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火锅起源于四川还是重庆

火锅起源于四川还是重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414 更新时间:2024/5/6 1:31:52

说到这个火锅也还是很多人都非常喜爱的,最近不少冬天嘛,这个火锅是肯定少不了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火锅话说重庆人也爱吃,这个四川人也爱吃,而且这两个地方的火锅也非常知名了,那么就有人要问了,那这个火锅到底是起源于四川还是起源于这个重庆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这里要准确的说一说,火锅的起源其实很早就有了,可以大概的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也可以比较准确的追溯到汉朝。

现在的火锅起源之争,应该是指的麻辣火锅的起源之争了,这个问题也各有说,有的说是四川,起源地是四川自贡,经泸州改良,再传到重庆发扬光大。反正说法很多,下面我们可以一一分析:

一、重庆江北船工起源说

二十年代在重庆江北城发展壮大。一般挑担子零卖小贩将水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工人,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档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重庆人的口味。

也有人撰说,重庆两江(长江、嘉陵江)江流之处的朝天门,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只要其肉、骨、皮,但却将牛内脏弃之不用,岸边的水手、纤夫将其捡回,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之物,煮而食之,一来饱腹,二来驱寒、祛湿,久而久之,就成了重庆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气的麻辣毛肚火锅。因此,重庆的火锅发源于朝天门码头。但不管是在重庆江北,还是重庆朝天门,重庆火锅发源于江边、码头之处却是不争的事实了。由于巴国、蜀国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调味的饮食习惯,后发展为小商贩挑担沿街叫卖。重庆火锅随着改革春风迅速辐射全国。从西北戈壁腹地格尔木到东海之滨的国际大都会上海;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到椰岛首府海口市,都布满了重庆火锅馆,到处都可以品尝到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

据传大约在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开始出现毛肚火锅。抗战时期,重庆的火锅餐饮有较大发展,大街小巷遍开火锅店,在二三十年代,重庆的鹿氏夫妇开办了三五火锅馆,其后又出现了著名的有云龙园、述园、一四一、不醉无归、桥头等等火锅店。在此基础上,演变为现代的重庆火锅。

二、自贡的盐场起源说

1、自贡盐场起源说

几年前,有媒体曾刊文《请把火锅起源地还给自贡》,自贡市餐饮美食协会副会长康俊林宣称“自己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火锅最早的发源地并非在重庆而是在自贡”,并发表“自贡盐场起源说”,挑战“重庆江北船工起源说”。

2、自贡盐工比重庆船工吃牛毛肚历史更长

最早的四川火锅应该是以牛毛肚、牛黄喉等牛下水为原料烹制而成的“毛肚麻辣火锅”。但是“毛肚麻辣火锅”需要大量便宜的牛又从何而来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朝的历代君主,为促耕种,发展农业,严令禁止私自屠杀耕牛。自明太祖朱元璋直到清朝末期对牛的管理愈加严厉。所有百姓私牛必须备案,即使因病或老死的牛也必须报官府处理,否则将遭受异常冷酷的处罚。《儒林外史》中便有官府对私自屠牛者处以刑罚的详尽描述。因此,大多数百姓直到解放前饭桌上几乎见不到牛肉。“从清中期咸丰年间开始,在当时的四川能吃上大量而便宜牛的地方,唯有盐都——自贡!”

自贡自东汉起便以井盐业而闻名,到清朝咸丰后由于“太平天国”战争原因,海盐、淮盐无法西运,自贡地区井盐受清政府指派供给中南各省史称“川盐济楚”。致使自贡的井盐日益繁盛成为西南盐业中心。直到抗日战争时期,自贡再获发展良机,因盐设市,因盐暴富。而当时自贡井盐业采用的绝大多数仍为牛力和人力。据盐史专家宋良曦在其《盐史论集》中介绍:“清光绪时,自贡自流井盐场的推卤水牛数量常年保持在3万头左右,随时有病牛或退役的牛需宰杀”,另有史料记载,由于需求巨大,获利丰厚,盐场几乎不分白天黑夜开工,一头健壮的牛只能使用3到6个月便被淘汰或累死。因此,在当时整个西南唯有自贡牛肉最贱,最辛苦的自贡盐工才有机会长期吃“免费”的牛肉、牛下水。

3、自贡盐工比重庆船工更容易得到辣椒

没有麻辣,就不是真正的四川火锅。而麻辣主要来自于四川乡间的辣椒和花椒。自贡周边正是优质辣椒和花椒的主产区,著名的七星椒就产自自贡。自贡盐场的盐井依山而建,和农田农家紧邻,获得这些调味和蔬菜极为便利,至于盐就更不必说了。

而重庆的船工主要以纤夫和挑夫为主,船夫们不但工作辛苦时间很长,而且船工组织大多具有帮派性质,管理和规矩极为森严,一般很少有机会上岸。重庆江边不产辣椒和花椒,需要干辣椒和花椒一定要上岸购买。在商业极不发达的当时,多少也是种麻烦。

