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儒家思想对古代统治者产生了哪些影响,浅谈《论语》的两面性

儒家思想对古代统治者产生了哪些影响,浅谈《论语》的两面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73 更新时间:2024/1/26 1:21:08

《论语》应该是儒家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这部语录很好的总结出了孔子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等。可以说《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不过和古人相比,某些方面的观念已经淡化很多。在古代,《论语》不仅是重要的文化思想,也是各朝统治者用来教化万民的工具,所以《论语》是具有两面性的,在不同的环境下能起到不同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理解《论语》中的内容,也是一门学问。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初读《论语》,从吟哦讽诵到释经解义,孔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折射的其实是人的情感,柔和,包容,而山则象征着理性坚毅。仁人志士寄情于山水是因为山水是一面镜子,可以涤荡心灵,审视古今。“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则诉说了真正的交友之道,一直以来我们对朋友都是来者不拒,以至误交、滥交,对朋友的认知也在日渐模糊。

记得冰心老人曾对朋友有过如此认知,“昨夜我从夜中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所谓益友,不过如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让我们明白何谓持正守方。所谓“和”不是一团和气,是出于对辩论者及另一观点的尊重。而不认同则是对道义的坚守,于庭堂坦荡,绝不为私心私利蝇营狗苟,所谓君子即在方圆之间。

《论语》中曾皙论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不仅是个人情志的极致体现,更是天下大同“桃花源”的折射。所谓的仁政,礼制,不过是政客的论谏,君主的手段,但归根结底在百姓身上实在是再平凡不过的“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人生情趣,是大道至简的无境之境。

从学习之道,再到交友之道,人生哲理与政治主张,据书上引经据典的解释,并未有什么悖论。我想,古之士子狂士都尊仲尼为夫子大概是可以理解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这一点上,孔子足以当得起中华上下几千年来所有人的老师。朝闻道,夕可死也。所谓道,即是人立足当世的尺量法则。由此可见,不是说孔子改变了上万年来蛮蒙尚未开化的愚民的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孔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看周润发演的《孔子》,本以为会拍成小人物的逆袭之路,成为妖魔化的爽文。没想到它高度还原历史,从富户的侍从到管理仓库、做老师,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别人笑他惶惶如丧家之犬,他亦欣然。被围于陈蔡,忍饥受冻亦坦然。他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被误解,被拒绝,但他用一生去追求,去实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电影很沉重,人物却因此更真实。孔子在当时算不得什么大人物,受尽了小人物该受的冷眼与嘲笑。却让人思考,从个人价值来看,究竟什么才算得上大人物呢?读孔子,我想起了屈原,同样的境遇,屈原决定身死成全他的价值,而孔子则从未抛弃他的信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他的处世之道是圆的,隐去了大争之世下礼乐崩坏,政苛民暴的倒刺,但他内心的那把尺从未弯折。世味浓淡,他无欣厌。他的坚持即使从未被认同,也不会屈于内而谄于外。屈平有气节,孔子也不是懦夫,只是任何时候,活着要比死亡容易太多。比起在高岭上生长的玫瑰,在淤泥中绽放的蔷薇更能彰显生命的价值。

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宋代大儒朱熹曾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历史角度来说,孔子即是儒文化的一个缩影,他的意志和所推崇的道代表了人民对于百姓善良友谅,社会有礼法秩序,“和”的美好愿望。所以我想孔门七十二贤及门下三千宾客追随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是对社会与人的一种如梦似幻的伟大构想。

它也许不惊世骇俗,却永远无法实现。结合春秋战国时代背景,逐鹿天下才是诸侯霸主长远的梦想。以礼治国或许可以赢得一时的民生安稳,但却终将被强兵悍马所征服。《史记》有载,春秋时期,一卫国国君在国家内乱与长久的战争拉锯中不堪百姓受苦,面对强国兵临城下,他率臣民肉袒牵羊而降。为百姓免受战乱流离之苦,卫君放弃了家国大义,却换取了更多人的长生。

