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世短意常多什么意思?陶渊明是想表达什么?

世短意常多什么意思?陶渊明是想表达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14 更新时间:2024/2/7 4:16:09

“世短意常多”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作品《九日闲居·并序》。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陶渊明归隐后便闲居家中,到了重阳节院子里的菊花盛开,结果却因家贫无酒,瞬间就让陶渊明陷入感伤的情绪之中。人的情绪一低落,便是得到创作灵感的最好时机,这首《九日闲居·并序》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孕育而生。那“世短意常多”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不妨来了解下陶渊明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

人生在世,有欢乐也有忧患。再怎么乐观开朗的人,也会遇到烦心事,难免会忧心忡忡,难以自安。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说:“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大英雄大豪杰或许可以忘记人生的忧患,或许可以洒脱自在,但多愁善感的诗人却无法如此豁达。就算是以豁达乐观闻名的诗人,也还是留下了很多关于忧患的诗词。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看看古人描写忧患的相关诗词。同样是写人生忧患,古诗十九首要用两句诗,陶渊明只用5个字即可。

《古诗十九首》是汉朝末年的作品,被誉为“五言之冠冕”。其中有一首《生年不满百》,对于忧患的描写,可以说淋淋尽致,将那种忧患的心态描写得非常到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子乔,难可与等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两句诗将古人的忧患概括得形象到位,口语化的语言仿佛是从每一个忧心忡忡的人嘴里说出。这正是诗词的妙用,将千万人心里想的东西形成于文字,形成于两句诗中,让这种忧患的思绪飘荡千年,至今读来仍是深有感触。

自然,在这首《生年不满百》中,诗人表示人生苦短,于是要秉烛夜游,珍惜晚上的时间,表示要及时快乐。在诗人眼里,像王子乔那样驾鹤成仙的事情,是遥不可及的。与其想着成仙来解脱,不如把握现在。

虽然这首诗后面部分的诗词有一种自我消解忧患的意思,意思也不只有忧患。不过这首诗最出名仍然是开头两句,成为代表古人忧患意识的千古绝唱。

不过在诗人陶渊明那里,他却把这两句诗简化成一句诗,简化成了5个字:“世短意常多。”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九日闲居》:“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陶渊明开宗明义就是“世短意常多”,人生百年,看上去很长,到头来却依旧短暂。而在短短人生中,却有大量的烦恼和追求来纠缠人的思绪,让人难免忧患多多,无法真正超脱自在。

我们都知道,陶渊明是一个闲适的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是一个真正的隐士,是一个真正不追求红尘的达人,但是陶渊明内心之中,却并不能真正放弃红尘。

我们看陶渊明《读山海经》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的内心之中,未尝没有猛志在。

我们看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陶渊明的内心之中,未尝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在。

但是对陶渊明来说,种种希冀到最后都是破灭,只有田园才能寄托他的真情。我们看《九日闲居》后面的诗句,化忧患为闲适,化忧心为自然:“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有菊花,有美酒,田园闲居的陶渊明在面对忧患的时候,终于能够做到了超脱自然,而不必像《古诗十九首》那样醉生梦死。

当然,对于陶渊明“世短意常多”的感叹,后世诗人也有不少自己的发挥。比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经化用了陶渊明的诗意,写出了《游东西岩》:“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独携缥缈人,来上东西山。

放怀事物外,徙倚弄云泉。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慷慨桓野王,哀歌和清弹。挽须起流涕,始知使君贤。意长日月促,卧病已辛酸。恸哭西州门,往驾那复还。空余行乐处,古木昏苍烟。”

这首诗描写了苏东坡游览魏晋时期谢安经常游玩的东山,抒发了苏东坡对谢安及往事的一段感慨。而“意长日月促”,其实与陶渊明的“世短意常多”意思相同,只是把人意与时间两者的顺序调换了一下。

苏东坡这首诗中也写了大量的人生忧患,比如说淝水之战前,“世运属艰难”。而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又遭遇了流言和猜忌,所谓“一旦功业成,管蔡复流言”。

