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是谁写的?三国演义卷首词的完整版是什么?

三国演义的卷首词是谁写的?三国演义卷首词的完整版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1/17 10:12:39

每每说起《三国演义》,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是某一个人物让人唏嘘扼腕,还是某一句话让人彻夜难眠,是某一章节让人反复品味,还是某一时刻让人记忆犹新?或许这些都有吧,如果没有这些令你难以忘怀的文字,《三国演义》也不可能成为经典,流传到现在,以及未来。但是,有一样,一定每个知道《三国演义》的人都有所耳闻,就是那一首卷首词。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所做,其实不然,这首词的作者另有其人,并且,书中的只是原词的一半。那么,这首词的完整版,又是什么样的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卷首词,相信很多人在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尽管没有读出来,但是在心里,已经默默地想起了杨洪基。旧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正是将这首词作为主题曲,为它谱曲,将他演唱出来,到了现在,尽管三国题材的影视剧和歌曲多如牛毛,也很难改变这首歌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三国”的代名词,成为“三国”的一张有声的名片。

既然是放在小说的开篇,可能就有很多人以为,这首词是罗贯中的原作。其实不然,这首词的原作是明朝时期的杨慎,但是也并不是罗贯中的抄袭,因为杨慎在罗贯中死后八十多年才出生,所以“抄袭”这种事情是并不存在的。

杨慎,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这明代三才子的另外两人是解缙徐渭。作为大学士、吏部尚书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从小就能够接触到非常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自己天资聪慧,自小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文学修养,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写出“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这样的警句,让他的叔父,兵部侍郎瑞红极为赞赏。十三岁之时跟随父亲入京,一路上写了不少诗赋,一首《黄叶诗》令他名动京城。

二十四岁时,杨慎考中状元,正式登上明朝的政治舞台。只是,杨慎的性格耿直,这在官场之上是很难做的,因为皇帝的不理朝政,他辞官,因为皇帝的一意孤行,他被贬,这一路去往滇南,路上还有人买通亡命之徒伺机杀害他,幸亏小心防备,才终于保住性命,可是到达永昌卫的时候,毕竟已经行程近万里,差点因病一命呜呼。他的流放生涯长达三十多年,但是他却拥有作为耿直之臣的傲骨,寄情山水,悉心著述,也正因此,他现存于世的约两千三百首诗中,尽管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但是思乡之情所占的比重却是非常大。

朱厚熜一生中有六次大赦,可是每一次想起当初杨慎对自己的反对,朱厚熜都没有免掉杨慎的罪责,即便按照法律,年满六十岁可以赎身返家,但是杨慎,却没有人敢受理。终于,七十二岁那年,杨慎在戍所逝世,值得庆幸的是,当时的巡抚云南的右副都御史游居敬,命人为杨慎殡殓入棺,还葬故乡新都。离别故乡半生,终于能够在死后,又回到这片他记忆开始的地方。

杨慎的文学作品非常之多,对每一种体制的文学都有涉猎,而关系到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他的长篇弹唱叙史之作《二十一史弹词》,是他谪戍云南时期所作,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传世后易名为《廿一史弹词》,被誉为“后世弹词之祖”。因为他是明朝人,所以他能写的也只有明朝之前的事情,后来也有人续作,加入了明朝、清朝等的内容,称为二十五史弹词。这其中有两首,被放在了两本古典名著的开篇,一首就是《三国演义》那首开篇的《临江仙》,另一首是《东周列国志》的开篇《西江月》。

只是,《临江仙》也不是杨慎专门给《三国演义》写的,而是清朝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毛宗岗父子,拿过来安插在《三国演义》的开篇,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都是以毛宗岗的版本为基础,因此这首词自然而然就保留了下来,以至于很多不是特别了解的人,都会误以为卷首词是罗贯中自己写的。

只不过,现在人们熟知的《临江仙》,也不是完整版本,它的完整版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摘录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转回头,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创业非容易,后代无贤总是空。回首汉陵和楚庙,一般潇洒月明中。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蓦地青春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落得一场谈笑。

