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如何评价《东周列国志》?能与《三国演义》相比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64 更新时间:2024/2/26 9:37:24

《东周列国志》,名字已经很明显了,是对于东周时期各个国家的记录,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然而虽然和《三国志》一样都带“志”,但它并不是史书,而是一部演义小说,也就是说其中有不少虚构的成分。这样一来,很多人就容易想到另外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三国演义》,同样都是讲乱世时期的故事,这两本书有没有什么可对比性呢?又该如何去评价《东周列国志》?

首先,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了从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历史演义小说。

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和清代著名文学家蔡元放编著而成,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个的历史大背景下展开的。

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来去概括,混乱的春秋时期,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

期间,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宁俞、赵盾等人士,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楚庄王、秦穆公等。

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

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造成这种现象的形成,不能不说与当时的时期和人心的不齐有关。

其次,既然这本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近五百年的历史故事,书中还大量的讲述了“齐恒称霸”、“城濮之战”、“烽火戏诸侯”、“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完璧归赵”、“毛遂自荐”、“伍参献策”、“荆轲刺秦王”、“冯媛客孟尝”等一系列流传至今的故事,依然传唱不绝。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典不衰的历史典故,我才花费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去看这本书,期间也曾因学识尚浅几经想放下,也对其中的语句有迟疑不解,让我犹豫不决。

但我总觉得,像能够流传至今的历史演义小说,现存的已不多见,何况里面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值得一读,与之相比起来,耗费这些时日,自我感觉还是值得的。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所思考的一个问题,世人皆知《四大名著》的影响力,但世人很少注意《东周列国志》。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之人,去询问一个大学生或高层次的人群,他们也未必能够知晓一二。

这就使我想到一个问题:中国教育体制的古板性。这种不灵活、不贴近生活、不与经典相结合,还有社会生活的膨胀,从而造成很多年轻的一代把我们中国最璀璨宝贵的精华流失殆尽,久而久之不得不是一种悲哀的现象。

《东周列国志》最主要是史实,不涉及作者的偏向,所以个中的人物是非对错的评论性不大。对管仲等人的描写也很深入,不过你看了都会觉得管仲的讨论性不会像诸葛亮那么大。还有,三国的刘备和曹操死都那么多评论,但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得那么凄惨都没有多少的评论。

但诸葛自比管仲,乐毅,可见,汉朝时期应该很重视东周列国的故事,所以诸葛才把自己比作管仲。对于那时,也许他们评论东周列国就等于现在我们评论三国。

不过三国演义的讨论性确实很强,比三国志的讨论性更强。但东周列国志始终还是偏向于史实,也没有像三国那样把人物太过神化,给人印象不深,也许是这样原因,导致大家都熟悉三国演义而不知道东周列国志吧。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锡伯族的抹黑节是怎样的?有多风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锡伯族的抹黑节,这是锡伯族文化当中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节日。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成群结队的,挨家挨户的去抹黑,他们相信只要被人抹到了,那么来年才会有大吉大利。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满街都是一群被抹的满脸乌漆嘛黑的人在行走。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锡伯族的抹黑节吧。抹黑

  • 泰山石敢当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如今还有很多农村地区保留着一些很古老的习俗,这些习俗有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甚至连听都不曾听过,不了解这些习俗是什么意思。就比如在现今的某些地区,在农村在住房外面会刻写着“泰山石敢当”这几个字。那么这几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在自己家的房子上刻这几个字,难道是用来镇宅的吗

  • 佩戴文玩手串有哪些讲究?有哪些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手串原本是佛教僧人念经时所使用的念珠,随着时代的发展,佩戴手串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其禅意与佛性能保人平安喜乐,又可让人儒雅平和,而且装饰的作用不差于珠宝。但手串既是佛家之物,就有许多禁忌,尤其是女人佩戴手串时一定要弄清楚,千万不能乱戴。下面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解讲解吧。女人戴手串的禁忌:避免火焰纹佩戴木料

  • 清明上河图上的人都有名字?他们的名字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传世名画,描绘出了一个非常真实的北宋时期的场景,里面的人物、店面、风景,都是研究北宋时期非常珍贵的资料,很多人都是从清明上河图才知道,原来北宋就已经有外卖小哥了。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图中所画的几百个人物,其实都是有名字的,而且名字都记录下来了,这就很让人震惊了,究竟他们的名

  • 盘点烟锁池塘柳最佳下联,网友各个都是人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锁池塘柳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句话背后的故事,一说是乾隆自己作的,一说又不是,反正争论是不断的,最近不少的人也问了,这句话好像是对联的上联啊,那么我们是不是要说对对下联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话说很多有才的网友都对出了下联,这个就显得是

  • 赫哲族的鱼餐文化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十分讲究因地制宜的国家,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这样,所以说不同的环境就造就出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我国的赫哲族当然也不会例外了,常年生活在水边的他们,经过了时间的洗礼,赫哲族便形成了独居民族特色的“鱼餐”文化。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赫哲族的鱼餐文化吧。过去的

  • 马克思为何一开始支持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就不支持了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史景迁的《太平天国》在汉学界当中流传非常广的,他与历史学家所研究的太平天国的角度有所不同,史景迁无心撰写一部巨细靡遗的天平天国通史,也无意阐述太平天国这场运动的宗教信仰。而他更感兴趣的是研究洪秀全的精神世界,称洪秀全及其信徒是在一种“天启式的灵视”之中步入了这场十九世纪的大浩

  • 马克思经典名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传统文化

    说起马克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历史上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无产阶级斗士、政治家等等,不过他的主要核心还是思想家。他的思想中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即便是过了200年,在日新月异的今日依然是光彩夺目,照亮着人类的夜空,使得今天的我们仍受益于他那伟大头脑开创出的社会福祉。马克思为何被称为千年思想家呢?他的思

  • 鲁迅说的“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在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基本上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能看出来,中国马上要迎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了,若是变革成功的话,那么中国就还有重新站起来的希望,若是一味的选择逃避的话,那么这泱泱大国就将不复存在了。在这些有识之士之中,鲁迅以身作则,弃医从文,拿起了笔杆子要唤醒人民的思想。科技可以学,行为可以学,但是骨子

  • 盘点鲁迅的10大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传统文化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著名人的人物有很多,讲出的那些有道理的话也是千千万万,但是真正能够让人理解透彻的却是寥寥无几。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解析鲁迅先生所说的十大至理名言,这十句当中的任何依据都能让人感到“无言以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01“猛兽永远独行,牛羊才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