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54 更新时间:2024/2/25 6:03:36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了,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其实这一首的诗的名字叫这个登鹤雀楼,那么这个鹤雀楼和黄鹤楼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到底是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一起来学习看看!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哪个省的风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山西省”,并不是这个湖北省哦,湖北省是黄鹤楼,这个写的鹤雀楼,所以一定不要弄错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是山西省!是山西省!是山西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讲的是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的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含赏析

《登鹳雀楼》

作者: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3、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尹东柱的诗,数星星的夜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诗人,似乎总是与悲剧相关联,不论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芈原,或是儒雅痴情的徐志摩,又或是有生不得志只能寄情于山水的李杜、乐天,还有死于绝望中的海子和顾城,多少才华横溢却无法平舒心意的天才诗人总是以悲情告终,这或许是诗人天性浪漫不肯妥协于世俗的肮脏,也或许是

  • 大年初五迎财神祝福语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正月初五请财神,家家户户财源滚;正月初五神进门,五谷丰登福满门”。大年初五是春节期间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过年有着很多禁忌的习俗,而过了初五这一天就全全部破除了,因此这一天也可被称之为“破五节”。那么在大年初五这一天有哪些讲究呢?迎财神怎么迎?有哪些迎

  • 雨水节气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到来就意味着春天马上就要来临了,大地马上就要回春了,天空会降下阵阵春雨,有一种春季盎然的感觉。那么大家知道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含义是什么吗?是怎么由来的?有着哪些特色?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1、雨水节气特色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

  • 五路财神都是谁,五路财神是哪五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不是初五嘛,很多人都在接财神,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初五到底要怎么接财神呢?话说接财神好像是接五路财神啊,那么这个五路财神到底是哪五路呢?这五路财神分别谁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1、五路财神具体指什么五路财神其实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神,这可能是受到了五行观念的影响,认为天地广阔,财宝当

  • 为什么说十五月亮十六圆,这句话有什么依据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听过依据俗语,那就是“十五月亮十六圆”,一般情况下,在元宵节的那一天月亮并不是最亮最圆的,然而是在第二天的时候才是。正因为如此,这句俗语也就这样传下来了。可是这是为什么呢?本来不是十五看月亮吗?为什么变成十六圆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为什么说十五

  • 元宵节祝福语八个字2021最火(适合发朋友圈以及老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元宵节的事情,元宵节当然少不了祝福,那么这个元宵节的八字祝福语哪家强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介绍,包含了2021年最火的,也有比较适合发朋友圈的,还有送给老师的,反正也就这么一回事了,轻轻松松的,简简单单的,嘿嘿!一、2021最火八个字元宵节祝福语1、春来人间暖,节来万家圆。2

  • 元宵节最佳赏月时间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想必大家应该都已经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上了祝福。但是在元宵节除了送上祝福,阖家团圆之外,还有一件事是非常注重的,那就是赏月!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一年之中,月亮最圆的时候就是元宵节!那么在元宵节最佳赏月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最佳赏月时间&ldquo

  •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元宵节的唯美句子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我们炎黄子孙一直在路上,所以元宵节也一定要重视起来。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些这个元宵节的诗词佳句了,还有这个元宵节的一些唯美句子,感兴趣的可以看一看,学一学,用一用!一、元宵节的诗词佳句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2、今年

  • 酿酒之后隔日香打一字,酿酒之后隔日香字谜谜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中国的灯谜,那真的就是这个博大精深啊,内容太多了,而且也非常的有意思有趣味,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一个灯谜,那就是酿酒之后隔日香打一字,那么这个酿酒之后隔日香到底是打的一个什么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1、酿酒之后隔日香打一字酿酒之后隔日香的字谜是:酥。并不是晒。重要事情说三遍是:酥!酥

  •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相信大家有应该都知道,在中国的节日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很多人都只知道上元节是元宵节,但是其实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那么关于这个“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都是什么时候呢?这些节日都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