因为一般格式的“临江仙”只有我们通晓的那几句词,所以后面这些并不为人熟知。但是正如词中所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之势莫不如此。仅仅靠着八个字,就给后人勾画出了有喜有悲,有乱有和的千年历史,也难怪这首词,会成为至今为止所有“临江仙”的词中影响最大的一首,千古流传。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大暑节气怎么由来的?2018大暑节气我们该注意什么如何养生?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相关的由来习俗和特点以及养生之道。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当然了,大暑也是中国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阶段,那么,你知道大暑节气是怎么来的吗?2018大暑节气我们该注意什么如何养生?一起来看看吧!大暑,

  • 旷大之度什么意思?旷大之度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其实曹丕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能在三国时期排入上流,只是自己的弟弟曹植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器材,这才把曹丕的才华给压制了下去。其实曹丕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作品,只是大家都不怎么熟悉。但是等曹丕称帝以后自己的性格就发生了一些转变,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旷大之度就是和曹丕有关系。下面就来看看这个成语的意思还有典故

  •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典故出处,矢在弦上不得不发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个成语大家应该也是有听说过,虽然并不算一个日常上的高频成语。可能一般我们会用箭在弦上来替代,两个词的实际意思是差不多的。那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典故出处,还有释义解读。当然这个成语是在三国时期有出现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详细的故事经过吧。今

  • 人各有志是谁说的?人各有志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人各有志“这个成语我们每个人肯定都相当熟悉,但是你知道这个成语是谁说的么?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下“人各有志”的典故和出处,让你彻底了解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在我们印象里曹操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只要是他决定了的事情想方设法也一定要做到,

  • 僮在名字中什么意思?“僮”字意思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僮”这个字到了现代出现的次数就不多了,所以很多人都对这个字会比较陌生,但是在古代“僮”所蕴含的意义就非常多了。“僮”单独出现和在人命中出现,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有人想在自己孩子的名字中加入“僮”这个字,可

  • 穷寇勿追什么意思?穷寇勿追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要说董卓最忌惮的人肯定就是孙坚,当时天下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结果其他诸侯都不愿全力出战,只是相互之间都在试探。只有孙坚带兵全力进攻董卓,最后逼的董卓只能迁都。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穷寇勿追的背景故事,就出自董卓和孙坚之间的一次较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穷寇勿追的意思和出处,一起来看看吧。今天的三国

  • 2018中国最奇葩地名总汇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传统文化

    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把整个中国都走一遍。但是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把全国每个角落都放在网上,也算是长长见识了,这次我们就要帮大家涨一波见识,一起来看看中国最奇葩的地名都有哪些。其实奇葩地名我们平时在网上肯定都看的不少,但这次专门为大家搜集了很多新的地名,看完后简直让人笑的停不下来,如果有机会能去这

  • 权宜之计什么意思?权宜之计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传统文化

    权宜之计这个成语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那这次就主要跟大家讲讲权宜之计的典故和出处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古代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不会用权宜之计最后丢了性命,权宜之计的背景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王允虽然靠着连环计杀了董卓,但是自己却也被夷了三族,其中就正是因为王允不懂权宜之计,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吧。今天的

  • 前歌后舞什么意思?前歌后舞典故出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看到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可能大家会以为和载歌载舞的意思相近,其实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前歌后舞是用来当做为正义而战的一方的颂词,那前歌后舞这个成语到底应该怎么用呢?下面就通过庞统所做的一件事来告诉大家,庞统是刘备手下的军师,能力和诸葛亮不相上下,这次庞统当中职责刘备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今天的三国成

  • 挈瓶之智什么意思?挈瓶之智典故出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挈瓶之智的意识是,比喻浅薄的计谋和知识,看到古代人也是用这个成语来偏低人的。当然挈瓶之智这个成语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个成语,所以下面就帮大家介绍一下挈瓶之智的意思和背后的典故。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大家应该也算比较熟悉了,这次的主人公是田豫,一起来看看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