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冰激凌和涮羊肉是忽必烈发明的?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冰激凌和涮羊肉是忽必烈发明的?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062 更新时间:2024/2/7 4:31:29

冰激凌虽然现在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可能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国外西方的发明吧,而涮羊肉也是很多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道美食,尤其是冬季吃涮羊肉,夏季吃冰激凌,都是这个季节非常让人喜爱的。不过这两样美食是如发明的,恐怕很多人还是了解的不够多,但是有人说这都是忽必烈发明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冰激凌是一种冻的奶制品,英为ice cream,很多人认为冰激凌的发明权归洋人所有。冰激凌最早是中国人发明的。相传,数百年前,中国人就知道将冬天结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块,储存于地窖,待夏天取出,同捣碎的水果搅拌后食用。元代开始生产冰激凌,为了保守制作工艺的秘密,元世祖忽必烈颁布了一条除室外禁止制造冰激凌的敕令。直到13世纪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才把冰激凌的制作方法带回意大利,后又传到法国和英国。

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一书中说:“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所谓奶冰就是在元朝人冰点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冰激凌,元人将平常食用的果酱和牛奶混入其中,这样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样,比冰块要柔软很多,入口即化。当年,英王亨利五世举行加冕典礼,用来宴请宾客的一种冷冻冰点心,被认为是最早的冰激凌。英王吃过这道冰凉清香的甜点后赞赏备至,后得知它源于古老的中国而敬佩不已。

古代“冷饮”种类多冷饮在古时被称为“冰食”。冷食的传统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这是当时的奴隶们唱的一首农事诗,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旧时的十二月和正月。翻译过来就是:十二月,把冰凿得通通的响。正月里,把它藏进冰窖。“凌阴”就是藏冰室。藏进冰窖干什么用呢?当时的富贵人家已知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更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横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可见当时冷饮制作的水平相当高。三国时期的藏冰之俗更盛。屈原《楚辞·招魂》有“华酌既陈,有琼浆些”之句,后面又提到一种“柘浆和瑶浆”。

柘浆,是甘蔗榨成的液汁;瑶浆,泛指用各种鲜果榨汁加工后的糊状冷食。这琼浆柘汁,可以说是现代的奶酪、冰糕、杏仁露及枇杷露的原始产品。唐代更开始公开出售冰制品,据《唐摭言》载,盛夏蒯地人卖冰于市,过路人热不可耐,人人都想一食为快。却不料卖冰者自以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结果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化了,蒯地人终于弄巧成拙,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元朝的创建者,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朝。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中华历史上能征善战的少数民族君主,还是一位美食家。

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诣,还颇有点“冰火两重天”呢。

说起蒙古族,大家的印象必定是蒙古包,悠远的长调,碧青草原上剽悍的驯马人。蒙古族的美食,多以奶食和肉食为主。作为蒙古人的首领,忽必烈也非常爱喝牛奶。忽必烈率部灭掉南宋称帝之后,以大都(今北京)为都城,当时的大都风貌同草原上大相异趣,夏季天气酷热,生鲜食物保存十分不易。

这对喜爱喝奶的忽必烈和蒙古贵族来说实在是件恼人的事:新鲜的牛羊奶,放几个时辰就变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忽必烈灵机一动,想到在牛奶中加入冰块,以延长牛奶的保存时间。

这个无心之举却让忽必烈有了意外发现:牛奶和冰块融合之后的“奶冰”味道比鲜牛奶更鲜美,后来忽必烈在“奶冰”中又加入了蜜饯、水果等佐料,使“奶冰”的颜色更鲜艳,口味更好。此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到中国旅行,受到忽必烈的接见与赏赐,忽必烈兴高采烈地把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赐给马可·波罗,马可·波罗便将它的制作工艺带回欧洲,经过改良,形成如今受人喜爱的冰淇淋。

说完了“冰”,再来说说“火”。大家都知道,蒙古草原盛产牛羊,马背上长大的忽必烈,自然也是以牛羊肉为主食。传说南宋末年,忽必烈率军南下远征,经过几天的激战,三军将士都人困马乏,思乡情切。这时候,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故乡一望无际的草原和肥壮的牛羊,想起在家乡同战士们一起烤羊肉的情形。为了提振士气,他命人从附近村落找来几只肥羊,并吩咐厨师马上烧火烤肉。

谁知,正当厨师准备烤羊的时候,探子飞马来报,敌人正在逼近。听说要烤羊,士兵们的馋虫都被勾了起来,哪有心情打仗呢。看到这种情况,忽必烈暴躁极了,在帐内大呼小叫,让厨子马上上羊肉。厨师们听说之后,个个都吓出一身冷汗。忽必烈性格焦躁,在军中令行禁止威风八面,谁如果得罪了他,一分钟人头落地。

