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大寒有哪些传统习俗?

大寒有哪些传统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4/2/14 9:00:05

在农村,冬至节气之后数九开始,也就是一年中最为寒的时间到了。众所周知,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二十四个,也就是最后一个节气。那么大寒有着什么传统习俗呢?大寒的典故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大寒是“极寒”的意思吗?

首先,在农村说到“大寒”总是离不开“小寒”,这就像一对矛盾体,就好比小暑、大暑一般!就字面的意思来看“大”与“小”的对比,也就是“极寒”的意思!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通过多年的数据监测,一般小寒的气温会比大寒的气温低,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气温的高低主要是太阳照射地面后的热量多少的反映,俗话说“冬至一阳生。春生冬至日”,随着太阳由南回归线往北返,北方接收到太阳照射的时间h会慢慢的变长,白昼也开始变长,对于大寒来说,随着太阳由南回归线赤道移动,自然会比小寒接受到更多阳光的照射,自然气温会稍微高于小寒,这也算为“小寒胜大寒,平不稀罕”的道理!

大寒有何习俗还冷吗!

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的一个节气,因此,在农村大寒节气里村民都在准备年货,尤其是今年立春正好是除夕,因此,这大寒节气的半个月里是置办年货最为关键的时间,在这之间,很多村民都会写好春联,买好过年的年货,以及一些杂货,也会置办一些新衣服!其中,“小年”也在大寒里,因此,在农村也有送灶的习俗!不过,在小编看来,“进了腊月就是年!”整个大寒节气里,美食总是逃不掉的,而且还会去赶大集,体会农村新年的热闹景象!

大寒节气后还会冷吗?在农村俗话说“春打六九头”,大寒后也就到了“立春”,立春后天气逐渐转暖,气温也会偏暖!在农村有“鞭春”的习俗,也预示着忙碌的春耕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寒典故

今天是大寒节,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古书云:“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是农历二十四节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偏僻的小山村,四周被重重大山包围,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连接山外。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冬天特别寒冷,每当北方寒潮南下时,北风冷凛,寒风呼啸,气温骤然下降。大寒时节,天空常下着大雪、冻雨。雪后的大地被冰雪覆盖,银装素裹;山上的树木楠竹被冰雪压得弯了腰,不时发出“啪、啪”的响声,在寂静的夜空传得很远;瓦房的檐口倒挂着长长的冰凌,晶莹透亮;疏松的地下长着冰笋,踩在上面发出“吱嘎”的响声;水面结着厚厚的冰,胆大的孩子在冰面上溜冰嬉戏……,山里人一家老少围着灶膛烤火御寒,听老人们说着他们小时候冬天滴水成冰的古老故事。

进入新世纪后,天气变得比过去暖和,家乡也很少下雪,难得见到那一片天寒地冻的美丽景象了。只有选择在极寒的天气登上南岳衡山之巅去观赏雾淞,偶尔感受一下儿时冬天的景象。

大寒节期间,山里的男人们带上劳动工具来到逝去先人的坟地,把坟地的灌木、杂草等杂物连根一起清除,收拾干净后,在坟堆上培一层薄薄新鲜而干净的黄土,说是给先人盖“新被”。大寒节以外的其他时间,先人的坟地是绝对不允许动土的,否则不利子孙后代的安康发达,这是当地人一条不成的规矩。

大寒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也是山里人少有的清闲日子。这时便有另一件大事,那就是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山里人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做粑粑,置办年货,准备欢欢乐乐过大年。粑粑的做法是把糯米和粳米(高粱)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在大水缸里浸泡二至三天,淘洗干净后,用大碾子把原料碾成粉沫,在米粉中冲入开水,把米粉搓成砣,然后放到梨木做的模子中印花,再放到蒸笼中蒸熟,凉干后就成了粑粑,平时用于招待客人。粑粑可以油炸、煎、水煮,也可放在火上烤着吃,香糯可口。把粑粑保存在装有山泉水的坛子中,半年都不会腐败。还有祭灶神(当地人说管理灶的神灵)。传说腊月廿四日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一家人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山里人用柴火做饭菜,灶屋(做饭菜的房子,现代人叫厨房)经过一年烟薰火烤,到处都沾满了黑色灰尘。家家户户趁灶神离开之际,赶在小年后至大年前这段时间将灶屋里外打扫干净。在新年初一清晨,一家人备好三牲祭品,迎接灶神回归,祈求新年降福免灾。祭祀灶神时,女人是要回避的。

