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主教在中国为何发展不起来

天主教在中国为何发展不起来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180 更新时间:2024/1/22 16:34:43

我们都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这三个宗教均发祥于亚洲地区,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随着战争、商业活动、移民、文化交流等等,推广到了广到了世界各地。其中基督教主要传播于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西亚、中亚、南亚和北美一带,佛教则主要传播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三个宗教的信徒遍及全球,目前占世界信教总人数的72%左右。

一、基督教文化浪潮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三次外国思想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佛学,亦即佛教。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在中国待了三百年,根本不起作用。后经魏晋南北朝几百年动乱,包括西晋东晋之际即第四世纪的五胡乱华,佛教突然间非常受人欢迎。直到唐代禅宗产生,佛教从公元二世纪到公元八世纪的800年时间,才在中国生根并实现中国化。

外国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第二个浪潮是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在唐朝就传入中国,经历宋、元、明、清各朝直到近现代,1300多年。但信奉的人却很少,据解放初期统计,基督教徒在我国只有270万人。

第三次是现代西方思想的浪潮,包括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到现在将近一个世纪。

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才激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佛教能在中国生根,而基督教在中国传播一千多年,教徒才300万人左右?

二、基督教的教义和教派

基督教是自公元1世纪中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核心的各个宗教教派的总称。有教徒10亿以上。

基督教发展至今已有数百个教派,大教派有天主教(罗马公教)、正教(东正教)、新教(耶稣教)三个,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一带,叫耶稣基督,以《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为经典,称为《sj》。

公元1世纪,源于巴勒斯坦的基督教逐渐流传于罗马帝国全境。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改迫害为利用,于392年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欧洲中世纪时,基督教正统教会曾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并将哲学、政治、法学等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与此相反,一部分农民、平民和市民也利用该教异端教派作为旗帜和组织纽带,发动反对封建的斗争。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东部自称正教(东正教),西部自称公教,中译天主教。公元16世纪,西部教会又发生了分化,出现了脱离天主教的一派势力,称为新教。新教后来又不断分化,形成繁多的派系。

基督教认为:上帝(天主)创造了世界,是世界的主宰者,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临人间,救赎人类。人类有与生俱来的“原罪”(从始祖开始就犯了罪),所以要受苦难。只有信奉上帝,听从耶稣基督的安排,虔诚祈祷忏悔,趋善避恶,死后灵魂才可上天堂,否则,就要被抛入地狱。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劝人为善。

基督教宣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教义,其基本信条是“除上帝以外不得崇拜别神”。

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二者的教义有很多区别,但仅从生活规定来看,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不准结婚,基督教的牧师可以结婚。但有消息称,西方有一百多神父也发表宣言,纷纷要求结婚。看来,宗教的禁欲主义也正在被冲破。

三、基督教在中国成不了气候的原因

基督教曾先后四次传入中国,但都成不了气候。

第一次在唐贞观三年(635),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沿着开放的丝绸之路传至京师长安,时人称之为“景教”。这个教派传入中国的时间,与中国的唐玄奘到印度取经的时候差不多。从太宗到德宗的六个皇帝对景教都礼遇有加,使景教“法流十道,寺满百城”,兴盛过一段时间。可唐朝中期以后,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皇帝发布诏令禁佛,强迫和尚、尼姑还俗26万人,景教也受牵连,基督教中断了在中国的传播。

第二次传入中国在元代,时称“也里可温教”,信徒三四万人。公元1315年,全国也里可温掌教司多达72所,后随元朝灭亡而再次中断。

第三次传入中国是明代中叶。1582年,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来广州传教。1600年,利玛窦广结天下名士,传授科技知识,以汉文写作传教书籍。徐光杨廷筠李之藻等名流相继皈依天主教,天主教发展迅速。明末清初,全国28个城市设有天主教堂,康熙三年(1664年),教徒达16万人。这一时期,基督教在华的传播颇有生气,有力地促进了西学的东传和东学的西渐,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新阶段,可是,公元1715年,发生了不愉快的“中国礼俗之争”,罗马教廷禁止中国教徒祭孔尊祖,康熙帝遂下诏禁止天主教,此禁令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时期(1840年),天主教在中国陷入绝境,但在民间仍有一定市场。

第四次传入中国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之后。1840年以后,在帝国主义战舰、大炮的保护下,基督教、天主教作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工具,利用不平等条约得以有较大的发展,中国人民被迫进行反洋教斗争——准确地说,应是反洋教侵略的斗争。从鸦片战争起一直到义和团运动期间(1840—1900),60年间全国共发生大小教案400余起,这些教案无一不以教会恃势强占民房、欺压百姓为导火线。例如:

1863年第一次重庆教案,因法国天主教强占重庆长安寺而引起,斗争锋芒直指法国教士、川东主教范若瑟。迫使法国天主教让出长安寺,“另行卜地修建教堂”。

1865年2月和1868年11月,相继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酉阳”教案,反对法国天主教司铎(神父)凌辱乡民、设立炮台、横行霸道。

