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与道教有缘的人征兆盘点

与道教有缘的人征兆盘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19 更新时间:2024/2/7 4:28:48

说到道教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教派也还是人气非非常足的,而且相对于现在的佛教来说,道教更加的不谙世事的感觉,商业化很少,所以感觉道教才是真正的道教了,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自己想入这个道教,那么一般与道教有缘分的人应该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来盘点看看,说不定你就是道教的有缘人了!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顺道者昌,逆道者亡,哈哈,其实还是说的太严重了,意思就是顺应道家还是有好处的呀,那么这个与道教有缘的人征兆会有哪些呢?

其实这个问题上面已经做出解释,只要你想入道教想和道教有缘分,那么你就会和道教有缘分,因为只要你想,就占有主动地位,你就会去学习,去看道教的一切相关的东西,最近你会发现,你就融入道教了,所以还是挺有意思的哦。

入道教的好处

1、信仰道教让我们不再迷茫

作为道教信仰者,则是以《道德经》为圣典。相信一个无所不能、不生不灭,不动不静,化生万物,生命之源的“道”。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但是这个无形无像的“道”,不能让人们感到空洞而虚无。

2、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为什么说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因为道教除了让我们信仰最根本、最高的“道”,还要求我们要做好事,要帮助人。道教主“济世利人”,“度已度人”。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在本质上不是单独生存的,他是相互合为一体,道教认为“万物为一体”。认为生命都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人,不能伤害别人,如果伤害到别人,也等于伤了自己。在道教中,信仰很虔诚的人,都是修行很高的人,都是道德水准很高的人,他们不会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情。相反,他们会更好的帮助人。也会让这个世界更有爱心更有慈悲心,让这个世界更和谐。因为有道德的,他们的道德观念不会只局限于人类,他们的道德观念是以整个自然界为主。在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中就有讲:“昆虫草木犹不可伤”观点。认为除了对于人类要有慈悲的思想与行为之外,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生命也应该慈悲,不能轻易的伤害它们。因此,道教界会积极的为社会做公益事业,会为灾区捐资捐物。同时也会加强自身的建设,让自己所住的道观的环境更美好,所以好多道教宫观都是风景区,而这些风景与物都是与历代道人的保护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现在有的道观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了。所以,保护好自然环境,也是与我们有关,我们的道德观念用在自然界方面,自然界也会回报给我们人类的!

3、信仰道教会让我们正确看待名利

对名声来说,好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光宗耀袓。或是寄希望于后代,望子成龙。所以,一些人,一生为了名声,付出很多的心血。有的人通过努力确实取得了成功,但在成功的另一面却失去了很多。而另一些人也有努力,但结果并不是很理想。对名利看得开的人,可以达观人生。而一些看不开名利的人,在自己付出了努力而没有得到理想的收获时,觉得好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的看待名呢?人们认为幸福的事情都是幸福的吗?

4、信仰道教让我们对生活更乐观

我们道教对于事物的观察,一般都不会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因为道教讲“阴”、“阳”与“和”。即认为事物都有正面与反面,有相互矛盾的现象,也有相互融和统一的方面。所以,我们做事情也不能只是单一的考虑一个方面,要观察到事情的另一个方面。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究做事情,要合乎情,也要合乎理。要做到合情合理。因为有的事情,表面上看来,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它却在本质上是对的。这就是信仰道教的人,不会执着于一个死角去思考问题。他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5、信仰道教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道教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部分,而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则有讲“以和为贵”。即希望人们在生活中要和平共处,同时也不像某些个别人的极端思想一样,非要去征服自然、破坏自然。道教不但要求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共处,同时也希望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因为道教讲天、地、人是“三才”,都是“道”所化生。而人只是“三才”中的一位。所以,要求人们要与大自然和平共处。所以,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特别是信仰道教的人,更是要与人和平共处,与自然和平共处。另外,道教除了讲人与自然和平共处,人与人和平共处之外,还希望我们个人在内心里面要做到与自己心灵和平共处,即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