况且现在战事危急,如果因为一顿肉延误了战机,几个厨子都会性命不保。可是,吃过烤肉的人都知道,古法烤肉动辄几个时辰,片刻之间,怎么能上桌呢?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厨师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进锅里,等肉色稍一变白,就立刻捞到碗里,撒上细盐,送给忽必烈。

忽必烈狼吞虎咽地吃了几碗,连连说好,翻身上马杀退了敌人,获得一场大胜。在庆功宴上,忽必烈又想起了当时的羊肉,让厨师再依法炮制来分给将士们。众将领也对它赞不绝口。厨师趁机请忽必烈为此菜赐名,忽必烈想了想,说:“干脆就叫涮羊肉吧。”一道风靡祖国大江南北的名菜由此得名。冰淇淋和涮羊肉,一冷一热,都与忽必烈有关。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为何现在的歌手都喜欢出古风歌曲,人们也喜欢古风歌曲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吴亦凡出了一首叫《贰叁》又是一首古风歌曲,看样子和歌名都是的,再结合上一次的《大碗宽面》,再到现在网络上都比较盛行的很多古风歌曲都不错,也真的挺多的,那么我们就想问问,最近怎么非常的流行这个古风歌曲了,这个歌手也爱出,而且网友也爱听啊,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闲

  • 斋在古代什么意思?古人给书房起名为什么喜欢用斋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斋”这个字,可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僧人、道人吃的斋饭,也就是素食。不过“斋”在古代还有另一个意思,会常被用来当做书房或者商店的名称,在古装剧中就经常能看到一些书斋、新斋这样的名字,当然现代也有很多用“斋”命名的地方。不

  •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作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最近在网络上十分流行,这句诗的确能让人很快产生一种孤寂低沉的情绪,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而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韦应物诗歌创作的特点就是平和之中带有悲愤,或有消极的感情,但更多的是表达一种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心里。他也被认为是唐朝艺术成就颇高的诗

  • 八大碗是哪里的特色菜?有什么历史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八大碗的时候,可能在前面再加上一个“满清”,也就是满清八大碗,这样一说,八大碗的来源大家就都知道了,这就是清朝时期出现的一种菜品。那么,八大碗到底是什么时候才流行起来的,在最初又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吃得到的呢?后来又是如何流传到了民间的,民间又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八大碗是不是

  •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说的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家还是经常性听说的,这个现象也非常的好,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呀,这个这个现象是朝代的呢?现在这样的现象反正是少了很多的,但是在故事这个现象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有的,所以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到底是哪个朝代的呀?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翻开史书,中

  • 大义灭亲什么意思?大义灭亲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可能会经常在剧情中看到“大义灭亲”这四个字。在古代,特别是皇室贵族中,的确会经常发生大义灭亲的事情,为了夺嫡兄弟相残的事件数不胜数。例如唐朝初期就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不惜弑杀大哥李建成还有李元吉,最后李渊禅位李世民成功继位。这次就为大

  • “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下一句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古代,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往往女人就只是男人的附属,天生就注定了无法与男人享受同等的权利。有句顺口溜是怎么谁的:“自己的老婆自己的驴,自己打来自己骑”。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女子的地位是有多么的低下。尤其是在婚姻问题上,只有男休女的情

  • 道家九字真言是什么?有什么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可能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或者在一些作品当中看到过“九字真言”,而且每一个字还伴随有一个手印,看上去很神奇,也非常的“中二”。而这个九字真言,其实是从道家的九字真言当中演变过来的。道教我们知道,是一个我国本土的宗教,又是从道家学说当中发展而来,那么道家的这

  • 一身缂丝衣服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缂丝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一般人还真的不知道这个东西,如果对丝绸非常的了解的话,这个缂丝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其实缂丝非常的珍贵,是丝绸中的精华,那么有的人想买的话,这个缂丝多少钱呢?还有这个缂丝衣服多少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缂丝价格的其实高得离谱,如果一身都是缂丝的话

  • 萧伯纳名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世界上著名的幽默与讽刺语言大师,那就不得不提到萧伯纳了。萧伯纳就跟咱们国家的鲁迅一样,讽刺起人来都不带脏字的,换成现在流行的与来说的话,他俩都是段子手。而且很巧的是,萧伯纳与鲁迅的关系非常不错,两位是好朋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萧伯纳的名言。1.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