1886年发生第二次重庆教案,反对美国教会在重庆城西鹅项颈、英国教会在丛树碑修建教士住宅。市民在愤怒中焚烧白果树教堂,捣毁教会水鸭凼学堂及教士住宅。

基督教从唐朝算起,传到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可是它没有连续下去,中间中断了好几次,到解放初期(1950年代初期)的统计,教徒只有270万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任继愈先生分析基督教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传播与发展的原因:一是它的教义强调只能拜上帝,不能拜祖先,与中国传统民族习惯相抵触;二是基督教是靠着大炮进来的,传教士在中国干了一些坏事,激起人民不满,中国人民被迫进行反洋教斗争。

近代基督教传入中国,和历史上从外国传入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迥然不同,它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而是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组成部分和殖民工具。

解放以后,我国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在我国基督教和天主教各派教会中的侵略势力逐渐被消除,外国神父(甫)纷纷出境。爱国天主教徒,响应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发起“自治、自养、自传”的宗教改革倡议,纷纷召开座谈会,发表天主教徒自立革新宣言,割断教会与帝国主义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认真落实,迎来了中国宗教的黄金时期,也进一步在天主教界落实了政策,如重庆市正式开放宗教活动场所76处,其中天主教开放活动场所26处。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春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春分有哪些风俗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后天就要迎来春分节气了,春分是农耕的重要时节,大部分的越冬作物将要进入生长阶段。现在的年轻朋友,可能对二十四节气不是很了解,那这次正好跟大家讲讲有关春分的含义,还有在这一天中有哪些风俗活动。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反映出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节奏,如果细心研究的话,便能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也希

  • 椿萱并茂用来比喻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椿萱并茂这个成语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很多人也都看到了,这个成语虽然比较复杂,但是用的人非常多,那这个椿萱并茂话说是用来说明这个椿树和萱草都茂盛,但是这个成语也有现实比喻的,那么椿萱并茂又比喻什么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学习看看!1、椿萱并茂用来比喻什么椿萱并茂用来比喻:父母都

  • 小语种难度排名,哪个语言最难学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在很多小语种专业当中,这是文科生都很青睐的专业之一,尤其是女孩子,选择会更多一些。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迅速发展,小语种的人才需求呈现出了井喷式的态势。但是小语种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好学,年年都会有很多考生头脑一热报考了小语种专业,却没选好适合自己的那一种导致中途放弃。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下小语种最难

  • 中国人最容易学的外语是哪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在地球上,有着224个不同的国家,全世界不同的语言高达7000多种。而在着数千种语言当中,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被世界公认为3大最美语言。那么在世界众多语言当中,哪种语言是中国人最容易学的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跟大家解析解析吧。1、中国人最容易学的外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容易学习的外语就是英语了,原因它的

  • 空中码头打一江苏城市答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字谜谜语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谜语有的时候还是比较难的,但是在你知道答案的那一刻成就感也非常的高,哈哈,真的非常有意思的。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个谜语是说的,空中码头,是打的一个江苏城市名字,那么答案会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揭秘!1、空中码头指江苏哪个城市空中码头指:连云港。并不是指香港,所以

  • 中华传统文化有多美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数千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宝贵文化和遗产,更是涵养了中国人的志趣品格。传承600年的昆剧;高山流水的古琴;一字见心的书法;方寸天地的篆刻,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着专属于地区传统的美,就是这些组成了一道道中国传统美。那么,你的家乡有着怎样的传统?传统文化向我们展示了一辈又

  • 儒家为什么在汉朝得到重视,浅谈儒家兴起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儒学应该是国人最熟悉的思想学派,就算你没看过《论语》、《孟子》,肯定也了解一些其中的典故。其实儒学早已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这次就准备和大家谈谈儒家在古代是如何渐渐得到重视,此后成为最盛行的学派。儒学和儒家在定义方面还是有区别的,儒学是指学说,而儒家是一个阶层,两者并不是指同一件事情。最后欢迎大家

  • 威尼斯画派三杰是谁,哪三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威尼斯画派,这是诞生于欧洲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新画派,乔尔乔内和提香的绘画为此画派的主要代表,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鼎盛画家的精华,但在色彩上有着大胆的创新,使画作更为生动明快,同时人物背景的风景比例更大。乔尔乔内的著名作品《沉睡的维纳斯》、《暴风雨》等;提香的著名作品有大型壁画"圣母升天"

  • 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道基督教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就先从历史开始说起。即使是西方史学家来看,耶稣之于基督教就像是太上老君之于道教,在耶稣的有生之年并没有将基督教做大做广。基督教真正从西方兴起,然后发展到犹太教开始保留镇压基督教的文献时,已经到了公元300年以后,到公元600年历史文献中的基督教才逐渐丰富起来。而基督教进入

  • 春分竖蛋的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时节马上就要都爱了,在古代这一节气还被称之为“日中”和“日夜分”,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国各地的昼夜几乎都是一样长的,也就是说昼夜平分。在农耕文明时代,天文气候现象的变化对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春分也十分受民间重视,出现了很多春分节气话习俗,下面就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