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虎作伥的“伥”指的是什么?有多招人恨?

为虎作伥的“伥”指的是什么?有多招人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2/13 0:49:57

中国5000年化博大精深,包含着非多的典故和传说。在我国的成语当中,有些成语听起来会非常的熟悉,但是很多人却不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它。就比如说“助纣为虐”和“为虎作伥”经常被连用,指代为坏人做事的帮凶。前者简单,后一个“为虎作伥”的伥到底是什么,大概有些人不太清楚。

《说文解字》对“伥”字解作“狂也。俗字作猖。”不过这个本义在现代已经没人用了,“伥”字的含义很早就变为葬身虎口者的魂魄。

康熙字典》根据古书的记载,对“伥”字的解释为,“伥鬼。虎啮人,人死,魂不敢他适,辄隶事虎,名曰伥。”意思是,被老虎吃掉或者咬死的人,死后魂魄也不敢走,变成老虎的仆役,叫做伥。

古代关于伥的记载很多,如明朝大学者张岱宗所著的《夜航船》说道,“人罹虎厄,其神魂尝为虎役,为之前导。故凡死于虎者,衣服巾履皆卸于地,非虎之威能使自卸,实鬼为之也。”

这段话比较有代表性,意思是伥鬼会引着老虎吃掉其他受害者。如果受害者的衣服自行剥落,这当然不是老虎干的,而是伥鬼在帮老虎的忙。多数古人对此深信不疑。

苏东坡也在《渔樵闲话》中写过:“猎者曰:此伥鬼也;昔为虎食之人。既已鬼矣,遂为虎之役。”

按古人的说法。伥实在太可恨了,执迷不悟,还帮助吃他的恶虎。当然,这也挺可怜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古人认为,命丧虎口者对老虎无可奈,就要拉无辜的人垫背,所以帮着老虎吃人。并且老虎死了,他们还会哭得稀里哗啦。因此《康熙字典》引用古人的话,“伥可谓鬼之愚者也。”

清朝名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有人看见过伥的模样,差点被坑了。文中说,一个樵夫在山里休息时,远远看见一人拿着几件衣服,一边跑一边丢在路边,奔跑速度极快,面色惨白,也不像人。樵夫胆大,沿着被丢弃的衣服一路跟过去,在山坳的另一边发现了一头猛虎卧着。

原来,他刚才看到的就是伥,那些衣服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遗留的。而伥是故意现形让樵夫看见,丢衣服是为了把他引到老虎跟前送死。不过樵夫跑得快,逃过一劫。随后他找了一些帮手用火铳打死了附近的三只老虎。

如果老虎有伥帮忙,就比较难对付,猎人不得不与其斗智斗勇。明代笔记小说《七类修稿》写道,伥会帮吃人的老虎避开猎人布设的陷阱。猎人无奈,只好在路上放一些饭菜、衣服鞋帽之类的分散伥的主意,如果伥没有发现陷阱,往往就能杀死老虎。

一旦老虎被捕杀,“(伥)又哀号于其所在,昏夜叫号,以为无复望虎食人矣,若为其复仇然。”看这架势,伥还想为死去的老虎报仇。

代著名的《太平广记》则记载过伥被人警醒的一则故事。唐穆宗长庆年间,有个处士(没做官的读书人)马拯,喜欢游山玩水,在山里遇见一个身材魁梧、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但这老和尚能化身为虎吃人,这也是伥干的好事,把虎皮蒙在人身上就能让人变成虎,供他们驱使。

马拯的童仆首先被和尚变成的老虎吃了。幸好他又遇到一个人,两人合力智斗老虎,将其杀死在一口井里。随后马拯和同伴离开的时候,半道遇见一个猎人,铺设了精巧的陷阱,触动机关就会自动射箭。他们藏在高处,陷阱又杀死了一只斑斓猛虎。

这只老虎死后,来了几十个人,男女老少、和尚道士都有,围着老虎号啕大哭,说有人杀了他们的“禅和”(第一只老虎),这还不够,又杀了他们的“张将军”(第二只老虎)。

马拯和同伴看得心头火起,站出来训斥他们说:你们这些愚蠢的鬼,都是被老虎吃掉的,我们帮你们报了仇,你们非但不感谢,还又哭又骂,难道这不丢鬼吗?

众伥鬼顿时哑口无言。其中一个最先反应过来,说道:听君一席话,我才猛然醒悟,以前一直以为这死老虎是将军来着!