也许我们会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家国大义?然而答案在不同的时代亦是不同的。长久的分裂中,武力与利益才是统一的制胜点,也是霸主们目光久久注视的地方。这就注定了孔子永远不被受到重用,他被排挤,被打压,甚至多次险遭杀害。周游列国饥不饱腹,可是他永远克己复礼,无论顺境逆境都和弟子保持舍生取义的精神,不怨不怒。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比起那些在庙堂上受人供奉,不苟言笑的圣人来说,夫子更愿意做有血有肉与民同乐的老师;比起成神成佛成先知,他更愿做一盏点亮黑暗长夜的灯。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有多大,在当世被轻辱怠慢,却可以让后世人都记住他的名字,尊他为圣贤?大概也只有孔子们这样的人了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论语》,孔子不再是人们宣扬膜拜的圣人,而是一种精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他的追随者,成为‘礼义仁智信忠孝恕悌’这种精神的追随者。它不再是被古代君所利用的统治术,也不再是牛鬼蛇神口中压迫人民的帮凶,它是中华文明开源以来的砥柱,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根。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自谁,揭秘帝王手中的杀生之道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应该在书中或者古装剧里经常能看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也表明了古代皇帝对臣子掌握着杀生大权,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要是哪天惹到皇帝不高兴,恐怕会小命不保。不过你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出自哪里吗,还有这种思想到底给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种影响

  • 儿童节的来历简短(含20字到100字版本)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儿童节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因为人人都想过,但是但是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这个儿童节的,其实儿童节的设立是非常非常有原因的,其中的故事也非常的悲惨的,那么具体事件是什么事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下,小编给大家收集了很多这个儿童节来历的各种版本了,有这个20字-100字系列的,欢迎大家试

  • 儿童节的真正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这马上就到了这个儿童节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小编反正是非常期待的,谁还不是一个儿童呢?小编也是一个大儿童了,所以对于这个节日我们还是有理解理解的,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儿童节的真正的来历是什么呢?儿童节的真正由来是什么呢?儿童节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儿童节的真正由来六月一

  • 得饶人处且饶人出处,背后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应该在很多地方都有听过“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虽然日常中被提起的比较少,但绝不会陌生。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意思是待人宽容,为自己留有余地,相信也是不少朋友为人处世的信条,在生活里如果能谨记此话,的确会帮到我们很多。不知道大家好不好奇,这句话背后的一些典故故事,以及出处,要是

  • 六一儿童节短诗歌20字3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这不马上要六一了,很多家长都在问这个儿童的短诗歌不好找啊,要么就是那种非常非常长的,这个不适合儿童读了,要么就是那种比较复杂的,其实不要紧的,小编已经给大家收集了20个字30个字,比较短一点点的关于这个六一的儿童节短诗歌了,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学习学习了!六一儿童节短诗歌20字1、[花蕾]公园里万紫千

  • 六一儿童节短诗歌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这不知不觉也快要到这个六一了,所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六一不管是大儿童还是小儿童,都要记得过个好节日啊,最近也有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这个六一儿童节的短诗歌,那么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速度来读读吧!六一儿童节短诗歌大全一妈妈贴一颗美人痣在女儿五岁的额上同时也贴进了自己的

  • 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什么意思,鬼谷子此言有何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出自《鬼谷子·谋篇第十》。很多人不理解此言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是告诉世人,凡事都要掌握主动权,学会控制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控制,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如果一直让对方行事主动,那危险就要来临了。当然,此言在当时主要是用在战场上,不过后来也有人吸取精髓

  • 隗氏全国有多少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百家姓中有没有“隗”这个姓啊,还有就是如果有的话,这个隗氏在全国又有多少人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百家姓中是有“隗”这个姓的,隗氏全国有多少人呢?目前是没有人统计过的,但是有人说应该有个10万左右,

  • 过仙桥是什么意思,过仙桥有哪些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不同时期,丧葬习俗也会略有不同。那在宋朝,有一种特殊的葬墓习俗名叫“过仙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时有的夫妻下葬后,会在两个墓室中间开一扇小窗,这个就叫过仙桥,其中还包含了比较特殊的含义。相信各位都十分好奇,过仙桥到底是有哪些讲究,又有哪些寓意,想了解的话下面就一起来看

  • 肉孜节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肉孜节是什么节日,小编也还真的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节日了,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在了解了这个节日之后你会发现这个节日还是非常有故事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肉孜节是什么意思,还有这个肉孜节的由来和风俗,有想知道相关内容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肉孜节是什么意思肉孜节其实就是伊斯兰教里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