4、盐工教船工做火锅民间流传

再便宜的东西,毕竟也是荤腥。对于少见肉食的劳苦大众没有把握自然不敢浪费了好东西。没有长期的食用不可能做出好的吃法。自贡故老相传早在清朝雍乾时期,自贡盐场一带就有所谓“焖锅牛下水”的做法。正是当年自贡的盐工教会了重庆的船工,做出了最原始最民间的川味火锅!事实上正是当年的自贡井盐业在相当程度上刺激了重庆的船运业,井盐由长江船运通过泸州传往重庆。而在泸州一带也盛传着四川火锅“泸州船工起源说”,在时间上与“重庆船工起源说”大体一致。而这两个起源说比“自贡盐场起源说”仅推后了几十年。由此推断,川味牛毛肚火锅由自贡盐工创造,先传到了泸州,最后传到了重庆的说法也就合情合理,自然而然了。

三、泸州小米滩起源说

“船帮在川江上跑船,船工往返经常在高坝小米滩夜宿、生活煮饭,促进了麻辣火锅在小米滩的诞生。

小米滩位于泸州市下游约5公里,因上浅下险而著称,是川江重庆至宜宾段航道上的著名枯水险滩之一。上段浅区长达600余米,水深仅1.8米,下段航槽弯窄,横流大,泡水强。且小米滩滩坝在两弯河段之间,滩上淤左岸岩盘、石梁伸入江中,尤其是杨公背、猫石盘和望滩,形成天然丁坝群。

由于小米滩是枯水槽滩,因此适合停船休息,往返于长江边上的船工们便常常停船于小米滩,三块石头一口锅,垒灶生火做饭,煮食各种食材,并添加辣椒、花椒以祛湿,这就是原始麻辣火锅的起源。”

金盾出版社于1994年11月出版、由乐清编著的《四川火锅》,在“四川火锅的起源、特点及影响”中记载了“火锅的发源地是泸州小米滩”。

《泸州航道志》证实长江泸州至重庆段唯一以小米滩为地名的,只有泸州高坝小米滩。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石自彬老师说,麻辣火锅起源于泸州小米滩这个说法,比自贡盐场说、重庆江北说更加准确,也更加符合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

“一个是清朝道光年间,一个是民国时期。泸州小米滩在前,重庆在后。”

石自彬认为,“在火锅起源、发展的时间上,泸州和重庆是一脉相承的。原始火锅起源小米滩,很粗糙,到民国初年在重庆发展诞生了毛肚火锅。”

四川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认为,川渝火锅曾经是一家,其起源之说一直有争议,无论是自贡的盐场说,还是重庆1700多年的历史,都有各自的道理,也能找到相关的文献资料证明。

所以,上面三种说法都证据确凿了,到底起源于哪里呢?小编觉得重庆可能性要大一点,又或者说,起源于不同的三个地方也没错了。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马首铜像将回圆明园,值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在2019年11月13日,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圆明园马首捐赠意识,在海外流失了100多年的圆明园马首在2007年的时候由澳门的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今年年内,这件文物将回到圆明园,

  • 黄发垂髫中的黄发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黄发垂髫”这个成语,这个成语也非常有意思,最近关于这个成语问得比较多的就是这个“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到底是指什么呢?到底是指儿童还是老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黄发垂髫

  • 人艰不拆是成语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人艰不拆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吧,这个词语很多人都在用,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最近这个词却被批评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个人艰不拆是不是成语呢?人艰不拆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人艰不拆并不是成语,人艰不拆是网络词语,人艰不拆的意思是: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人艰不拆的

  •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长鼓舞也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毕竟这个名族的东西也还是非常吸引人的,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长鼓舞到底是哪个名族的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吧!长鼓舞是:朝鲜族和瑶族的舞蹈了。多数在朝鲜族中常见,长鼓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起重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写的是什么自然现象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秋天是真的要走了,于是这个秋思也越发的浓烈了,但是又想到冬天来了,春天也不会远去了,也是真的非常期待的,所以又想起了一首诗词其中有一句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那么这一句诗的含义是什么呢?又是指的什么自然现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是指

  •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是哪一首?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大全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是哪一首呢?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是说起来就太复杂了,要说第一这个事情,还真的就是没法说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了,更多的小编也不说了,下面给大家继续带来了相关的盘点了,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1、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3、

  •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句都有哪些?(含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陶渊明想必大家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写的诗词非常多,都非常经典,所以也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人学习观摩的,最近也有人问了,那如果要说这个陶渊明最著名的十首诗句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也一定别错过了!1、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原文:种豆南山下,草

  • 陶渊明的最经典10句诗是什么(含翻译、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陶渊明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喜爱的,喜欢陶渊明那种非常非常给力的生活态度和田园生活,其实陶渊明不仅仅如此,陶渊明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的给力,很值得学习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陶渊明最经典的10句诗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赠答

  • 古诗《饮酒》陶渊明原文、翻译、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陶渊明的写的这个《饮酒》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陶渊明写的东西是真的太给力了,太有意思了,都是非常多人向往的生活,今天就给大家来一起学习学习下这个《饮酒》系列的古诗,看陶渊明自己是怎么看待饮酒的,又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原文:余闲居寡欢,兼比

  • 立冬什么意思怎么过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冬天作为一年当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有很多人很喜欢这个季节,因为冬天虽然很寒冷,但是在寒冷过后,就是春年花开的时节了。那么2020年的立冬是哪一天呢?立冬这个节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又是什么意思,过立冬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讲究?立冬的含义是什么,立冬时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养生注意事项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