于是,众伥鬼全都清醒了,大骂一通死老虎,又对马拯两人表示十分感谢,这才离开。

在古代传说里,也有极少数的人被老虎吃了不会变成执迷不悟的伥。唐代的《广异记》讲述的一则故事很有意思。唐玄宗天宝年间,宣州有一个小孩家住山边。一到夜里,他经常看见一个伥引着老虎追自己。

这种事发生很多次以后,小孩自知必死于虎口,就对父母说:被虎所食,其鬼为伥。我变成伥以后,你们让村民在路上设陷阱,如果老虎驱使我,我把就它引到陷阱里。

没多久,小孩果然被老虎吃了。他的父亲做了个梦,梦里儿子对他说:赶快在村西头修个陷阱,明天我就要把老虎引来。

村民们依言布下陷阱,第二天果然捕杀了一头老虎。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幻日现象古代人预兆什么?幻日原理解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前几天,黑龙江省发现了幻日,引起了小伙伴们的热议。其实这种现象的确非常少见,仿佛看见天上出现多个太阳,有人猜测“后裔射日”这则故事,就是因为古人看到幻日后想象出来的。那幻日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实原理并不复杂,下面会给大家做个基本的介绍。关于古人如何看待幻日说法不一,不过这种

  • 春分吃什么如何养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传统文化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春分的到来也意味着春天的脚步会越来越近,气温也会越来越高。春分之后春天的气息就更浓了,百花盛开。而春分这一天也是有很多的讲究的,比如说要怎么吃,有哪些习俗,或者还有一些什么样的养生方法。那么春分这一天该怎么过呢?春分有什么样的讲究和习俗?如何在春分这一天进行正确的健康的养生呢

  • 上官婉儿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上官婉儿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吧,在历史上也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上官婉儿厉害之处就是她会写诗,话说上官婉儿一生中写了很多诗,那么有人问了,总有一首诗最著名的吧,那么这个上官婉儿最有名的一首诗到底叫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上官婉儿最有名的一首诗可以投给——“《彩书怨》&rdq

  • 许穆夫人的三首诗是哪三首?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许穆夫人到底是谁,其实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了,她一生中了写了不少诗,但是有三首非常的值得大家学习了,那么这个许穆夫人最著名的三首诗分别是哪三首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解谜看看吧!1、《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 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这个“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还是有很多人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这句话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福气的人肯定是会落在有福之地的,要不然也不会叫有福之人,所以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具体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元朝末年,有两个风水师,寻龙找穴。这天来到一处

  • 曹操《谣俗词》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谣俗词》是曹操著作的一首五言诗,虽然这首诗不如曹操其他作品名气那么大,但内容很有现实意义。《谣俗词》核心揭露了当时百姓生活上的困苦,东汉末年战乱纷飞,曹操的一位朋友已经没有一斗粮,于是向他借贷。可见当时的平民百姓生活更加困难,这也让曹操有了想要一统全国的想法,这样才能彻底平息战火。这次,我们就来简

  • 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什么意思?三千鸦杀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三千鸦杀》名字的来历和一首诗有关,这首诗是由日本幕末时期,长州藩尊王讨幕派领袖高杉晋作所作。实际上这首诗的原意是要表达男人对女人的爱慕之情,但通篇读下来会有种暗黑感,特别是这句“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从字面来看很难看出爱意。所以这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我们平时所理解

  • 骊靬古城在哪里?骊靬历史背景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骊靬在西汉丝绸之路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如今骊靬的遗址是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此前有英国汉学家把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当时古罗马有一只军队无故消失,最后很有可能是在骊靬这座城市定居。但这一假设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撑,而且根据DNA检测,也没发现和罗马人有关的血统,所以并不能成

  • 飘落樱花树简笔画怎么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赏樱花的节日又来临拉,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开满了整个校园。但是由于疫情的特殊原因,大家不能亲在来到武大亲眼目睹樱花的美。但是这也无法影响到人们对樱花的热爱,所以出现了云赏花。当然也有很多朋友们想着去画出樱花的美,那么今天小编就来教教大家如何以最简单的方法画出美丽的樱花。1)首先,准备四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 能够镇宅的树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在咱们的中国文化当中是非常讲究风水的,尤其是现在的乡下,传统思想更加的浓烈。在很多的时候农村在种植花草树木的时候,也是有讲究的。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农村四个镇宅之树。种植这样的树木可以帮助一个家庭带来很好的运气。所以在农村里往往都能够看到这四个树木,农村风水有讲究,关于农村的四大镇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