大寒来了,春节快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写大寒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后的一个节气,所以这个节气也颇有意义。在古代,很多文人都很喜欢写诗来描写大寒,用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当中对大寒的情感。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12首描写大寒非常不错的诗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苦寒吟》【唐代】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 小寒有哪些传统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马上我们也将迎来24节气中的小寒了。在我国农村,每一个节气都饱含了很多老百姓的期盼,老人们往往能通过借助节气的天气变化来预测来年的抽成,对于小寒节气老说,俗语“小寒不寒,清明泽潭”则表达了先辈们对于“倒春寒”的一种担忧。如今小寒马上要

  • 写小寒的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在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兵团。所谓的小寒指的就是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大寒是比小寒要冷的。在天象记录当中,小寒却要比大寒寒冷一些,可以说小寒就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寒冷的节气了。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十首描写小寒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1、清远舟中寄耘老【宋】苏轼小寒初渡梅花岭,万壑千

  • 西游记中巨灵神的实力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西游记这部小说当中,前半部分孙悟空与天庭的诸位天神是斗智斗勇,故事非常的精彩,也很深入人心。在众多的诸神当中,有来自天上的,也有来自地下的,对于这些天神的认识,我们大多数是来自小说的剧情或是一些民间地方的信仰。其实他们的来历和真正的传说我们仅仅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来说一位在小说中战斗力很弱,又爱逞

  • 西游记巨灵神的真名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不论是在《西游记》的小说当中还是在影视剧当中,在最开始的孙悟空反下天庭,在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之后,托塔天王李靖便奉玉帝的命令,带着十万天兵下界捉拿这“妖猴”。在捉拿的过程中,巨灵神无疑很精彩的出场了。不过在《西游记》里,好像巨灵神也就出场了这一次

  • 西游记巨灵神为何要隐藏自己的实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西游记中的巨灵神,恐怕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孙悟空在大脑提昂的时候,十万天兵下界清剿花果山一战中,最脓包的天兵天将恐怕就是巨灵神了。不过据说巨灵神在此战当中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实力,隐藏了自己的实力。那么这是为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86版的《西游记》,从巨灵神的造型印象深刻:一头的卷毛,两个大

  • 西游记当中赤脚大仙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西游记大闹天宫领衔主演的是孙悟空,而幕后的策划就是玉皇大帝,而天庭中的诸神只不过是被随意摆弄的一群体现木偶罢了。就比如说七仙女在蟠桃园故意激怒孙悟空,引诱孙悟空去蟠桃会搞事情。老君故意让兜率宫门户大开、开门揖盗,让孙悟空吃尽极品仙丹。而我们极容易忽略的是赤脚大仙,认为他的作用不过

  • 西游记赤脚大仙为沙僧向玉帝求情,为何玉帝答应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西游记》中的赤脚大仙,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这是在西游记中难得的好神仙呀。这个好不是指赤脚大仙要比其他神仙多做了多少好事,而是指他的为人方面,绝对算的上是心胸开阔,胸无城府,是很少能碰到的豁达神仙了。不要觉得神仙修行亿万岁月,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他们就一切看开了,实际

  • 二十八星宿叫什么名字?各自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是从古代的天文学发展而来。原本是古代天文学家们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而将天空划分出来的二十八个星区,后来逐渐被各个时期的文学家们运用起来,写进了小说里面,所以二十八星宿就带有了一些神话色彩。那么,你只懂二十八星宿分别叫什么名字吗?它们各自的名字又有什么来

  •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名字是谁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在历史上拥有非常大的名气,至今依旧是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而这种古代修建的建筑,都会有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故事,那么岳阳楼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岳阳楼这个名字又是谁起的,为什么要起这样的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岳阳楼的历史,看看它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大家都知道岳阳楼,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