6、结束语

信仰道教的好处,其实远远不止上面所表达的这些内容,因道海洋,非一言而能蔽之。老子认为:“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餘;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因此,道教思想,放之四海皆准。小则可以修之身,修之于家;大则可以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所以,不少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在企业管理上也收到不少好处。如葛荣晋所著的《儒道文明与现代智慧》一书里面,就讲了不少中外企业家运、用道教智慧管理企业,取得很多收获的事例。而本文在此只是抛砖引玉的述说一下自己的一些初浅、观点而已。愿我们信仰道教的同仁,能更好的认识道教、理解道教,更虔诚、的信仰道教,更好的走在信仰道教的大道上。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顾城9首经典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顾城是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唯灵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段时间,属于文化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平时喜不喜欢读诗的人,应该都会在不同途径看见过顾城的诗,总有一句会让你记忆深刻。喜欢顾城诗词的朋友不少,对顾城感到陌生的人也有很多。这次就先

  • 螺子黛的配方是什么怎么做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现如今人们使用的化妆品,虽然工艺上都是现代工艺,但其实要说起源,却是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的。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古代的一种化妆品名为“螺子黛”的,“黛”这个字一般指的是黑色,也指眉毛,那么螺子黛是不是与此有关呢?古代的螺子黛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什么

  • 东正教,新教,天主教这三大基督教派之间有着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认为,像西方的欧美国家被宗教影响非常大,大多数人都信奉基督教。若是自己去推敲一下的话,相信会发现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基督教只是一个统称的说法,并不具体。人家在就将基督教分成了三个主要教派,分别是东正教,新教以及天主教。东正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东欧地区(主要是俄罗斯以及原东欧苏联加盟国

  • 小雪会很冷吗要注意什么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天气一天天冷了下来,北方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而南方虽然也很冷,却还没有到下雪的地步。不过虽然没有下雪,却还是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小雪节气。那么2019年的小雪是哪一天?小雪节气会很冷吗?过了这一天之后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比如有什么健康养生类的问题,还有穿衣应该怎么穿呢?小雪又有什么习俗?

  • 隋唐十八好汉只有三位真实人物,其他全是虚构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隋唐十八好汉影响深刻,基本上各个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不过这隋唐十八好汉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他都为虚构。隋唐十八好汉的说法出自《说唐演义全传》,演义中并没有把十八好汉都介绍完,只说了其中十三位,而这十三位中只有秦琼、单雄信和尉迟恭是确有其人。下面

  • 杜甫三吏三别分别指的什么?三吏三别原文及翻译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这一组反应战争残酷,民间疾苦的组诗,成于安史之乱中。时唐玄宗出逃,叛军占领长安。杜甫听说唐肃宗自立,便寻访追随,结果被叛军俘获,不过由于原来在朝中官位太低,所以并没有羁押他,只是将他禁足于长安城内。这段日子,被称为杜甫陷贼时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一些悲惨困苦的诗便出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什么意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一》,意思是紧记过去的教训,以作借鉴。当时晋国内部,由智伯掌管大权,晋定公成了傀儡主公。后来范氏和行氏发动叛乱,导致晋国元气大伤,智伯为了振兴晋国打算让赵、魏、韩三家主动捐献一些土地和户口,但这件事却引起了争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意思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说了,这个海晏河清和朗朗乾坤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大家懂的,因为这两个成语是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了,一看就是那种虚无缥缈啊,一看就是那种仙风道骨啊,反正就是感觉到非常厉害非常厉害了,但是也还是有人不太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所以很多人在问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海晏河清和朗朗乾坤到底是

  • “房上加房,门口开塘,家败人亡”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民间一些比较有意思的俗语其实也还是非常非常多的,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个吧,有一句叫“房上加房,门口开塘,家败人亡”的俗语,其实看起来比较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应该是有说法的,小编看来看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看看,说不定能学到相关

  • 苏轼给这首诗取名用了29个字,只是为了发泄心中的牢骚?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苏轼的这首《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应该古代题目最长的诗词之一了。这首五言古诗的内容一共只有60个字,而题目就取了29个字,当然苏轼肯定是有意而为之。那这首诗到底讲了个什么事呢?其实诗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苏轼为官时期发的一顿牢骚,感觉还挺有意思的。像苏轼这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