了一个美人剪纸,这个美人此

  • 老公最早是什么意思,历史上老公的含义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老公是指丈夫,据说,这种夫妻之间的称呼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不过古代“老公”最早并非指丈夫,其含义不止一种,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这里面的故事。其实“老公”最初是指太监、宦官,是起源于民间的称呼,但经过漫长的演变,最后才变成夫妻之

  • 娘惹文化属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娘惹和峇峇(ba,一声)是什么意思?近期《小娘惹》这部剧带着大家了解很多娘惹文化,其实峇峇和娘惹指的是混血儿。早年移民到马来西亚的中国人取了当地的马来西亚女子,他们的子孙后代,男的就被称之为“峇峇”,女的就被称之为“娘惹”。实际上根据“三代

  • 中秋国庆节祝福语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国庆节与中秋节都是我国重要的节日,在2020念里,中秋节与国庆节非常的特殊,因为这两个节日在同一天里,可谓是双喜临门。那么在这么一个特殊的中期国庆节当中,该如和祝福他人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祝福语吧,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中秋国庆节祝福语精选01、中秋月儿分外明,照得祖国一家亲。合家相聚祝团圆

  • 中秋节祝福语大全简短10个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秋风来到,让我们感受秋凉;月光洒下,将彼此友情照亮;月饼分开,我们一起品尝;人的心愿,一定要大声说出:中秋节快乐。中秋节马上就要到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那么在2020年的中秋节里如何祝福他人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带来一些中秋节的祝福语,一起来看看吧。中秋寄语中秋节祝福语简短8字10字大全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