可以说,苏东坡这首诗同样是写人生忧患,不只是写谢安的忧患,写前代历史的忧患,也是写他自己的忧患。豁达如东坡,也必有难遣之忧患也。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月落乌啼霜满天,乌鸦为何蹄叫?晚上又咋知道霜满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枫桥夜泊》这首诗也还是很有意思的,也写得非常的有意境,小的就觉得非常的唯美,但是现在我们再来看这首诗你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了,大家仔细来分析看看,这个“乌啼”是指的乌鸦啼叫,但是乌鸦并不会啼叫啊,还有就是这个月亮已经落下了,到了晚上了,晚上是怎么值得霜满天的呢

  • 床前明月光的床指什么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我们小时候背诵的古诗《静夜思》很有说法啊,里面不是有一句叫“床前明月光”的吗?那么大家有没有仔细的想过这个“床”到底是指的什么呢?以前的人都说这个“床”通“窗”,但是真相真的如此

  • 练字为什么有人说不能从隶书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练字这个事情,如果在意的话那就十分的重要了,如果不在意的话,那你的字就太丑了呀,以前都说字就是一个人的脸面,所以字一定要好好练习了,但是但是这个字到底要怎么练就变得十分的复杂了,最近很多人都说,练字不能从隶书开始练习,为何会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呀!不管是硬笔还是毛笔书法,大多数教程都是各

  • 大年30的年夜饭什么菜不能上桌?狗肉、咸菜、萝卜干都不行的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大年30的年夜饭其实也还是比较有说法的,毕竟这是一年中一家最为重要的一顿饭了,不仅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有寓意,所以这顿饭非常非常讲究的,最近很多人都说了,那么这个大年30的年夜饭有什么讲究呢?其实先从这个年夜饭不能上什么菜来说吧,常规的那种寓意不好的,肯定是不能上的,那么具体到什么菜又怎么说呢

  • 逢人减岁,遇物加钱的下一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在网上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一句话,这句话叫“逢人减岁,遇物加钱”,小编看到后非常的懵,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话说也是一些比较有趣的习俗问题了,有对民俗感兴趣的老歌可以看看,别错过了呀!一、逢人减岁逢人减岁就是遇到别人要往年轻了

  •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民间的一些风俗和俗语有的时候真的是非常非常让人觉得有意思的,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你会发现这个俗语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最近很多人也说了,最也有听到一则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的,话说那就是有一句俗语叫“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小编反正不懂是什么意思的意思的,不知道

  • 人尽可夫什么意思?人尽可夫典故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人尽可夫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意思是形容生活不检点的女人。不过人尽可夫最早的含义并非如此,它的本意是丈夫的人选有很多,但父亲只有一位,大家如果看过“人尽可夫”的典故,便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了。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郑国,当时郑厉公想要除掉雍姬的父亲祭足,所以雍姬只能在父亲和丈夫

  • 十二生肖起源于那个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十二生肖的起源问题其实还是比较麻烦的,因为这个要涉及到很多东西,毕竟这个十二生肖已经算是传承了太多太多文化了,所以需要研究的很透彻,最近有人想仔细的研究研究这个十二生肖的起源问题,那么这个十二生肖起源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看看!看到经常有人发帖子,什么属牛的是不是不能娶属羊的,是不

  • 所有姓氏中,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百家姓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而且中国也不仅仅只有百家姓,真正算下来还是有很多很多的,最近也有人发起了一个问题,那就在中国的姓氏里面,哪个姓氏出的名人比较多呢?不是那个姓氏人多啊,是那个姓氏出的名人比较多啊,其实这个问题不难,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姓“杨”的应该是最多的。杨朱:

  • 君子有三乐是哪三乐?君子三乐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君子有三乐”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里面说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那这三乐究竟是哪三乐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在孟子心中对于三乐的理解。当然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学习、理解他人的想法,来扩宽自己的思路。孟子也曾效仿孔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